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C: 物聯網市場需求驅動 投資機會不可估量
2011年6月16日至17日,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于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會議中心舉行。隨著物聯網市場商業盈利模式漸漸清晰,分析機構預計2011年物聯網總體產業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世界各國對于具有巨大潛力3并亟待開發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都極為重視,物聯網成為了占領全球競爭制高點和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手段。"十二五"開局,物聯網產業無疑將成為新年里最"給力"的新興產業。
至少在物聯網建設初期,政府和電信運營商將是兩個關鍵主角。政府主宰物聯網的標準化和應用示范,而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用戶、充裕的資金和厚實的技術積淀,在物聯網發展中可以起到產業鏈的整合和主導作用。目前,工信部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十二五”專項規劃,同時正在加快“頂層設計”,積極研究和推進物聯網技術標準和產業化。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鄔賀銓援引美國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的一份預測報告表示, “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形成下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據權威機構預測,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為2000億元;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人民幣,五年內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
不可否認,雖然物聯網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其依然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物聯網的應用推廣還處于探索階段,清晰的規劃和大規模的產業化應用依然缺位。因此,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尋找規模化應用的突破口。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陸續制定了建設智慧城市的規劃,城市應用將是未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突破口。2011年,上海、寧波、無錫將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和管理體系建設、新興智慧產業等方面取得突破。其中,信息基礎設施方面主要是感知網絡和無線城市建設;新興智慧產業主要是物聯網基礎產業、智能電網、智慧家居、智慧農業以及由此催生的各類現代服務業。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