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省市物聯網產業應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杭州市
到2012年,在示范應用、核心產業、關鍵技術以及公共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率先將杭州市打造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物聯網技術應用城市,初步形成年產值達500億元的物聯網產業群。力爭到2015年,物聯網產業年產值超1000億元,物聯網技術融入城市運營管理的各個領域,率先將杭州打造成產業化應用好、專業化水平強、市場化程度高、輻射帶動面廣的物聯網經濟強市,顯著提升杭州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無錫市
力爭通過3到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集技術創新、產業化和市場應用于一體,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將無錫市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創新力的物聯網技術創新核心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集聚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聯網應用示范先導區,努力成為掌握物聯網核心和關鍵技術、產業規模化發展和廣泛應用的先導市、示范市,積極引領全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與應用。
嘉興市
力爭到2012年實現嘉興無線傳感器網絡產業規模達到50億元,2015年實現產業規模超100億元,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3年內建成規模300畝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產業基地,爭取成為國家級無線傳感器網絡產業示范基地;3年內重點培育1家年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在5年內集聚應用集成、傳感器制造、工程實施、嵌入式軟件等相關企業50余家。
雙流縣
到2012年,全縣物聯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0戶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引進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20個以上,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5個以上。完成產業投資50億元以上。全面建成占地280畝,建筑面積達20萬m2的物聯網科技孵化園;基本建成3Km2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設備制造、系統集成于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物聯網技術孵化和產業化基地。
佛山市
到2015年,“智慧佛山”初步形成。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培育形成若干個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群,成為引領佛山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物聯網”產業形成規模,實現了M2M之間的互聯。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