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遠程供電實驗設備問世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流體芯片,可利用無線電頻率發射器(RFID)來為電泳實驗供電。這是科學家首次開發出芯片遠程供電實驗室設備。
電泳是利用電場來操縱帶電粒子的一種技術。為了提高通量,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些微型芯片,不過這些芯片往往需要配以龐大笨重的電氣設備。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將芯片電路印刷在一塊塑料板上,電路板的空腔中含有大量微孔,并充入帶負電的納米粒子。負電粒子最初呈隨機運動狀態,研究人員引入可識別RFID的電場,此時負電粒子被困在帶正電荷的微孔中。利用RFID識別卡發送無線電頻率脈沖后,將產生電流為芯片供電。
該設備的特點是生產成本低,簡單易用,如果將RFID發射器安裝在顯微鏡上,可利用顯微鏡和攝像機來捕獲粒子移動的圖像。研究人員表示,該芯片對于習慣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疾病診斷的病理學家和臨床醫生來說是一個福音,它可以簡化復雜精密的電子設備的操作,進而提高醫生的疾病診斷能力。
相關文章
中國芯片,進入贏者通吃的時代?
從國外半導體企業的發展軌跡來看,在半導體行業贏者通吃的現象不是稀奇事。CPU領域的英特爾,GPU領域的英偉達,晶圓代工無可媲美者臺積電,手機處理器IP廠商Arm,EDA設計軟件三巨頭等等都彰顯了他們的實力,當然在這些主營業務之...
國產射頻芯片的終局之戰
隨著唯捷創芯上市破發,國產射頻芯片的終局之戰提前到來。該來的遲早會來,行業各方都冷靜下來,想想出路和未來,少一些亂象叢生,多一些回歸產業本質,理性客觀地來看待這場國產射頻芯片終局之戰。技術和市場是國產射頻芯片終局之戰的兩個最重...
芯片行業的巨變:正在上演
五年前,英特爾的市值相當于英偉達和AMD的總和。如今,英偉達的市值與另外兩家公司相當。臺積電的股價也在飆升,反映出半導體行業在過去1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在不久前,英特爾公司還是美國芯片制造商中無可置疑的王者,也是市值最大的...
芯片企業陷入“人才焦慮”
近日,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企業格芯CEO表示,未來5~10年集成電路行業都可能面臨著供應偏緊的局面。他表示,該公司到2023年年底的晶圓產能都已經被預訂完。在缺芯成為常態的背景下,全球新建芯片產線熱潮此起披伏。據SEMI數據顯示...
IHS:汽車芯片荒將持續
芯片饑荒正在使全球汽車行業挨餓,并使購車者嚴格節食。根據IHSMarkit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本應生產的700萬輛汽車尚未生產。由于芯片短缺,汽車公司一次關閉生產線數周,并讓員工休假。豐田已在9月份削減了40%的產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