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行業云是智慧地球的基礎
2010年12月16日下午,由《IT時代周刊》、《IT商業新聞網》聯合主辦的“雜志創刊十周年慶典暨第六屆CEO年會”在北京昆侖飯店隆重舉行,IT商業新聞網在現場進行全程報道。這次年會以“智創明天——IT推動商業變革”的主題,邀請了近二十位業界最知名的CEO、專家和政府官員,重點討論了“智慧創新與智能應用、商業變革與發展、節能環保與效率、企業成長與機遇挑戰”等產業熱點話題,并圍繞企業如何保持持續創新、如何開發智能產品、提供智能方案等主題進行廣泛交流。
IBM全球副總裁王陽博士會上演講。
王陽:在我開始演講之前也是要祝賀曹總和《IT時代周刊》十周年。我覺得今天大會的題目取得非常好,漫步云端,智創明天,這個跟我今天演講的話題是非常有關系的。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是叫行業云。IBM的智慧地球大家非常熟悉了,智慧地球有三個理念,第一個理念是物聯化,我們可以感知所有物體的東西,所有物體的東西都可以把它連到數字的世界上。第二點叫互聯化,在互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數據、流程和人相互進行連通。第三點叫做智能化,我們可以加上優化、分析來進行智能化的階段。可以簡單地說,有幾個方式來實現,我們看到的物聯網也就是在最底層,云計算在中間一層把所有資源整合在一起,最后也就是在中國可能談得不是很多,但是中國完全有優勢的一點,那就是分析和優化,我們的數學人才特別多,數學、建模各方面的東西。
我們在講云計算的時候,往往都是注重最底層,在這層當中,我們所關心的是把三樣東西給虛擬化,把它標準化,這三樣東西是什么呢?第一是計算的能力,第二存儲的能力,第三網絡的能力,在這之上我們應該關心什么?一個平臺,它能夠把所有OS等放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虛擬化,而且希望是讓別人去調閱。在這之上是SAAS,軟件即服務,但是往往我們忽視的是最上面一層,BPaaS,在我們講云計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云計算是為了什么而服務,一定要抓住行業,一定要抓住應用,沒有應用就沒有商業價值。在這些之上,我們對行業的知識和生態系統是相當地重視,這樣的云計算就可以為我們的一個行業的騰飛打好基礎。
在我們講很多云的時候,往往好像是云里霧里,不知道應該在什么地方。現在我想把各位聽眾帶到云之上,也就是我們坐一架飛機跑到云之上往下看,所謂的云,將來的云有哪些東西?我們也有公共的云,也就是把那些應用放在一個公共分享的平臺上。也有私有的云,私有的云是那些企業中自己這些平臺[FS:PAGE]的分享。還有一些是不能被移到云計算上面的,這是一個并存的概念。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們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架構可以實現什么呢?關鍵是要實現整個流程,業務流程的掌握,不管是在公共云還是私有云,還是企業內部的,整個流程都應該暢通。第二數據的暢通,所有的數據不管在哪里它們互相之間是可以整合的。第三是人員的協同,也就是我們往往所講的三個支柱,我們怎么把這些支柱互相之間做整合?這是實現云計算時代的一個關鍵,整合的概念。
在這樣一個潮流當中,中國將起怎樣一個作用?我們認為中國在云計算的時代將有飛速的發展。第一政府對這非常重視,十二五計劃中也明確提出。那么云計算在各個行業當中,如果我們抓住了行業應用這個關鍵,那么中國就有它這個神,這個云上的神。我們看到中國過去各個區域都有它自己行業的專注點,行業的應用就是云計算在各個區域中所要抓住的核心。中國的IT,但是
最后我們想呼吁,從行業云切入,實現中國的騰飛,愿中國這條巨龍在這個祥云之上騰飛。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