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磚”大行其道 綠色建筑改變城市生態
走進綠博會,流連于各展館之間,一項項當今最新的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讓人耳目一新。綠色建筑,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城市生態……
“星級建筑”應運而生
在綠博會上,“星級建筑”亮麗登場。
在廈門集美一個小區模型前,我們看到的是建筑節能技術的集大成。
“這個小區投入使用后,預計將比傳統建筑節能60%以上。”福建成信綠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常海青指著模型介紹說,這個8棟樓房組成的小區,建筑節能涵蓋從設計到管理的全過程,運用了16項節能技術。
在設計階段,設計者就通過應用軟件模擬,尋找最佳的通風、采光效果,白天地下空間照明,基本是自然采光。通過光導管技術,把室外的光線引進地下空間,卻不會把熱量帶到地下室。
這里還利用了變頻的節能電梯,可調節外遮陽、能源管理系統、太陽能充電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等。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個項目還利用靠海優勢,應用海水源熱泵技術,來保證空調的運轉,僅此就比普通中央空調節能47%。
綠博會還展示了目前我省唯一的“二星級綠色建筑”小區——福州三木家天下。
“把雨水管道的雨水收集到小區內的儲水池,用于灌溉綠化,給植被澆水,”工作人員介紹說,“雨水回收系統基本可滿足小區日常灌溉,每月可為每位業主省下五六元公共水電費。”
小區自來水也裝上了智能管網直接供水裝置,可根據用水高低峰自動開啟關閉抽水泵,達到節電目的。小區還采用中空玻璃窗、保溫隔熱燒結磚等節能材料,房子冬暖夏涼。
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實驗室有關負責人說,節能降耗,又提高居住的舒適度,“星級建筑”將是今后住宅建設的方向。
“生態磚”大行其道
今年,應用于福州內河整治的“生態磚”亮相綠博會。這種“生態磚”創造了全方位互相卡鎖的超強穩定結構,靠砌塊自身全方位相互卡鎖結構形成柔性連接,加以抗紫外線、抗腐蝕的尼龍扎帶捆扎,可有效防止沉降、滑坡、膨[FS:PAGE]脹和水流沖刷造成的移位。
“‘生態磚’上有許多生態孔,提供給水生植物、動物很好的生棲環境,可提高水體生物的成活率,調整生態循環系統,重新建立河道、河堤的生態系統。”福州榮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川說,河底鋪上“生態磚”,還便于河道清淤、通航。“在與白馬河交叉的東西河以及福大附近的新西河,可看到鋪設好的這種‘生態磚’,一些地段還可看到水底的游魚和從磚孔長出的水草。”黃川說。
“我們以廢棄陶瓷、爐渣、食品企業廢棄濾料等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另一家參展商福建耀中建材公司的講解員,介紹了“光觸媒生態磚”。它可將各種有害化學物質如甲醛、苯、汽車尾氣等,分解或無害化處理,達到凈化空氣、抗菌除臭的效用。
來自臺灣的陳瑞文展示了“會呼吸的地磚”。它能將雨水滲入地下的碎石層,以實現回收雨水和地下排水防澇的功能。
磚,這個傳統建筑的基礎材料,如今正發生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變革。綠博會上展示的形形色色的磚,正應用于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
綠色照明點亮城市
在綠博會的綠色照明區,各種節能照明產品和技術琳瑯滿目。
安明斯城市照明控制系統,使用了物聯網技術,使得電網控制智能化。
這個系統將照明的各個控制柜相連,再和機房中心相連,這樣就可在操作平臺上對城市電網進行實時控制。智能系統可根據需要,實時調整不同路段的照明明暗、開啟或關閉部分路段的照明,達到省電節能。講解員說,這個系統可實時監控電量變化、監控電網安全,并把燈具損壞等異常情況以短信形式發送給有關人員。夏季臺風多發,有了這個控制系統,就可在操作平臺上及時控制電網,防范臺風造成的危害。
深圳均益安聯公司展示的“太陽能照亮地下車庫”的案例,也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這是一項將太陽能光伏和LED結合,用于地下車庫照明的系統工程。漳州華輝地產決定在漳州獲得“魯班獎”的華元住宅項目中率先采用,可望成為福建第一個運用這一技術的照明項目。
輕輕轉動風車,與其相連的路燈就亮起來了。“超微風啟動,只要1.5米[FS:PAGE]/秒的風速就可啟動,風速達到9米/秒,輸出功率為400瓦/小時。路燈頂端是一個風車,配了太陽能板,無需鋪電纜、架電線,直接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照明。”工作人員介紹著一種“風光互補路燈”。
綠博會綠色照明區一盞盞明亮的燈光,不僅讓人們感到新奇,也讓人們對城市照明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本屆綠博會改變了以往單項技術和產品展示推介模式,更多的是體現這些技術和產品在當今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翁玉耀說,本屆綠博會緊貼行業發展需求和百姓生活,展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民生技術,對提高市民節能意識、促進城市節能減排,必將產生良好的效應。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