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系列學術沙龍——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
盲人可以開車、酒后可以駕駛、汽車不再碰撞、停車不再苦惱……,由于車聯網技術的應用,這些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場景正向我們走來。
車聯網利用車載電子傳感裝置,通過信息網絡平臺,使車與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城市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對車輛和交通狀況進行有效的智能監控,這將徹底改變人類出行模式,顛覆傳統汽車與交通的概念。據專家估計,車聯網應用市場規模有可能占到物聯網20%到30%的,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車聯網項目也已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支持項目。
目前世界各國也都在進行車聯網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發布的EN-V電動聯網概念車,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技術、車對車交流技術和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具有智能駕駛等功能。日本的VICS系統,通過GPS導航、無線數據傳輸和FM廣播系統,將實時路況信息和交通誘導信息即時傳達給用戶,使人們的交通出行更高效便捷。在標志著車聯網綜合技術集成應用的汽車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實際環境和街道上已經行駛了22萬5千多公里,中國自主研制的紅旗HQ3無人車,今年7月14日也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
為了迎接車聯網時代到來,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業委員會決定組織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主題沙龍,邀請車聯網領域著權威人士、專家學者、企業領導,共同探討中國車聯網發展問題。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
協辦單位: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
承辦單位:華夏物聯網研究中心
主要議題:車聯網發展的產業基礎
車聯網市場前景與政策環境
車聯網Telematics技術應用
車聯網產業鏈分析
車聯網與智能交通
車聯網與信息服務
車聯網與現代物流等
活動議程:
|
8月13日上午:主題報告 | |
|
報告題目 |
報告人 |
|
車聯網新技術與新趨勢 |
楊放春 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
|
車聯網與智能交通發展 |
交通部信息中心 |
|
車聯網的市場前景與政策環境 |
方竹: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車聯網Telematics技術應用 |
楊志強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 |
|
車聯網在現代物流業應用 |
王繼祥 中國物流技術協會副會長 |
|
商用車聯網的產業鏈與市場前景 |
周洪波 北汽福田 |
|
車聯網與城市交通 |
陳章龍 復旦大學教授 |
|
工作午餐 | |
|
8月13日下午:自由討論 | |
(每位嘉賓報告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每位嘉賓報告完均預留提問時間,自由討論環節鼓勵各位嘉賓自由發言積極討論)
活動時間:
2011年8月13日(周六全天)
活動地點: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
地址: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位于北京科技大學(原鋼鐵學院)南門內東側,北四環中路251號,緊鄰北四環路,東距亞運村3公里,西至中關村3公里,距首都機場30公里。
乘車路線:
北 京 站:乘地鐵至積水潭,換乘47路至齊園路。向西步行200米進會議中心大門
出租車:約20公里
北京西站: 乘47路至齊學院東路
出租車:約17公里
北京南站:乘102(無軌)路至西四,換乘47路至齊園路。
乘939路至牡丹園,換乘47路至齊園路。
首都機場:乘機場巴士(中關村線,早7:00—晚7:30)在北航北門站下車,向回步行1公里。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