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物聯網開啟"戰國"時代
華夏物聯網訊:“十二五”規劃的出臺讓沉寂一時的家電物聯網再次熱鬧起來。與之前的空喊概念不同,除了功能宣傳、前景描繪之外,家電企業開始嘗試跨界合作,紛紛與電信巨頭“結盟”,這也標志著家電物聯網的“戰國”時代悄然來臨。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曾經,崔健以這樣的“吶喊”對自我的存在、對社會的變遷進行了審視,現在,讓人眼花繚亂的物聯網世界也讓整個家電業進入了草木皆兵的敏感狀態。沒有哪一家企業可以單獨完成宏偉的物聯網藍圖的“繪制”,但每家企業都在試圖掌控物聯網的話語權,從而形成一家獨大的強勢局面。物聯網尚未“織成”,追求附加值的企業們卻早已將倡導協作、平等的“契約精神”拋之腦后。巨頭的聯盟不一定是壞事但也不一定是好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家電物聯網正在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現在的一切都只是個開始。
巨頭結盟各具優勢
憑借物聯網冰箱、物聯網空調、物聯網洗衣機等前沿產品在家電物聯網領域拔得頭籌的海爾、美的最近尋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海爾找到的是中國通信業三巨頭之一的中國電信集團,雙方在E-STORE項目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跨界協作共識,確立了雙方在2011年“從網絡應用到終端銷售的全方位合作”。
無巧不成書,幾乎在同一時期,將海爾視作競爭對手的美的電器與另一通信巨頭中國聯通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在合作開發、聯合營銷、通信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共同促進雙方的業務發展和產品延伸。
目前中國移動物聯網業務“宜居通”也于近日高調試商用,由于沒有相應的家電企業與之合作,相比上述兩大陣營聲勢上略顯單薄。
由于三大運營商存在資源和策略方面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與其合作的家電企業的發展方向。
在電信專家王留生看來,中國電信存在著固定帶寬能力強、CDMA制式上速率較優、家庭客戶資源基礎豐富、家庭市場渠道營銷能力強等顯著優勢。這些特點與海爾以家庭營銷為主線的物聯網發展路線不謀而合,可以幫助其充分擴大家庭客戶市場。但其不足之處在于,作為傳統的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并沒有過強的物聯網技術支持能力,對移動客戶的營銷能力也相對較弱。海爾與其合作需要尋找到更好的搶奪移動客戶的戰略方法。
橫向比較來看,似乎與美的“牽手”的中國聯通綜合優勢更明顯,其較為成熟的WCDMA技術可以得到借鑒,三網合并后中國聯通的固、移寬帶業務都有一定積累,多元化客戶營銷能[FS:PAGE]力優勢明顯。這些都可以幫助同樣以多元化著稱的美的贏得更多市場優勢。但不足之處在于家電領域產業聯盟參與較淺,進入產業深度不夠與產品策劃及業務整合水平較差。
不過記者注意到,中國電信已經在交通、醫療、環保、物流、水利等領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物聯網產品,形成了多個大的主題,幾十個單項的物聯網應用,涉及十多個重要行業。中國電信還在無錫設立了物聯網發展基地,包括一個物聯網應用推廣中心和一個物聯網實驗室。這些架構平臺的設置剛好彌補了海爾在家電終端領域的不足,為海爾的物聯網內容拓展提供了一定技術支持和市場支持。而海爾目前也在大力開拓地產項目并取得了一定突破,在與海爾地產、綠城、世茂、雅世等房地產開發商進行合作時,海爾為其提供智能家居、數字社區、中網服務幾大智能板塊,這些也為中國電信的多元化服務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形成優勢互補。
由點及面的戰略部署
回顧近一段時間的家電新聞可以發現,海爾和美的這樣的中國家電巨頭很早便開始了針對物聯網的戰略布局,只是在2010年呈現出爆發態勢。2010年1月,海爾發布了世界上首臺“物聯網冰箱”,讓消費者親眼感受到了物聯網技術在家電領域的應用;短短3個月后,海爾又研制出全球首臺無氟變頻物聯網空調,并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各種傳播渠道不斷強化海爾在家電物聯網領域的“橋頭堡”地位。
不可否認,海爾對物聯網相關領域的投入已經多達數億資金,成為“首家橫跨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和IT類產品的全品類物聯網家電服務商”。據海爾提供的數據顯示,其已擁有物聯網相關產業的7項行業標準、9項國家標準和一項國際標準,物聯網相關專利技術近百項。
相對而言美的在物聯網方面低調的多,與其在央視廣告投標時的“一擲千金”極不相稱。美的旗下品牌小天鵝生產的首臺物聯網洗衣機也沒有像海爾一樣在國內全面鋪開,而是保守的選擇了在美國上市。對此,美的給出的解釋是“美國的電網情況比較適合物聯網洗衣機推廣,要在中國推廣物聯網洗衣機,還需要智能電網等方面條件的配合。”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美的的低調背后實為“暗潮涌動”,美的在等待恰當的時機全面出擊中國市場,這些時機與中國的政策和整個物聯網系統的完善情況息息相關。這種狀態頗像一頭藏在草叢中等待撲食獵物的豹子,它缺的不是耐心而是時間。
“十二五”期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物聯網技術被納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中央將重點投資[FS:PAGE]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物聯網的十大領域,其中“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的總投資預計達2萬億元,預計到2015年形成核心技術的產業規模2000億元。而智能電網的成熟與否決定著家電物聯網的建設速度。海爾與美的早期的戰略部署恰恰把握住了政策機遇、市場機遇,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標準缺失 總攻前夜仍需冷靜
來看一看物聯網為我們展示了哪些前景:它將掀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只有掌握了物聯網技術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它將徹底改變一個時代,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即時交流;它將改變現有的產業結構,改變行業的服務內容,給傳統產業帶來前所未有地沖擊……
諸如此類的對物聯網的溢美之詞充斥著各大媒體,使各行各業的相關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物聯網時代尚未到來,其意義卻面臨著被“妖魔化”的危險。不妨冷靜思考一下,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社會,甚至我們這個時代是否真的準備好迎接物聯網了呢?
包括海爾、美的在內,所推物聯網產品均基于自己的標準設計,針對全產業鏈的國家標準究竟由誰來修訂尚不確定,這也成為各國、各企業相互競爭的核心要素。
除標準尚待統一外,產業上下游的商業模式仍不明朗。海爾也認識到了這點,現在的一切都處于摸索階段,好的模式將決定日后的發展成效。
從研發的角度來看,目前的物聯網技術還處在發展初期,“智能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可靠性,現在的技術還不足以支持可靠性的要求。”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趙向陽博士如是說。
物物相連的網絡化特性決定了在物聯網的世界里光靠巨頭企業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只有整個產業鏈進行重新整合、統一規劃才能使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這樣看來,海爾與電信、美的與聯通以及其它跨界企業間的合作,都只是物聯網產業的細小分支,如果長期封閉于此,于自身于行業都是大不利的事情。
正如Android系統能在短期內占據大量手機市場份額一樣,其所倡導的開放性也正是物聯網所需要的,特別在我國社會和企業信息化水平整體偏低的條件下,這種以實際應用為主導的開放將會幫助產業突破瓶頸,贏得未來。
當然對物聯網的話語權爭奪并不會因此而停息,但在各方“開戰”之前,是否應攜起手來“織完”、“織好”這張網,到那時再“戰”也不遲。
相關文章
智能家居安全正在走向汽車
早些時候,福特和ADT宣布成立一家名為Canopy的合資企業,承諾為車輛安全提供“突破性技術”。圖片來源://pixabay.com/images/id-407181/本周早些時候,福特和ADT宣布成立一家名為Ca...
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人們對“AIoT”與智能家居的態度
過去的12個月無疑非常艱難,新冠病毒大流行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非常不幸的是,現在每個人都意識到,Covid-19可能會將繼續存在。當我們開始接受這一事實時,我們現在正在尋求適應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與周圍世界互動的方...
智能家居標準Matter發布推遲到秋天
智能家居標準Matter的發布再次推遲到今年秋季。它原定于2022年春季發布,然后推遲到夏季。連接標準聯盟(CSA)的一份聲明稱,在其成員從拉斯維加斯的CES回來后,他們研究了如何兌現Matter的承諾,即不僅要有強大的規范和...
智能家居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就在元宇宙
如今,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必由之路,對于智能家居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更加重要。同時,受益于智能化與數字化的契合,讓相關廠商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家居元宇宙的出現,也許讓行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真正道路就在...
智能家居技術與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專用網絡,你知道通過遠程控制連接和操作多個家庭設備是什么感覺嗎?不只是指你的計算機、平板電腦或手機,而是指日常使用的每一種家庭設備或技術,例如廚房用具、家用電器、熱水器、燈、百葉窗、寵物喂食器,而且這個列表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