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物聯網基金申報信息安全被反復提及
人們對智能生活的渴求催生了物聯網,網聯網的概念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迅速誕生和發展,國家也對相關產業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
據悉,我國首批5億元物聯網專項基金申報工作已經啟動,其中,技術研發類項目包括:重點支持智能傳感器、超高頻和微波RFID、傳感器網絡和節點等感知技術,物聯網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系統、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等應用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標識編碼、頻譜等共性技術的研發。產業化類項目包括:重點支持傳感器、二維條碼識讀設備、M2M設備、傳感器網絡通信模塊/節點/網關、應用軟件、信息安全等關鍵產品的中試和規模化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兩類項目中,除了支持基礎性硬件產品研發外,《通知》兩次提到"信息安全".國富安電子商務安全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軍指出,對比物聯網初期業界討論的發展瓶頸,物聯網的信息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通知》對信息安全問題的專項資金支持,不僅暗示了對未來信息安全的重視,同時對于物聯網企業而言,在信息安全領域的軟硬件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將有可能獲得市場青睞。
國富安公司在2011年初成立了物聯網實驗室,旨在針對物聯網的信息安全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隱患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之道。
國富安相關專家認為,在物聯網發展與建設過程中,信息安全建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是一種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實時交互的新型系統,其無處不在的數據感知、以無線為主的信息傳輸、智能化的信息處理,一方面固然有利于提高社會效率,另一方面也會引起大眾對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的關注。
從技術上講物聯網存在很多網絡安全隱患。由于物聯網在很多場合都需要無線傳輸,這種暴露在公開場所之中的信號很容易被竊取,也更容易被干擾,這將直接影響到物聯網體系的安全。同時物聯網還可能帶來許多個人隱私泄露。在未來的物聯網中,每個人包括每件擁有的物品都將隨時隨地連接在這個網絡上,隨時隨地被感知,在這種環境中如何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防止個人信息、業務信息和財產丟失或被他人盜用,將是物聯網推進過程中需要突破的重大障礙之一。
針對這些隱患,國內的信息安全專家指出:物聯網系統的安全主要包括:讀取控制,隱私保護,用戶認證,不可抵賴性,數據保密性,通訊層安全,數據完整性,隨時可用性,其中"隱私權"和"可信度"(數據完整性和保密性)問題在物聯網體系中尤其受關注,要發展好物聯網,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網絡安全、系統穩定、信息保護等方面[FS:PAGE]存在的問題,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做好備選方案,把握好發展需求與技術管理體系之間的平衡,實現物聯網產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