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城市創新探路者
嘉興,這座以弄稻侍桑聞名的城市,今年初躋身全國首批20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承載創新發展的探路使命。
事實上,近年來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嘉興踏出了鏗鏘的轉型升級步點,努力探索一條調整經濟結構、創新發展模式的科學發展之路。去年,該市GDP達1917.96億元,同比增長9.3%;今年一季度,GDP增幅高達14.6%,其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1%。
嘉興市領導認為,轉型升級的新實踐正在釋放新能量,“好比全市經濟插上了翅膀,不僅跨過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欄桿,也必將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搶占新的制高點”。
更換高性能“發動機”
——廣納大院名校,激活科技創新要素
清華大學、中科院、烏克蘭國家科學院……仿佛一夜間,嘉興“冒”出了33家國內外一流的大院名校設立的科研機構。翻開地圖,但見由它們和相關企業擔綱的9家科技孵化器散落其間:在南湖,以嘉興科技城為平臺,形成了以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興中心為核心的“雙核六園”格局;在秀洲,形成了以浙江(嘉興)科技孵化城為核心、中關村長三角創新園等為項目平臺的“一心八園”……
從科技資源十分匱乏到全省唯一入選“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市”的地級市,看似魔術般的變化,謎底非常簡單。嘉興市領導說,在投資拉動的同時,嘉興只有通過更換高性能的“發動機”,緊緊依靠科技創新,集聚各種要素,才能為轉型升級提供智力保障。
盤算科技大賬,記者發現,近年來嘉興科技投入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0.4%的增幅,去年達到5.9億元;鼓勵自主創新和集聚人才的政策達數十個。不久前出臺的人才征集令,改變了以往以學歷論人才的觀念,制定了引進領軍人才和建設創新團隊的辦法,采取按個人貢獻實績予以獎勵、購房安居補助等更具針對性的政策。
各種科技創新要素由此被激活——
一項由中科院嘉興中心開發的磁場拉晶技術,已在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落地。這項技術能通過控制硅體氧含量,使單晶硅片的光照衰減度減少1個百分點,每片因此可多賣1角錢,企業一年可增收1000萬元。
嘉興引進的大院名校的科研項目正在加快孵化,許多已進入收獲期。以中科院嘉興中心為例,去年以來有63個科技項目分別在59家合作企業中轉化,新增項目轉化實現產值14.87億元,同比增長159%,并通過技術擴散和技術服務帶動當地新增產值逾55億元。
通過政府組織的科技對接活動,嘉興2000多家企業與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創新“聯盟”。在浙大[FS:PAGE]專家的幫助下,原本做集成吊頂的浙江鼎美電器有限公司引進先進智能技術,建成“機器人產業基地”,成為國內“智能化民用產品”專業生產研發中心。如今,“鼎美電器”生產的割草機器人和水下服務機器人已銷往歐美等地。
更為可喜的是,企業自主創新蔚然成風。去年,嘉興全社會科技投入63.64億元,其中研究開發經費支出35.24億元,占GDP的1.84%;3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比上年增長1/3,為全省最多。
桐鄉巨石集團是其中的佼佼者。據了解,該集團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超億元。經100多位科研人員攻關,“巨石”成功研發了年產12萬噸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產能比普通生產線高出2倍多,而且能耗下降50%以上,每年可節約成本6000萬元,產品性能大幅提高。“巨石”生產的玻纖噴射紗廣泛應用于高檔游艇、衛浴產品,身價漲了20%。
轉身“綠色發展”
——率先實施排污權交易,優先發展服務業
探索建立排污權交易制度,讓嘉興再次成了省內外關注的焦點。嘉興市通過建起國內首個排污權交易平臺,對新、改、擴建項目全面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將環境污染外部成本“內在化”。
“這是以環境的倒逼機制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嘉興環保部門負責人說。
去年底,嘉興騰達針織印染廠申請注銷工商營業執照,位于秀洲區的這家投產16年的企業正式退出印染舞臺。同為印染企業的嘉興富勝達染整有限公司則悄悄轉型,投資3500萬元引進國外先進印花設備,并通過購買“騰達”的排污指標,開始從事高檔織物的后整理加工。
這是秀洲區對印染行業“大洗牌”的一個縮影。秀洲區以排污權制度倒逼企業轉型、又以排污權指標交易轉讓鼓勵企業“騰籠換鳥”。去年底以來,已有近60家印染企業實現了并購、重組、轉產。
排污權制度助推嘉興產業結構優化轉型。該市的一項統計表明,與2008年比,嘉興市去年單個工業建設項目的投資額同比上升了35.7%,電鍍、化工等重污染項目則減少了17.7%。
不少企業從排污權制度倒逼轉型中嘗到甜頭。為了緩解減排壓力,中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斥資購置了中水回用設備和車間膜處理系統,不僅減少了企業廢水排量,還源源不斷地產生效益:60%的用水可以實現中水回用,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50多萬元;中水回用以后,排污量減少,一年的排污費又可少繳50多萬元。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則是嘉興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的又一“引擎”。近年來,嘉興服務業年均增長14.3%,成為支撐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FS:PAGE]的主要力量。去年,嘉興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
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源于“優先”兩字。加強服務業用地保障;一般性服務業企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低到3萬元……嘉興市去年出臺的40項具體政策,助推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提速”。
不僅如此。嘉興的許多縣(市)還相繼成立了服務業發展局,做大服務業這塊“蛋糕”。
通過一次次服務業推介活動,嘉興簽下了總投資達140多億元的項目。為“搶乘”滬杭高鐵的快車,嘉興市還規劃建設40平方公里的國際商務區,欲把它打造成與“滬杭同城”的第一站。今后,商務區將與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重點發展總部經濟、商務會展經濟和科技研發、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努力打造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區。
值得一提的是,動漫設計、文化創意等“文化味”十足的現代服務業項目方興未艾。原本做普通毛絨玩具的海鹽海利集團,通過文化創意手段和現代網絡技術,自主研發了益智游戲“網娃總動員”,產品橫跨書籍、動漫、網絡游戲等領域,推出的衍生品多達1000多種。
擁抱“國家隊”
——積極招商選資,大力引進央企
放眼嘉興,國內許多大名鼎鼎的央企、國企紛紛前來落戶,形成了陣容強大的企業“國家隊”——
成功開發中關村軟件園、生命科學園的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首次走出北京,在秀洲投下63億元,建設“中關村長三角創新園”;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挾在光電產品研發和產業上的優勢,到嘉興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光電產業園,重點發展新光源、新能源、光電材料及器件等優勢產業;
上海交大科技園首次走出校園,斥資10億元,在嘉興打造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
央企中唯一做節能環保投資的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也來了,投資興建中節能嘉興節能環保產業園……
所有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帶來的首先不是具體的項目,而是一個戰略性平臺。公司根據平臺建設需要,自主進行二次招商。
與我省民營企業相比,央企不僅擁有強大的資本實力,還具有很強的資源吸納能力。上海交大科技園(嘉興)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去年園區正式啟動以來,已先后引進60多家科技企業,涵蓋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其中不乏“明日之星”。如嘉興佑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余熱吸附制冷機,一旦開發成功,完全可以催生帶動一個新產業。這些科技企業的進駐,也為秀洲區引進了一批高層次的創業創新人才。對此,嘉興招[FS:PAGE]商部門的人員感慨:“如果靠我們自己去招商,這么短的時間內,肯定沒有這么大的集聚效應。”
據了解,去年嘉興市繼到北京舉辦對接央企活動、簽下總投資111億元的項目后,又在浙江(北京)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洽談會上拿下207億元的大單,占全省協議總投資額的1/3。截至去年底,嘉興已引進央企項目26個,總投資88.9億元。
央企落地后,成為嘉興轉型升級的強大力量。嘉興大晨光電LED芯片項目是落戶中國兵器嘉興光電產業園的首個新光源項目。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該公司將實施世博永久性建筑主題館LED全彩顯示屏等3個半導體照明示范項目。自去年初投產以來,大晨公司生產的芯片遠銷歐美等地,成為諾基亞、三星等國際知名廠商的合作伙伴。
相關文章
常識之上的便利: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困境
智能家居設備用于監控或控制我們家中的環境。這些技術奇跡通過處理溫度、照明、娛樂系統和其他設備的變化,使生活更輕松。但是,雖然它們非常方便,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們的使用所造成的安全噩夢。那么將所有設備,甚至警報和安全系統連接到互聯網...
美格智能5G模組助力電力巡檢之無人機產品智能化高效運作
近日,美格智能與國內大型工業無人機及全自動機場制造商云圣智能合作,針對電力行業推出了全新一代適配5G網絡的“虎鯨Ⅲ”全自主工業無人機,該設備搭載了美格智能5G工業級通信模組SRM815,利用“機器人+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可實現...
2020北京國際智能倉儲及物料搬運技術博覽會
關于展會:現代物流最大的趨勢是網絡化與智能化,以智能倉儲為核心的現代物流,主要體現在自動控制、智能機器人、智能搬運、智能信息、數據軟件等。內部物流、物料搬運與現代制造業相融合,智能倉儲系統作為生產系統的重要部分,有著具足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