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網給力全省東部城市群建設
日前,青海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加快推進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建設,按照“一核一帶一圈”空間布局,強化西寧“核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平安、樂都、民和、互助沿湟“帶”城市化進程,著力提升大通、湟中、湟源等1小時“圈”的城市功能,到2015年,東部城市群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00億元。進入大美青海第一站,青海電網將為東部城市群建設與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為推進青海省打造西寧夏都、青藏高原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和海東高原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兩大區域品牌,青海省電力公司積極協調推進330千伏、110千伏電網建設,統籌加強配電網建設。在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建設試點示范基礎上,統籌開展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等各環節的智能化建設與改造,加強東部城市群電網規劃,開展西寧城東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平安臨空綜合經濟區、樂都裝備制造園區等專項供電規劃,加快城市群內各縣城電網改造,在已經實現縣城手拉手供電、電網調度自動化、配電線路在線監控等基礎上,加快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推進城網優化建設,確保各縣城實現雙電源供電,服務城市化建設進程。
在西寧核心城市發展中,青海公司進一步加快西寧電網發展,“十二五”期間,西寧地區110千伏及以下主網投資17.19億元,市城區將新建9座110千伏變電站,城區110千伏電網結構主要采用雙鏈、不完全雙鏈、雙輻射等典型接線方式,110千伏整體網架較為堅強,供電可靠性較高,實現城區堅強電網。同時實施330千伏丁香變輸變電工程和110千伏送出地區電網優化工程;實施110千伏尼紅一回線路改造工程、塔爾寺電網改造和西寧市為民辦實事工程等重點項目,加快西寧經濟開發區配網自動化試點、110千伏城東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和500戶智能用電小區建設。同時加快湟中、湟源、大通三縣1小時“圈”電網改造,新建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9座,進一步提高供電能力,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
在沿湟“一帶”,為保證城鎮化建設順利推進,青海公司積極開展縣城配電網建設,合理布局330千伏變電站,優化110千伏網架結構,增強電網供電能力,提高電網運行的靈活性和可靠性,實現互助、樂都、民和、平安均有兩座330千伏變電站做為主供電源,縣城及周邊地區均由兩座及以上110千伏變電站供電。推進平安縣電氣化縣建設,加大配網建設改造力度,加快建成“手拉手”、網格化、智能化配網,實現供電可靠性、供電質量的明顯提升。
相關文章
青海預計到2015年完成堅強智能電網建設
近日,從青海省電力公司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省電力公司將轉變電網發展方式,著力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這意味著,將來用電腦、手機等遠程控制家里的智能電器將成現實。
智能電力的運籌帷幄之道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信息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及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基礎科學。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發展智能電力系統 實現電力工業和諧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安全、資源和環境的多重壓力迫使人們重新審視電力系統在安全、經濟、綠色和和諧方面的巨大潛力,智能電力系統則是實現電力工業和諧發展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