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與軌交完善
連日來,上海“兩會”日漸受到網民的關注。不少代表委員圍繞“保障人民群眾更安全、更健康、更便捷、更幸福”的主題,紛紛提交建議、發表觀點,盡職履責。
作為一個普通網民和上海居民,我最為感興趣的是,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如何以“智慧城市”建設帶動“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如何以軌道交通設施完善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眾所周知,“十二五”時期,上海經濟社會正式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原先大規模投資對城市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減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投資拉動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上海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亟待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為此,上海“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日前,上海市委明確指出,以提升網絡寬帶化和應用智能化水平為核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嶄露頭角,引發市政協委員的極大關注。市政協委員張維華認為,“智慧城市”重在基礎,要加快城市光網的建設,因為高速帶寬能確保信息的快速傳輸。但也有委員提醒,“智慧城市”不能變相為一種被服務、被寬帶的工程,要以公益性、服務性為主,切忌加重老百姓負擔。
俗話說,“若要富,先修路”。作為一個人口多、規模大、密度高、節奏快、資源相對短缺而又充滿發展活力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上海迫切需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產業技術與服務,合理規劃和管理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但“智慧城市”畢竟是一個綜合概念,應體現在智能交通、醫療、電力、銀行、供應鏈、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確實不該僅局限在網絡大提速的層面。
除“智慧城市”外,有關軌道建設的情況,也是會場內外的熱門話題。據透露,上海將繼續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在570公里基本網絡的基礎上,又上報了擴大到800公里的規劃,正待國家批復。”在這,我們想呼吁的是,“十二五”時期的軌道建設,應該將重點轉向郊區。
眾所周知,上海軌道交通線網規模不小,但郊區覆蓋率偏低。數據顯示,上海郊區軌道線網長度在總規模中占比只有50%,而東京、香港的郊區軌道線網占比均在75%以上。同時,目前還沒有哪一座郊區新城區域具備兩條或多線交叉的軌道交通,一些重要開發區域更是未與軌道公交體系節點結合。這都與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不相吻合,值得重視。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