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上無處不在的物聯網
華夏物聯網張冰報道,在世博園可以說物聯網技術已無處不在。有很多物聯網技術的具體應用,比如在國家電網館,有小天鵝公司開發的通過手機短信就可以操控的洗衣機;在日本館,人們通過雙手就可以非觸摸地在一個巨大的生活墻上實現看電視、整理相冊、玩游戲等多種操作。
進入上海世博園之后,觀眾隨處可見高清攝像機、廣播喇叭以及LED照明燈,以及鐵柵欄上戴著蓋子的小圓筒都有可能是物聯網采集信息節點。
無錫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的世博園區防入侵系統,靈敏度相當高。生產制造的傳感器遍布園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感受周圍的振動、聲響、磁力、微波等。這些傳感器節點間可無線通信,協同感應測試周邊物體的方向、速度、遠近等,必要時可通過自動調用攝像頭等手段,為安防部門提供翔實數據。
此外,江陰“長電科技”利用物聯網技術為世博會量身打造的“手機門票”,將門票信息通過RFID芯片集成在手機的SIM卡內,使一部手機同時具備了通信和入門憑證兩種功能
物聯網已經不再是虛無的概念。中星微電子和上海移動公司聯合開發的“中星智能視頻系統”較為成功。該系統包括智能監控平臺、高清IP攝像頭、無線遠程監控等多項技術,主要應用在上海世博會新聞中心、園區重點路線、上海市運營軌道交通、上海移動在滬營業廳等處。
把物聯網技術未來前景勾畫得淋漓盡致的還有太空家園館的泛在技術物聯網展區,該展區展區通過3個場景展示了未來泛在技術物聯網的應用:在室外街景,可以通過手機或者手表了解交通路況、天氣情況以及其他的城市生活信息;在野外自然環境,人們可以通過電腦遠程了解野外的各種狀況,比如空氣成分、溫度、風速等;在家庭生活中,通過手機或者手表可以了解家居情況,比如花兒開了沒有,空調關了沒有,是否該開窗了等。未來,物聯網技術將為每一個物體給定一個唯一的識別碼,物體與物體之間將建立聯系。引起了很多觀眾特別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的濃厚興趣。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