物聯網產品開發數量暴增之際,安卓系統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面對種類紛繁,場景多樣的物聯網產品,安卓系統龐大冗余的代碼量也讓不少人陷入了糾結;與此同時,嵌入式瀏覽器技術也以非常成熟的姿態被應用于諸多物聯網產品。二者究竟誰更適合新興物聯網產品開發,歷來已久的RTOS等傳統物聯網操作系統又何去何從,成為業內人士頗為關注的話題。
未來將會怎樣變化,究竟誰主沉浮,終究逃離不開一個天然樸素的法則,那便是適者生存。最能滿足新興物聯網開發需求的操作系統勢必會像“安卓、iOS在智能手機領域一樣”,成為物聯網操作系統的爭霸之主。
目前,由于安卓與瀏覽器生態環境都極其成熟,聲名遠播,在物聯網開發中備受關注,傳統物聯網操作系統因多采用c,c++等底層語言,開發效率偏慢,使用規模較小。我們不妨就以安卓與瀏覽器為做以對比,二者在物聯網開發領域各有哪些優勢與劣勢?企業又當如何取舍,來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聯網開發需求。
因為無論是安卓系統還是瀏覽器,都已經歷經多年發展,生態體系已經相當成熟。自物聯網登上舞臺以來,應用生態對物聯網開發的影響差異一直并不大,所以我們主要從影響差異大的,諸如硬件成本、人員招聘、開發難度、更新維護,運營增值五個角度進行對比。
1、 硬件成本,誰更省?
安卓系統對于硬件資源的需求,大眾一直普遍有所感受,自從智能手機風靡以來,除了蘋果獨家的iOS系統之外,安卓系統便是手機操作系統霸主,但是安卓智能手機越用越慢的特點也總是被無數用戶詬病。
這是由于安卓自生態開放以來,經過多年發展體積已經十分龐大冗余,總體代碼已經超過1億行,即便安卓Linux內核代碼也有2000萬行之多,而其中只有8%左右的核心代碼被頻繁調用,正是如此導致安卓天然存在浪費硬件資源的弊病。這也導致一個現象,不同手機品牌的廠商除了比拼手機配置之外,也非常注重自家UI系統的優化工作,但多年來始終沒有任何一家能大幅提高硬件資源利用率。
瀏覽器在硬件需求方面,由于其體積精簡,加上多年來,無數網民追求沖浪速度體驗,各大廠商著力優化,效率提升已經越來越明顯。尤其在物聯網領域,常見的瀏覽器內核Gecko、WebKit、Blink等效率驚人,如千家悅出品的Gecko內核版本瀏覽器,在極為苛刻的環境下CPU52MHz,內存 2MB也可流暢運行。所以,在硬件成本節約方面,瀏覽器幾乎是完勝安卓系統的,據有關業內人士統計,平均每個采用瀏覽器技術開發的物聯網產品節約成本最低也超過5美元,可見效率差距之大。
2、 人員招聘,誰更易?
物聯網開發少不了人才的引進,而在IT行業,人才一直是HR頭疼的首要問題。而在安卓和瀏覽器技術領域,似乎人才要好招聘得多。
應用安卓開發物聯網應用,以Java工程師較為多見,而Java自IT行業出現以來,無論是應用廣泛性以及使用人數就排行第一,各大培訓機構Java的培訓廣告更是滿天飛,這導致Java開發人才近年來幾乎是幾何級增長。
同樣的,應用瀏覽器開發物聯網應用,主力是前端工程師,由于前端技術主要應用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所以前端開發人才幾乎都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在互聯網發展的歷程中,前端技術與前端開發人才的培養世界從未間斷,近年來伴隨H5標準的推行,更是爆發式增長,用業內人士調侃的一句話來形容,“幾乎是遍地都是,三個IT工程師,有兩個是做前端的。”
因此,人員招聘方面,無論是安卓系統還是瀏覽器,完全毫無壓力,二者幾乎無差異。
3、 開發難度,誰更低?
開發難度是做物聯網開發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兵貴神速的網絡時代,開發難度直接決定了開發效率高低,以及項目周期的長短。
安卓在開發難度方面,一直處于居中水平,其難度低于c、c++開發,同時又高于HTML5等前端開發。Java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程序開發語言,雖然被大眾推崇,但開發效率始終不盡人意,比不上很多后期至秀的編程語言。此外,對安卓系統的熟悉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發難度與效率。
如果用瀏覽器做物聯網開發,在開發難度方面很顯然會比安卓要低一些。這不僅僅是由于做瀏覽器應用開發,所使用的HTML5,JavaScript等前端技術本身效率更高,更在于基于瀏覽器開發物聯網,通常采用分層架構,實現了模塊化解耦,開發中僅需關注應用層功能實現,無需關心瀏覽器內核機制,從而節約了大量工作與時間。
所以總體而言,使用瀏覽器開發物聯網的難度,相對比使用安卓系統要小很多,大約估算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換算成開發周期,幾乎能提前三分之一完成開發,讓產品更早上市。
4、 更新維護,誰更輕?
IT產品操作系統更新必不可少,物聯網產品自然不例外,安卓系統更新通常依賴系統更新提醒,通過安裝包進行覆蓋更新,或局部覆蓋更新的操作形式。這種更新維護的形式有利有弊,利在于用戶更有自主權,可以自由選擇,而弊也同樣來源于此,導致普遍系統更新率不足。尤其是在更新提示不明顯,新版誘惑力不足的情況下,更新率普遍偏低。這就為運營維護帶來帶來很多不便。
相比之下,瀏覽器系統更新要更為簡單輕巧,更新更快,維護更易。僅需服務端更新,用戶端自然起變化,但同樣有利有弊。利在于更新維護起來簡單方便,bug修復后,只需用戶聯網百分百實現修復,系統百分百保持最新;弊在于用戶失去了部分更新選擇權。不過用戶失去更新選擇權,即便對于用戶是利是弊,還取決于新系統比舊系統的易用性,當然也對企業研發設計能力以及運營技巧帶來了考驗。
5、 運營增值,誰更賺?
運營一直是互聯網的重頭戲,物聯網產品始終也是一種網絡產品,運營所占的地位與比重從來都不低。而在物聯網產品占領市場之后,運營增值為企業帶來的營收將轉為盈利的主要來源方向。就如蘋果公司的APP Store一樣,為蘋果公司帶來近三分之一利潤營收。
運營增值好壞,除了運營策略與運作之外,卡在其中最重要的瓶頸就是系統更新覆蓋率。如果系統始終停留在老版本,新的運營策略與運作根本無從談起。因此由于瀏覽器的更新覆蓋率接近百分之百,遠遠在安卓系統更新水平之上,所以其所帶來的運營支持也會更加通暢。這勢必導致采用瀏覽器技術的物聯網產品在運營上的盈利能力普遍也會高于安卓系統。
綜上所述,物聯網產品開發,在硬件成本、開發難度、更新維護、運營增值四個方面,瀏覽器均比安卓或多或少存在優勢,在人員招聘方面,二者基本持平。結論已經很明顯,技術發展至今,瀏覽器系統在物聯網產品開發選型方面會更勝于安卓系統,尤其是在成本、效率、運營三方面均有絕對性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聯網項目開發的種種需求。
物聯網時代未曾停止腳步,未來正在來臨。盡管瀏覽器技術開發物聯網產品優勢明顯,但是安卓擁有更加廣泛的知名度,所以二者的較量仍在繼續。不過隨著瀏覽器系統優勢折射出來的光芒,更多內核版本的嵌入式瀏覽器持續推廣,如千家悅出品的QJY IoTwebOS、Chrome NANO等產品,行業人士的呼聲也會越來越高。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安卓,轉向瀏覽器系統,為物聯網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加速物聯美好時代的更快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