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中國領跑世界 四川領跑全國
“新能源”、“電動汽車”、“智能電網”……近日,中美簽署新能源大單,其中包括電動車和智能電網,作為低碳節能時代的代名詞,我們實現了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握手”,將與世界攜手跨越。
而在中國西部的一個邊遠縣城四川北川,這個在震后重生的小縣城早已擁有了一顆“智能”之心:2010年9月29日,綿陽北川110千伏智能變電站正式投運,北川也因此成為了國內首個擁有智能變電站的縣級城市。
作為我國首批投運的智能變電站,該變電站的投運不僅將北川的電力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還開啟了我國智能電網加速前行的新篇章。作為第一批國內投產的智能變電站,該變電站的投運標志著我國已經占據了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成為世界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引領者。
智能電網:中國引領世界,四川領跑全國!四川電網奏出了影響世界的鏗鏘之音!
名詞解釋
智能電網
我國一次能源分布與生產力發展很不平衡,2/3的煤炭、風能、水電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2/3的能源消費在中東部地區,需要依靠堅強的特高壓電網實現電力的遠距離傳輸和大范圍消納。
智能電網則順應了未來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用智能電網技術發電既可以有效提升系統的清潔能源接納能力,又可以提高傳統發電技術的效率;在電網環節可以降低線路損耗,提高輸電效率;在配電上可以幫助用戶調整用電模式,提高用電效率,同時可以促進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從而達到智能互動和綠色節能的功能。“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投資5000億元,建成連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三橫三縱”的特高壓骨干網架和13回長距離支流輸電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堅強智能電網。
四川“智能電網”次第花開
走進北川110千伏智能變電站,智能化的元素迎面而來:高清攝像頭、太陽能照明設備、聲光報警設施……站內還有大量的環境感應器,隨時感知著水浸、煙感和溫濕度。在控制室的顯示屏幕上,所有的數據全部在此集納,通過這個“大腦”中樞將控制整個北川新縣城的10萬千瓦的供電負荷。
&nb[FS:PAGE]sp; 以此為原點,12400只智能電表,其中5000只遠程費控表和7400只單相智能表將組成一個智能圈,將整個北川縣城納入智能化的管理范疇。
據介紹,智能變電站是銜接智能電網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大環節的關鍵,是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中實現能源轉換和控制的核心平臺之一,也是實現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接入電網的重要支撐。
建成智能電網之“心”,我省已經順利躋身全國智能電網建設前列,而這僅是我省智能電網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0年1月,樂山市峨眉樂都鎮金頂小區智能卡表系統正式運行,成功引領樂山市民進入智能電表時代;同年11月10日,樂山市市中區春華路南段五絲廠宿舍社區順利上線,成為樂山市首個“智能電表社區”……作為全省第一家智能卡表系統投運啟用的電業局,樂山電業局也已全面啟動智能電表推廣工程。
“今后,我們可以像‘理財’一樣‘理電’。”樂山市金頂小區居民鄭華倫說,智能電表安全可靠,還可以節省電費,“我每天都會看看電表,每月比以前節省了10多元的電費呢!”據介紹,除了節約電費,智能電表還具有計量精度高、智能扣費、電價實時查詢、電量記憶信息遠程傳送等高科技化的功能特性,能最大限度避免人為錯誤。
在智能電網終端應用方面,我省也已次第花開、縱深推進
2010年5月28日,被列入2010年成都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成都石羊電動汽車充放電站建成運行,這標志著四川首座大型電動汽車充放電站成功運營。同時,首批投入的“成都造”10輛純電動公交車也開始示范運營,成都也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后又一個進行電動公交車上路示范運營的城市。
據統計,純電動公交車單車年運行期間,可有效減少燃油消耗22.6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265噸。此外,純電動公交車的能耗非常低,每公里耗電0.8千瓦時,費用不到1元錢。
作為智能電網規劃的重要內容,四川省電力公司將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綠色環保新能源產業布局,促進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2010-2012年間,計劃全面實施成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系統建設,規劃總投資不少于45億元,建設充放電站[FS:PAGE]不少于20座,換電站不少于20個,充電樁不少于1000個,集中監控中心1座;同時,專項投資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絡建設與改造,為充電設施系統的接入創造條件。
建成全國首個縣級智能變電站、擁有首批電動公交車運行示范城市……先行先試、不斷進取的國家電網人正在智能電網建設之路上奮勇爭先,不斷前行!
“川電東送”呼喚智能電網
四川水電富甲天下。
一是量大。理論蘊藏量1.44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2億千瓦,均占全國的1/4以上。二是集中。全省大小河流1300余條,水電資源在1萬千瓦以上的就有850條,且主要集中在大渡河、金沙江、雅礱江這“三江”上,“三江”是舉世罕見的水電富礦區。三是開發條件優越。主要河流地質地形條件好,淹沒損失和移民搬遷少,技術經濟指標評價好。
目前,四川已開發水電2359萬千瓦,僅占技術可開發量的19.6%,具有良好的水電開發前景,全國規劃的13大水電基地就有3個在四川。
但是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分布極不平衡,東部地區經濟發達,電力負荷需求大。資源分布則是西部多水,東部地區資源貧乏。從省內電力市場需求預測看,今后一段時期,四川水電在省內是無法完全消納的。今后10年,四川大量富余電力需要外送。據預測,2015年、2020年的電力富裕量分別將達到2080萬千瓦和2600萬千瓦。“四川水電”已不僅是“四川的水電”,更是“中國的水電”!開發四川水電,實施川電東送,既能解決四川水電的出路問題,又有力地支援了華中、華東等缺電地區的經濟發展,將有利于實現電力資源在更大地域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因此,我省將水電列為全省的支柱產業之一,并規劃建成全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目前,國電集團挺進大渡河,華能集團揮師岷江,二灘水電開發公司屯兵雅礱江,長江三峽集團鎮守金沙江,華電集團入主雜谷腦河,大唐集團瞄準涪江……據統計,四川省境內目前開展前期項目的水電站裝機,已經超過了4000萬千瓦。以溪洛渡建設為開端,金沙江中下游將規劃建設12座梯級電站,裝機總容量為585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2632億千瓦時。到2025年,雅礱江流域擬定開發的11級電站將全部開發建設完畢,裝機總容量為2592萬千瓦,年發電量1500億千瓦時。到20[FS:PAGE]20年底,全省水電裝機容量達7300萬千瓦左右,川電外送能力將達到3330萬千瓦左右。
然而,一條條流金淌銀的大江大河都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海拔高、地形地勢險要,森林覆蓋面大,選擇哪種堅強的輸電線路才能安全、穩定、長距離地輸送這些強勁的動力源?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摸索,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智能電網。電力專家表示,智能電網在發電上既可以有效提升系統的清潔能源接納能力,又可以提高傳統發電技術的效率;在電網環節可以降低線路損耗,提高輸電效率;在配電上可以幫助用戶調整用電模式,提高用電效率,同時可以促進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從而達到智能互動和綠色節能的功能。
消納能力強、輸電效率高、綠色節能效果顯著!智能電網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川電東送的歷史重任!
強身健體為“高智商”電網筑牢根基
有電力專家打過這樣的比喻:堅強是智能電網的基礎,好比人的體格,智能是堅強電網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好比人的大腦,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統一。
由此看來,對于智能電網,堅強電網是前提和根基。梳理我省電網建設的歷程,堅強電網的雛形已呼之欲出
“十一五”期間,四川電網規模實現成倍增長,投資累計達到703億元,是“十五”期間165億元的4.3倍。五年共新(擴)建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87座,新增變電容量5342萬千伏安,新建220千伏及以上線路9939公里。500千伏電網基本覆蓋全省各市州,變電容量和線路長度分別是“十五”末期的5.9倍和2.7倍,網架結構更加堅強。
跨區跨省聯網實現重大突破。四川電網從局部電網上升為樞紐電網之一,電力電量交換能力顯著提高。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創了18項世界第一,德陽-寶雞±500千伏直流工程實現了多年來夢想的四川與西北水火互濟、豐枯互補、跨流域調節。
目前,四川與全國的電力交換能力達到1340萬千瓦,保障了“十一五”期間我省新增2200萬千瓦發電裝機的順利接入和合理消納。5年間,累計外送豐水期富余電量635億千瓦時,枯水期外購電量231億千瓦時,四川電網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促進水電資源優勢轉化成效明顯。
“[FS:PAGE]十二五”期間,四川電網投資力度更大、建設等級更高、發展勢頭更猛!
據規劃預測,到2015年,四川電網裝機容量將超過900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到7629萬千瓦,四川將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水電基地和西部電力高地。作為水電開發的前提和電力資源配置的載體,四川電網將以四川省“十二五”總體發展規劃為指導,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圍繞建設西部電力高地,著力打造“大電網、大樞紐、大平臺”的更高發展目標。
為此,四川電網將堅持更大強度投資,打造全國最大規模省級電網。“十二五”期間,四川省電力公司規劃投資1010億元,其中實體電網建設規劃投資將達到929億元,電網智能化投資達81億元。通過五年的建設,四川電網裝機達到9043萬千瓦,500千伏變電站達到56座,500千伏線路超過16000公里,均將位居全國第一位。
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通過建設錦屏至蘇南、溪洛渡至浙西直流特高壓工程以及雅安-荊門交流特高壓工程,打造特高壓輸電大通道和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大平臺,保障我省“十二五”期間4500萬千瓦新增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發電裝機順利接入,在充分保障省內用電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十二五”末電力外送能力超過3000萬千瓦,最大限度消納省內富余水電,將資源優勢充分轉變為經濟優勢。
通過加快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尤其注重構建用電環節智能化雙向互動體系,“十二五”期間安裝智能電表1400萬戶,建設電動汽車充放電站20座,智能電網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未來五年,“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的堅強智能大電網將全面建成!屆時,四川電網作為特高壓、交直流、智能化、多電壓等級大電網的規模更加宏大!作為聯通三華和西北電網的全國電力交換大樞紐的地位更加凸顯!作為跨省區、跨流域的電力資源配置大平臺的功能更加強大!
福虎辭歲去,瑞雪迎春來!“十二五”已經開局,四川智能電網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的堅強智能電網必將托起四川“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美好明天!
新聞鏈接
&[FS:PAGE]nbsp; 智能電表改造的好處
1.節省電費開支:用戶可充分利用峰、谷電價的差異自主定制用電方案,達到用相同的電,花最少的錢。
2.消費自主透明:用戶在自家電表上就可以實時查詢當前電價和剩余電費金額,輕松掌握用電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3.繳費更方便快捷:用戶可在各個營業廳繳費充值,繳費便捷。
4.避免欠費停電:余額不足時,智能電表會自動及時報警提醒用戶繳費充值,避免欠費停電帶來的損失。
5.避免個人信用度降低:電費繳納信息納入銀行的征信系統中,拖欠電費記錄將會影響用戶在銀行的信用記錄以及在金融機構的融資活動。自主、提前充值繳費將有效避免以上情況產生。
6.停電后恢復迅速:在欠費停電后,用戶只需要插入充值后的購電卡就可以自主恢復供電,不用再等待工作人員上門操作,減少了等待時間。
7.避免使用合表可能產生的糾紛:
智能電表的應用將徹底解決合表用戶分攤老舊線路公攤,以及分表用戶欠費造成總表停電等糾紛的發生。
8.購電充值過程更加安全可靠:智能電表實行一表一卡,卡表對應才能充值,購電卡遺失不會對用戶造成損失。
9.繳費周期更加靈活:智能電表配合購電卡使用可以真正實現用戶想用多少就充多少,不再需要每月到營業廳繳費。
10.扣費更智能、精準:智能電表可以根據用戶用電量主動扣費、結算,避免傳統人工抄表方式可能帶來的差錯。
11.有效防止電表故障:通過智能電表的遠程信息傳送功能,電力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控電表工作狀態,及時發現電表故障,避免給用戶帶來損失。
相關文章
青海省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今年是青海省電力公司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謀劃“十二五”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之年,公司將把構建堅強智能電網作為首要任務,計劃投資24.97億元用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以75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