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環境危機看智慧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當今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問題,從去年的冰島火山噴發,青海省玉樹7.1級地震,印尼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到今年的斯里蘭卡洪水,云南省盈江地震,日本九級地震及其后續的余震。全球生態環境的大范圍異常紊亂,預示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整體屬性正在發生質變,并由局部異常向整個生態環境系統異常蔓延轉變。
全球環境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人為的升溫狀態,科學家預計二十到三十年之后這些極端天氣會變成新常態。現在人們看到的只是前奏,如果不及時改變,接下來的災難及其引發的后果將無法預估。現今由環境引發的淡水枯竭、糧食減產、能源竭盡等危機已在國際沖突中日益凸顯,并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引起國際沖突,其中資源爭奪已經導致局部地區的武裝沖突和戰爭。
引起國際沖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因此,治理國際環境的爭端與磨擦、避免沖突的不斷升級和擴散,需要全人類在思想和體制上進行重大變革。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國際間的環境協調與合作,大力倡導全球生態倫理意識,已經成為各國達成的共識。
除了停止大規模砍伐樹木,減少碳排放等目前已普及的事情,整個地球還需要進一步的解決方案。其中,城市建設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各國的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了空前的物質繁榮,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也隨之日益嚴重。作為國家之間競爭的主要形式,城市及城市化進程不會因為環境危機而停滯,需要各國更合理的利用及規劃城市,包括目前的科技成果。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