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物聯網”戰略部署及技術應用
“智慧的地球”戰略能夠帶來長短兼顧的良好效益,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于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1月28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在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的一次“圓桌會議”上,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的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闡明其短期和長期效益。奧巴馬對此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并紛紛出臺了各自有關物聯網的計劃部署,同時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應用。
美國:“智慧地球”戰略
美國的"智慧地球"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該戰略預言:"智慧的地球"戰略能夠帶來長短兼顧的良好效益,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于美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義。在短期經濟刺激方面,該戰略要求政府投資于諸如智能鐵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電網等基礎設施,能夠刺激短期經濟增長,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其次,新一代的智能基礎設施將為未來的科技創新開拓巨大的空間,有利于增強國家的長期競爭力;第三,能夠提高對于有限的資源與環境的利用率,有助于資源和環境保護;第四,計劃的實施將能建立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
研究人員還列舉了新技術在實際中的運用。例如,現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發進行的,每個駕駛者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行車路線,交通信號標志僅僅起到靜態的、有限的指導作用。這導致城市道路資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地運用,由此產生不必要的交通擁堵甚至癱瘓。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可以將整個城市內的車輛和道路信息實時收集起來,并通過超級計算中心動態地計算出最優的交通[FS:PAGE]指揮方案和車行路線;再比如,現有的電力輸送網絡缺少動態調度,從而導致電力輸送效率低下。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使用傳統電網,大量上網電力被消耗在輸送途中。而智慧電網通過先進信息系統與電網的整合,把過去靜態的、低效的電力輸送網絡轉變為動態可調整的智能網絡,對能源系統進行實時監測,根據不同時段的用電需求,將電力按最優方案予以分配。
"智慧的地球"戰略被不少美國人認為與當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被他們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該戰略能否掀起如當年互聯網革命一樣的科技和經濟浪潮,不僅為美國關注,更為世界所關注。
歐盟:新行動計劃
2009年6月18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新的行動計劃,確保歐洲在建構新型互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這種新型的互聯網能夠把各種物品,如書籍、汽車、家用電器甚至食品連接到網絡中,簡稱為"物聯網"。歐盟認為,此項行動計劃將會幫助歐洲在互聯網的變革中獲益,同時它也提出了將會面臨的挑戰,如隱私問題、安全問題以及個人的數據保護問題。
行動計劃內容如下:1.管理:定義一系列"物聯網"管理原則,并設計具有足夠級別的無中心管理的架構。2.隱私及數據保護:嚴格執行對"物聯網"的數據保護立法。3."芯片沉默"的權利:開展是否允許個人在任何時候從網絡分離的辯論。公民應該能夠讀取基本的RFID(射頻識別設備)標簽,并且可以銷毀它們以保護他們的隱私。當RFID及其它無線通信技術使設備小到不易覺察時,這些權利將變得更加重要。4.潛在危險:采取有效措施使"物聯網"能夠應對信用、承諾及安全方面的問題。5.關鍵資源:為了保護關鍵的信息基礎設施,把"物聯網"發展成為歐洲的關鍵資源。6.標準化:在必要的情況下,發布專門的"物聯網"標準化強制條例。7.研究:通過第七研究框架繼續資助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合作項目。8.公私合作:在正在籌備的四個公私研發合作項目中整合物聯網。9.創新:啟動試點項目,以促進歐盟有效地部署市場化的、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隱私意識的"物聯網"應用。10.管理機制:定期向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匯報"物聯網"的進展。11.國際對話:加強國際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經驗,并在相關的聯合行動中達成一致。12.環境問題:評估回收RFID標簽的難度,以及這些標簽對回收物品帶來的好處。13.統計數據:歐盟統計局將在2009年12月開始發布RFID技術統計數據。14.進展監督:組建歐洲利益相關者的代表團,監督"物聯網"的最新進展。
日[FS:PAGE]本:“i-Japan戰略2015”
2009年7月6日,日本政府以完善2006年1月份公布的"IT新改革戰略"為基礎,沿用其成果,正式推出了至2015年的中長期信息技術發展戰略,該戰略命名為"i-Japan戰略2015"(以下簡稱為"i-Japan")。
"i-Japan"戰略描述了2015年將會實現的日本數字化社會藍圖,闡述了實現數字化社會的戰略。日本旨在通過數字化社會的實現,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參與解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確保日本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通過數字化技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從根本上提升效率,產生新的附加值。所以,"i-Japan"當中的"i"有兩層含義:1.數字化技術將如同空氣和水一般融入日本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由此實現安全、穩定、公平、易用的信息使用環境,從而打造國民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關系更加和諧的社會;2.數字化技術也將為日本經濟社會體系帶來變革,激發新的活力,能夠使企業積極自主地創新,使企業向低成本高收益轉型,創造一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與國際社會協調合作的社會環境。
與以往強調數字化技術研發過多側重于技術方面的日本信息化戰略定位相比,"i-Japan"戰略真正從"以人為本"出發,著眼于應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普遍為國民所接受的數字化社會。"i-Japan"戰略分為"3大核心領域(電子政府和電子自治體、醫療保健、教育與人才)"和"激發產業與區域活力、培育新興產業"以及"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3個范疇。
物聯網若要具備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的技術特征至少要包括如下幾方面的技術和圍繞這些技術所衍生出來的龐大產業群:
1.以RFID為代表的物品識別技術;
2.傳感和傳動技術;
3.無線網絡通信技術;
4.數據存儲和處理技術;
5.以3C融合為代表的智能物體技術。
其中RFID作為現實生活中物體的"身份證"是實現物聯網的基礎核心環節。(來源:RFID世界網)
《關于2010-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系列研究報告定制的通知》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擁有100余位國內知名專業分析師、特約研究員,以及院校專家教授、知名企業CEO、頂尖實戰專家,每年度編制近百份電商主題研究報告,并接受企業定制各項報告,承接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與企業委托的課題研究、項目申報等專業研究工作,并擁有領先的電子商務行業數據監測系統來實現對行業運行的數據監測、分析。
作為國內專業電子商務研究機構,包括B2B領域的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中國制造網、慧聰網、環球資源、金銀島、一達通、敦煌網等企業;B2C領域[FS:PAGE]的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亞馬遜、新蛋中國、紅孩子、凡客誠品(VANCL)、麥考林(麥網)、庫巴購物網、蘇寧易購、淘寶網、拍拍網、eBay易趣網、樂酷天、百度有啊、樂淘網、銀泰網、珂蘭鉆石網等;支付領域的支付寶、財付通、環迅支付、百付寶、銀聯電子支付、快錢、易寶支付等;還有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中科聚盟、新網互聯、匯海科技、億美軟通、天下互聯、新網互聯、用友偉庫等,以及團購領域的拉手網、美團網、F團、窩窩團、阿丫團、團寶網、24券、愛幫網、糯米網、騰訊“QQ”團、酷團網、大眾點評網、淘寶“聚劃算”等電子商務各領域典型企業,均為中心的重點研究與監測對象。
據不完全統計:逾500家專注報道電商的媒體記者已注冊為中心“特約記者”,第一時間密切關注引用本中心報告;累計5余萬家電子商務及相關企業長期訂閱、并引用報告數據;報告影響力輻射2000萬家中小企業、5千萬網購用戶;并屢獲包括國家商務部、工信部、工商總局、發改委、國新辦、央行、海關總署在內的多部委引用、認可;累計不少于600家平面媒體獨立報道,1000家各類門戶、新聞網站轉載,網絡轉載逾14,000,000篇;另有至少1億股民、500家以上VC/PE作為重要投資、決策、評估的參考依據。
報告類型涵蓋:(1)熱點分析報告;(2)政策解讀報告;(3)行業數據監測報告;(4)行業專項調研報告;(5)企業應用調查報告;(6)典型企業案例研究報告;(7)項目申報報告等。為更好服務電商行業、促進企業發展,現特將中心本年度部分公開報告可供合作資源通知,鑒于研究報告資源的稀缺性,合作單位名額有限,請有關電子商務企業、相關單位提前預約,聯系預定。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物聯網系統依然割裂,智能家居何時才能不“智障”?
從石器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仿佛一直靠著“思考”改變的,而那些“思考”的產物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物聯網是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曾經有一次智能家居熱潮,也是loT第一次在國內成為熱點。但那次熱潮卻尷尬收場。當...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工信部:加強高端芯片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今日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一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肖亞慶稱,比如說高端芯片、關鍵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同時要提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的創新能力,加強量子信息、先進計算、未...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