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科技無線傳感網全面啟動
許多人行經高速公路時,常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地上就有兩個白線畫成的圓圈,路旁則有一個方形的箱子,不少人都會好奇用途為何。事實上,圓圈底下埋著兩個金屬線圈,可偵測路面上車子前輪和后輪壓過的時間差,以算出時速。路旁的箱子則是研華科技的信息采集模塊,搜集資料后傳回交通部行控中心,計算出行車速度,再將各地路況發送到用戶的iPhone應用程序上。
“這樣的應用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研華科技總經理何春盛說。研華在過去27年專注在工業自動化,早已推出許多數據采集模塊,現在將自動化結合信息化,就成為物聯網的重要骨干。
“除了既有的優勢,我們還要把無線傳感網做起來,”何春盛說。所謂的無線傳感網指的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透過微小芯片,采集宇宙大地的物理量,例如溫濕度、流量、水位,再將這些物理量變成電流或電壓,讓計算機可讀取,這樣的技術可以做到多面相的應用。
“物聯網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改善人類生活質量,”何春盛指出,例如先前國道山崩事件,若是在危險山坡地上布下大量微型傳感器,只要感應到震動、水分含量超出,系統就會通報。
何春盛認為因應各種應用,未來傳感器將會越做越小,方便嵌入到各種不同裝置。另外,研華也開發出采集監控軟件(Web Access),如此一來傳感器偵測到的物理量,透過無線網絡傳輸到云端中心后,就能透過Web Acce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管理。
研華將目標定調為物聯網應用發展,就是希望能切入中國市場。光是去年,研華在中國就有將近12億人民幣的營收,今年ECFA通過,加上物聯網帶動更多公共建設議題,商機將更為可觀。“中國的省長以前都在蓋馬路,現在全都在談物聯網,”何春盛笑說,物聯網和云端一樣,是科技產業15年一輪的大變革,尤其臺灣科技業者在系統、零組件都有很強的實力,研華已經全力布局。
相關文章
物聯網信息匯聚技術:傳感網絡
中科院劉海濤詳解傳感網技術及其應用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海濤:“那么傳感網和物聯網的關系是,物聯網是從產業和用戶角度來說叫物聯網,從技術支撐角度來說,它叫傳感網,我覺得最恰當的叫物物互聯、感知世界,你反過來也行,感知世界,物物互聯,那么這兩個...
走出書齋的無線傳感網絡教學體系
國家電網在無錫建傳感網研發機構
國家電網即將入駐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雙子樓”。4月22日,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與國家電網信息通信公司就共建物聯網研發和產業化機構舉行了簽約儀式。據透露,國家五大網絡運營商目前已經有四家在錫建立傳感網研發機構,無錫也因此成為全...
2010研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
2010研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積極領跑物聯網,驅動智能新應用,已成功走過深圳、西安與重慶三大城市,華北區兩場(天津5.13,沈陽5.19)即將開啟,在打破區域和產業界限同時,促進技術創新和智能應用的協同發展。面對物聯網應用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