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裝企業信息化RFID物聯網技術應用
1、日本"U-Japan"計劃及物聯網現狀
1、引言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和高度重視,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在眾多行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提出將物聯網作為新的技術增長點,要大力投資新一代智慧型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歐盟提出新的14點行動計劃[1],物聯網發展被納入其中;在亞洲,日本很早就提出了物聯網國家戰略,2004年提出"U-Japan" 計劃,而"U-Japan"計劃中包含物聯網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縱觀全球,日本企業在運用物聯網技術推進信息化方面頗具特色,幾乎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一些典型行業及領域,如消費電子、書籍、服裝、建筑機械、制藥、智能交通、遠程醫療、電化教育等。本文以日本服裝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從而對中國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提供參考。
2、日本"U-Japan"計劃及其物聯網發展現狀
日本于2004年提出了基于物聯網的國家信息化戰略,稱作"U-Japan"。"U"代指英文詞"Ubiquitous",意為"普遍存在的,無所不在的"。U-Japan戰略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實現所有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即所謂 4U(Ubiquitous,Universal,User-oriented,Unique)[2]。該戰略是希望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實現無所不在的便利社會,而物聯網技術則是實現"U-Japan"戰略的重要內容。
在日本,物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中。比如,松下公司推出的家電網絡系統,可供主人通過手機下載菜譜,通過冰箱的內設鏡頭查看存儲的食品情況,以確定需要購買什么菜,甚至可以通過網絡讓電飯煲自動下米做飯。日本提倡數字化住宅,通過有線通信網、衛星電視臺的數字電視網和移動通信網,無論在屋里、屋外還是在車里,人們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各種信息服務。服裝行業也不例外,基于RFID的物聯網技術在服裝行業的原料收集、設計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銷售過程中都得到了非常廣泛地應用。本文著重研究RFID物聯網技術在日本服裝行業中的應用。
3、RFID物聯網技術在日本服裝行業的應用模式
3.1、RFID基本概念
進入21世紀以來,企業供應鏈管理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以RFID技術為代表的傳統物聯網技術在供應鏈管理領域得到了比較快速的發展和應用,物聯網技術在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效率方面的潛力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FS:PAGE]別技術,主要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信息,無須人工干預,能夠在各種狀態如靜止、移動甚至惡劣環境下準確識別運動物體。RFID技術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穿透力強、可重復使用、支持快速讀寫、可定位和長期追蹤物品等特點,在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制造業供應鏈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有著極大的應用潛力[9]。
RFID標簽的功能遠比條形碼功能更強大、讀取速度更快捷、讀取質量更精準。RFID技術廣泛應用于制造業管理領域。如圖1所示,為企業供應鏈的RFID技術應用信息流程圖。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