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把脈問診
不用出診,醫生就可掌握病人的心跳、脈搏等數據。這些情景,即將在新區新安街道變成現實。5月13日獲悉,該街道啟動了“家庭健康保姆”工程,為各戶居民建立“電子病歷”,并運用物聯網技術在居民小區內建立“智慧醫療”系統。現該系統軟件已研發成功,預計今年七八月份就投入試運行。
近日,該街道已發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護士、社區健康指導員,統一組成健康服務團隊,為居民家庭義務建立健康信息檔案。據了解,在這次調查中,服務醫療團隊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居民建立“電子病歷”收集數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過主任介紹,今后居民的“電子病歷”將傳輸到“智慧醫療”系統的電子平臺上。目前,該電子平臺并已成功通過測試。
記者了解到,所謂“智慧醫療”系統,就是居民通過布置在家中的傳感器,測量自己的脈搏、血壓、心跳等數據,然后通過網絡將數據傳輸到系統電子平臺上。電子平臺根據居民“電子病歷”分析傳輸過來的各項數據,一旦出現異常,平臺將跳出提示,并同時自動發短消息到社區醫生或居民家屬的手機上。醫生根據短信內容會及時與居民聯系,或上門問診。另外,居民還可以在家上網查閱自己的“電子病歷”。
現在,“智慧醫療”系統所使用的傳感器正由物聯網研究院進行研發,預計下個月可以出樣品。樣品出來后,將與電子平臺對接試驗。過主任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按照計劃“智慧醫療”系統將在試運行后,于今年10月底在居民小區內初步運用。
相關文章
智慧醫療醫囑執行解決方案
實現“5R”管理目標最大程度減少醫療差錯在醫療護理中,給藥錯誤造成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往往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醫護人員應當確保正確用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集成了條碼和RFID技術的手持P...
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物聯網+醫療”未來可期
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能遠程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需要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多種技術。面對傳統醫療行業醫療系統碎片化、醫療信息孤島、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等痛點,智慧醫療應運而生。傳統的醫院就診存在著很多痛...
大數據助推智慧醫療發展,萬億藍海下需要注意三點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與追求的不斷提升,使得醫療健康所受到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加速崛起,醫療大數據價值也日益凸顯。根據2016年我國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