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華夢想的城市





【嘉 賓】
施德容
上海世博會上海企業聯合館總制作人、國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新生
百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A
飛架追夢之橋
夢圓世博青年
主持人:在上海世博會閉幕前夕,上海企業聯合館發起了“飛架追夢之橋”的活動,由上海多家大型國有企業面向世博青年工作者、世博志愿者,發出了招聘信息,共提供1400余個崗位公開競聘。對于這個活動,社會反響非常熱烈,評價也很好,那么,作為上海企業聯合館的總制作人,同時也是上海國有企業的龍頭之一國盛集團的董事長,施德容先生,您能告訴我們,為什么會想到舉辦“飛架追夢之橋”這個活動?
施德容:去年10月初,作為展館的總制作人,我不僅要考慮的是展館如何平穩運營,完美收官的問題,同時,我也注意到了,光是上海企業聯合館就有近百個世博志愿者,他們都是應屆大學畢業生,也都即將面臨一個“世博之后去哪里”的問題。在過去差不多半年的時間里,他們放棄了休息、放棄了求職和實習的機會,為展館,為世博,為上海這座城市作出了無私的奉獻。而這樣的年輕人,在世博園區內又何止一百個呢?那么,在世博會即將結束的時刻,我們國有企業,又能為這些年輕人做些什么呢?所以,我當時就想到,像我們百聯、國盛這樣的大型國企,能不能拿出一百個崗位來面向這些世博志愿者們做一個定向的招聘活動呢?我記得,我當時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馬新生董事長的。
馬新生:我接到施董事長的電話以后,第一反應,哎喲,你倒是又出了一個金點子嘛!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百聯集團也積極地參與了世博會的各項組織工作,我們有1700余位員工直接在世博園區內從事各項服務性工作,所以,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和很多“小白菜”也有了近距離的接觸,他們在為世博會服務期間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社會責任感,尤其是吃苦耐勞的精神,特別讓我感動。我們集團每年都要新開將近500家門店,在這個發展壯大的過程當中,企業的發展速度取決于你有沒有一批合格的管理人才,有沒有一批優秀的青年干部,企業原來發展慢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會太突出,但當企業發展速度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才的問題一定就會浮出水面。那么,在今天的世博園里,有那么多優秀的人才,德才兼備,而且還在世博會這樣大的場面上,經歷過了磨練,這樣的人才,我們怎么能讓他們走掉?
施德容:所以,馬董事長對“飛架追夢之橋”這個活動非常支持,在本次活動中,百聯集團共拿出了333個就業[FS:PAGE]崗位,是提供就業機會最多的一家。我記得,我當時也給電器集團的徐建國董事長打過電話,他也是毫不猶豫地表態支持。所以,有了他們兩位的支持,我也有了把這個活動辦好的決心和底氣!在向市國資委、世博局、市教委、團市委的領導匯報后,方方面面對這個想法都非常支持。最后在上海市國資委的召集下,上海29家國有企業一共提供了1400多個崗位面向世博青年工作者、世博志愿者公開招聘。我們這些企業不僅聯合招聘,而且還把部分優秀的人才集中起來培訓,在模擬的職業情境中,不僅幫助企業發現人才,挖掘人才,也幫助這些參與競聘的世博志愿者們認知自我,發現自己的長處,也了解自己的缺點。
馬新生:說實在,施董事長和國盛集團為了這個活動的成功舉辦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我們作為參與企業真的是非常感謝。我對我們人事部門的同事說,這不僅僅是這批小白菜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機遇,同時,也是我們企業的機遇!這么優秀的人才,你不去把他爭取過來,別人就把他挖走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作為國有企業,你本身還有一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同樣的就業機會,理所當然就應該是世博志愿者優先,如果說,這些志愿者們在為世博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之后,工作還找不到,我覺得,對于我們這些國有企業的領導來講,我們都會很難過。
B
國企老總心目中的
人才標準
主持人:“飛架追夢之橋”的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很多媒體都作了報道,電視臺也轉播了競聘活動的實況,但是,人們也都很關心,究竟什么樣類型的人才最受你們這些大型國企的青睞?或者說,在你們個人心目中,一個真正的人才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
馬新生:第一點,我覺得要特別強調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我參加工作那么多年以來,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什么?那就是你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首先你自己要甘于吃虧,你只有“肯吃虧”,你才能夠真正地融入團隊。再強大的個人也要憑借團隊的力量,才能成就你想要的事業。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那么看好這批世博志愿者最重要的原因。因為,你在他們身上能夠看到的最突出的優點就是犧牲精神,就是奉獻精神,而這一點,對于從事我們服務型行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品格和素質,尤其是在日益發達的商品經濟時代。第二點,一個人要有一種吃苦耐勞,面對現實,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對于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你要有花上二三年腳踏實地打基礎的心理準備,只有把專業基礎打扎實了,你在學校里學到的[FS:PAGE]知識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施德容:術業有專攻,知識結構要扎實,一個人的專業基礎是他立足職場的基本條件。此外,人要有一點夢想,那才會有上進心;然后呢,要有一點激情,對工作,對人生都要有一點激情。當然,還要再加上馬董事長剛才所講到的奉獻精神。如果,你都能夠做到的話,那么,我相信,你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上,都會獲得成功的。
馬新生:我也非常喜歡對工作有激情的年輕人,如果你連工作的激情都沒有,你怎么能把工作做好?特別是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千萬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拋棄你對于理想的激情!我常常對員工講,我們不光對工作要有激情,對同事也要講感情,對家庭還要付出親情。
施德容:對!有激情,才有動力往前走,而且,有激情的人,肯定有創意!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也是如此,一定要有夢想,一定要有激情,才會有進步與發展!
馬新生:還有,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有一點非常好,那就是不甘心被陳舊觀念所束縛,我們國有企業,其實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把一種敢闖敢試的新思路帶進來,這樣才能促進我們國有企業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革,不斷地發展。
主持人:在此次競聘的現場,競爭非常激烈,競聘者之間也曾有小小的摩擦發生,不知你們兩位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施德容:的確,我也看到了,但是,我認為,如果城府深一點的話,或許他們表達得就不會那么外露了。每一個人都是從不成熟慢慢地走向老成的,這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相信,如果他們在工作崗位中,有意識地讓自己更具有包容性的話,他們會成長得更快!
馬新生:我也覺得我們不能對他們有過多的苛責,這是他們這一代人的特征,善于表現,勇于表現,他們不會再像我們當年那樣含蓄了,時代在進步,他們是未來的接班人,我們不能再要求他們來適應我們的風格和標準,也沒有這個必要。
施德容:確實沒有這個必要!我們不要做九斤老太,總是抱怨年輕人這個不行,那個不好。我看,他們比我們二十多歲時要強,要看到他們的優點,包容他們,必要的時候,大家互相提醒一下就好了,其實,我們和年輕人之間,也是一種互相學習的關系。
C
生態、時尚、智能、夢幻
后世博的關鍵詞
主持人:世博會已經結束,上海企業聯合館也會拆除,作為世博會的參與者、參觀者,兩位上海國企的領導會有哪些感觸和我們分享?
施德容:世博會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內涵,也更明確了我們國有企業對于上[FS:PAGE]海這座城市的責任,正如上海企業聯合館所試圖表達的我們對于城市未來的理解,那就是八個字,“生態、時尚、智能、夢幻”。我們的投資、我們的決策就要順應這個潮流。比方說,在我們上海企業聯合館的展品中,除了會炒菜的機器人將留在世博博物館永久展出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和理念,就是九十攝氏度水發電,目前,商業化推廣已經開始,全套設備在臺灣已經運轉起來了,此外,有兩家央企對此項技術也非常感興趣,我相信在未來三個月,這項技術的應用會有很大的突破。
馬新生:世博會雖然結束了,但是在后世博,我們的經濟發展會更關注環境的保護,會更關注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就是說,在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整個社會的和諧更顯重要。作為企業家,我去看了不少場館之后,我覺得如果不把那么多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先進的技術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的話,可能我們都會覺得我們的發展很快嘛,這個也不錯,那個也不錯,但是冷靜下來看一看,比一比,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很多差距的。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必須要加快發展!加快發展仍然是我們后世博的主題,只有加快發展,才能使我們更好地、更扎實地把整個中國的經濟搞好。
施德容:看了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科技展示之后,我感覺,我們不僅要激勵原創性創新,也鼓勵跟蹤性的集成創新和綜合創新,同時,在合理配置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充分依托上海作為金融中心在資本市場上的優勢,實現城市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