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城市 廣東發展物聯網厚積薄發
2011年1月,廣東省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廣東的實施意見》,高調提出2012年廣東物聯網產業總產值目標超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發明專利受理和技術標準超過1000項,機器對機器(M2M)應用終端數量超過1000萬臺。
廣東省發展物聯網,厚積薄發。廣東有比較好的經濟與社會基礎、信息產業基礎;有智慧廣東、數字廣東的建設帶來的巨大市場;有“建設南方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率先發展物聯網,推進基礎通信網、應用網和射頻感應網的融合”的發展要求。廣東省形成了以緊跟世界發展動向、結合廣東應用需要、總體布局行業突破、融合創新和產業聚集的發展模式。
今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簽署“十二五”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努力建設“數字廣東”“智慧廣東”。
未來5年,中國電信計劃加大在廣東采購通信設備、終端、軟件及服務的力度,拉動信息消費需求,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在廣東率先實現規模發展、創新突破,達到合作共贏,共創價值。
智慧廣州,天河先行
十二五期間,廣州市科信局將以市區聯動的方式,在天河區率先開展“一庫、一卡、一頁、一臺”示范。一季度,已建設完成200萬個市民主頁;發放152.6萬人/張社會保障(市民)卡;并初步建成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打造云計算服務示范平臺建設。
此外,著眼于低碳、生態、智慧、宜業、宜居五大元素的天河智慧城建設方案初步確定。天河智慧城將會擁有智慧城市運營服務支撐平臺、多種服務合一的智慧社區、全面的中小企業服務、基于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的新一代綜合城市管理、云技術支撐平臺、智慧廣州示范基地建設工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智慧產業核心區建設發展(含高唐新建區)、三舊改造等9大示范工程,計劃總投資282億元。
按照規劃,天河智慧城將在一年內建成智慧廣州示范基地,三年內完成主要小區、街道和CBD智慧化改造,五年內形成智慧產業集群,建成高唐生態智慧產業聚集區,十年內力爭成為國際智慧城典范。
信息化“智慧東莞”
5月24日,東莞市政府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簽約信息化合作框架協議。未來五年,廣東電信將投資70多億元人民幣建設信息化“智慧東莞”。
“智慧東莞”包括東莞智能信息網絡體系、區域協調發展、服務型政府、“物聯網”應用、“云計算”創新研發等8大工程[FS:PAGE],旨在打造“寬帶東莞•光網城市”。
近年來,東莞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積極推動無線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東莞市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2009年首次與東莞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在東莞已投資30多億元,拉動信息消費110多億元,有效助推了產業轉型升級和市民生活品質提升。
“四化融合,智慧佛山”
智能站牌不僅可以查詢線路,指揮中心還可根據它反映的情況及時調派車輛;老人和孩子不方便使用電腦,用聲控指令就能輕松控制家電……
日前,“四化融合,智慧佛山”體驗展示館正式開放。展館內以形象、具體、易讀的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市智能生活、智能產業、智能管理等方面的運用、成效。
站牌不僅可看到公交車到站情況、生活資訊、線路查詢等信息,后臺指揮中心也可根據它所反映的線上公交車情況及客流情況,及時調派應急車輛,根據實際情況排班
街區智能圖書館以智能、自助、便捷、無人值守為特點,采用RFID無線攝頻識別技術實現圖書自助借還。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