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如工業革命般襲來 顛覆性改變需過安全關
“在不遠的將來,云計算概念將變成現實”。在日前的APEC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論壇上,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主席劉俊生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對于云計算的需求日益強烈,云計算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將對社會經濟、商業模式變革以及人們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當然,云計算的發展還面臨安全等方面的考驗。
信息技術產業風起“云”涌
云計算正引發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浪潮,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點。從發達經濟體來看,美國政府已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日本政府發布了云計算與國家競爭力關系的報告。在中國,政府和企業都很重視其發展。當前,云計算的發展可用“風起云涌”來形容。
云計算的發展,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其中提出“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工信部與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財政部《2011年政府采購工作要點》提出,積極探索“云計算”等新型服務業的政府采購工作,不斷拓展服務類采購領域。
各地造“云”熱情高漲,紛紛出臺相關發展規劃。根據北京“祥云工程”行動計劃,到2015年,使“云計算”服務形成500億元產業規模,帶動云計算產業鏈形成2000億元產值;上海“云海計劃”致力于建設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及亞太地區的云計算服務中心;深圳則提出,加快發展云計算產業,建設華南云計算中心,打造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
在企業方面,包括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在內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商在北京、廣州等地已建成了多個數據災備中心及云計算服務平臺,在福建和重慶等地也正在建設數據、云計算外包服務園區。
云計算就像“工業革命”
中國科學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荊繼武認為,云計算就像是信息世界的一場工業革命。由于寬帶信息網絡無處不在,信息世界的社會分工成為必然,原來自給自足的信息服務模式將向專業化的信息服務模式轉變。因此,云計算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將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有利于我國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增強國家整體科技創新能力,進而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未來幾年,云計算在中國將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催生萬億級的市場。根據IDC發布的報告顯示[FS:PAGE],從2009年底到2013年底,四年間云計算將為全球帶來8000億美元、為中國帶來超過11050億元人民幣的新業務收入。
加拿大工業部高級分析師埃里克·福汀認為,短期來看,使用者可以通過云計算減少成本,而且,與傳統的基礎設施相比要便宜很多。從中長期看,云計算可以提供新的服務和產品,讓中小型企業使用現代的IT技術,讓新興經濟體獲得最新的IT技術。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云計算中心主任劉軍認為,電子商務是云計算的第一應用平臺。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云計算的需求愈發強烈。電子商務平臺通常要以超低的折扣和豐富的產品吸引用戶,同時,其流量有較強的突發性和并發性,必須要有充足的技術準備。此外,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也對云計算的提出了新的需求。
“云”安全面臨挑戰
云計算使個人或企業擔憂隱私泄露、數據濫用等問題的出現,同時,政府部門或相關行業組織也很關注云計算的安全,一是,少數云服務商集中了大量的經濟信息,這可能變成國家的敏感信息,一是全民對云計算的依賴可能引發社會問題。
從安全方面來說,云服務的發展需解決好以下問題:密碼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安全作為基礎設施;瀏覽器安全;容侵技術的廣泛使用。此外,云計算還面臨挑戰:日常生活將依賴云導致人們一些能力的喪失;資源將會向大的云服務商集中,可能產生新的壟斷;在云服務環境下,生活變得國際化,可能出現新的“無產者”,工作完全依賴云服務,也對政府管理變革提出新要求。
除信息的安全性要高度可靠外,云計算服務商的規模,優質的服務團隊,產業的商業模式等,都是云計算發展的重要保障。以商業模式為例,劉軍分析認為,要使云服務像用電一樣方便,任何一個云計算服務商都不可能獨立完成,而且單個云服務商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過聯合盟友聚合資源的方式,更好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
云計算就是我們的未來。正如荊繼武所說,大規模的分工可以降低成本,專業化的服務可以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基于云服務可以延伸到世界各地。安全問題不會阻礙云計算的發展,其原因在于:服務本身比安全更重要,專業化的服務便宜且方便;云服務會不斷改善,變得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