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0年IDF“軟硬兼施” 嵌入式市場成亮點
英特爾2010年春季IDF會上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表示,全球經濟復蘇的話題已經提上桌面,而在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應用 中,存在著各種產業創新機會,這是英特爾和合作伙伴未來要一起探索的領域。
“在產品方面,包括平板電腦、手持設備、3D電視、車載電腦等領域存在著發展機會,還有今后更多的嵌入式產品設備都和互聯網有關;在產業方面,未來圍繞云計算、三網合一、物聯網方面將出現很多的商機,未來消費者會追求更為個性化的產品,這就是產業創新的關鍵點。”楊敘興奮地說。
云計算時代的英特爾
云計算是當下的熱門話題,作為IT領域的重要領導者,英特爾自然不甘落后,盡管英特爾自身提出的概念是“互聯計算”以及“智能計算”,但歸結起來,也只能算是對云計算的另一種解釋。
據了解,英特爾的云計算策略大概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就是將多平臺標準化,并且使標準平臺實現自管理,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企業內部的私有云。同時,充分利用虛擬化技術和存儲技術做好云計算的基礎,還要利用智能計算技術更好地處理數據業務;第二步則是搭建公有云平臺;第三步則是讓內部云和外部云實現無縫連接。
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將扮演一個“賣水人”的角色。用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英特爾架構事業部總經理浦大地的話來說,英特爾架構將為這些設備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案,同時保證設備間的兼容性。
“到2015年,聯網計算用戶的數量將會再增加10億,同時也將會出現更多類型的計算設備,因此在設備間打造一致的體驗就顯得尤為重要,”浦大地說:“英特爾架構將性能與能效完美結合,為所有計算設備提供基礎架構,創造一個虛擬的‘互聯計算’環境,實現一致的用戶體驗。”
實際上,在英特爾最新發布的處理器中,就已經將上述理念貫徹其中。例如,今年3月底發布的英特爾至強處理器7500系列,使英特爾完成了向英特爾微架構(研發代號為“Nehalem”)芯片設計的過渡。而在不到90天內,英特爾先后推出了全新的2010臺式機、筆記本和服務器處理器,提高了能效和計算速度,包括了讓電腦更智能、更靈活、更可靠的諸多新特性。
此外,浦大地還介紹了基于研發代號為“Sandy Bridge”的英特爾微架構的下一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最新進展,新處理器計劃于2010年年底投產。“Sandy Bridge”基于英特爾第二代高-K 32納米制程技術。新處理器將首次支持英特爾高級矢量擴展(英特爾AVX)指令。英特爾AVX加速了通用應用程序(例如圖像、視頻和音頻處理[FS:PAGE])以及工程應用程序(包括三維建模與分析、科學模擬和財務分析等)的浮點密集運算演進趨勢。
鑒于移動互聯網將繼續急劇增長并涉及更多設備,浦大地還展望了面向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一代手持設備的產業機遇。同時,英特爾架構將在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富媒體應用和移動多任務處理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性能保證。
此外,英特爾凌動處理器采用了通用的低功耗設計,為手持設備、上網本、消費電子設備和嵌入式應用等各種新興細分市場帶來了廣泛的潛在機會。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內核具有超低功耗、低成本、小尺寸等相似特點,可根據目標用途和特定I/O要求,融入各個細分市場的片上系統產品中。
嵌入式市場爆發機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領域就是嵌入式市場,從英特爾本次IDF峰會上如此高調地關注嵌入式市場可以看出,在穩固傳統的處理器市場之后,英特爾正在小心、謹慎的“去PC化”。
在英特爾看來,全球嵌入式市場超過3000億美元,其中手持設備有1600多億美元,而且新興的三維電視、汽車電子、智能家電、物聯網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增長都很快,中國尤其突出。據統計,全球嵌入式市場的平均增長速度是31%,中國則是49%。更可喜的是,在中國包括三融融合、物聯網等產業發展方向上,嵌入式產品都將大有“用武之地”。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部中國區總監施養維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介紹,僅在2009年英特爾就攜手合作伙伴成功拓展了最具潛力的數字安全監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字標牌和行業便攜終端等細分市場。
據了解,2009年10月,在華發展已逾十年的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正式升級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躋身于英特爾全球五大實驗室之列,并成為英特爾除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研究機構,而嵌入式系統的前沿研究已經確定為中國研究院的戰略主攻方向。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首任院長方之熙詳細介紹了選擇嵌入式系統為主攻方向的原因所在,認為這是關注互聯網、關注中國的必然選擇:“選擇嵌入式系統,一是因為嵌入式互聯網時代即將來臨,意義重大;二是因為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嵌入式市場,符合我們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的研究戰略,也符合總部要求的‘支持現有業務,開拓新興業務,做世界級研究工作’的使命和定位。”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嵌入式系統的市場需求與英特爾擅長的PC差別很大。該市場高度分化、競爭激烈,對價格和能耗也極為敏感,技術挑戰性極高。對英特爾及其合作伙伴而言,未來的道路并不平[FS:PAGE]坦。
ISV生態系統逐漸擴大
或許是蘋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的成功大大刺激了英特爾。因此,由英特爾的Moblin與諾基亞的Maemo整合而成、基于Linux系統的 軟件開發平臺MeeGo在今年年初推出市場,本屆IDF上,MeeGo作為最大的亮點之一亦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或許在未來不久,Wintel聯盟可能就會出現瓦解。
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軟件與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詹睿妮透露,MeeGo支持不同硬件架構的最廣泛設備種類,包括下一代智能手機、上網本、平板電腦、媒體電話、聯網電視機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MeeGo的首個版本將在2010年第二季度發布,而基于MeeGo的設備將在2010年下半年亮相。現在,MeeGo的核心操作系統軟件庫提供了包括MeeGo操作系統、中間件等資源,可供開源社區下載、開發以及測試。
“對于眾多的中國ISV而言,只需編寫一次程序,MeeGo便可以讓應用程序運行于不同的設備或平臺上,這將極大地擴展了ISV的市場機會。”詹睿妮表示,ISV和開發者現在可充分利用英特爾凌動開發者計劃,并通過英特爾AppUpSM中心提交應用程序進行銷售。
實際上,早在2006年英特爾軟件部門就在中國組建了團隊,并通過本地化的英特爾軟件合作伙伴項目(ISPP)、英特爾軟件學院(ISC)以及英特爾軟件 網絡(ISN)對中國的ISV進行了支持。截止今年3月,已有4529家本地ISV加入了該計劃,超過4826個軟件在英特爾平臺上進行了優化。
可以預見,隨著MeeGo逐漸坐實和做大,它不但可以促進整個產業鏈中多種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將為眾多中國的ISV創造出更多商業機會。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