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卡特祝振軍:物聯網應用的開放創新平臺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市分會主辦,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隆重召開。賽迪網作為特約戰略合作媒體將對此次會議進行全方位現場直播。
以下是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創新計劃負責人——祝振軍在展覽會上的演講實錄:
【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創新計劃負責人——祝振軍】:首先做電信設備,包括電信應用的軟件。為什么我們對車聯網特別感興趣?各位前面也聽到了非常充足的信息。車聯網是物聯網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車聯網、物聯網本身的發展前景非常廣大。對這里面的網它本身有一個不同于現在普通人對網絡的要求。
當上面有物聯網終端時候它的要求、它的IP地址要求,ID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在網絡上物聯網,尤其是車聯網它會產生出很多新的要求。在這里我講的重點可能并不一定在應用上,因為前面已經聽到很多非常好的講座。我主要講兩個問題,首先是車聯網,或者是講物聯網它對于網絡所產生的挑戰是什么?怎么樣來應對這些挑戰。
二,在車聯網里面的運營商,電信網絡運營商,就是我們的客戶它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什么,我們客戶最終是電信的運營商,再就是一個大致物聯網的挑戰。為什么現在是發展物聯網的大好機遇,這邊講到幾點,在這里我要講到一點,著重講一下移動網絡的IT化,正是因為有了IT的網絡,所以現在物聯網的終端才能夠很容易地介入進去。正是因為有了IT網絡,使它的復雜程度大大降低。各式各樣不同的應用能夠同時在一張網上應用,這既是一個優點,同時造成一些問題。就是人對服務質量的要求和物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當他們在同一張網絡上走的時候,就像很多車在高速公路上走一樣,它的服務要求不一樣,怎么樣區分不同的業務,怎么樣對物聯網要求和人的要求能夠有不同的區分,這就是很多挑戰中的其中一個。
我們做網絡,或者網絡應用人的角度來看,不得不想到一個WEB2.0,這好像是很時髦的詞匯,本質就是你不單單是用某一個提供商所提供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你能提供一些應用,在物聯網的領域里我們認為WEB2.0的模式,就是所有這些感知的點,或者是感知器它都可能提供信息,而所有的用戶本身可能就是一個感知點,這里面他對網絡所形成的流[FS:PAGE]量行為就完全可能不一樣了。它下載和上傳的流量可能不成比例,有時候平衡,有時候不成規律。在我們所看到的市場趨勢里,除了WEB2.0以外,行業應用也逐漸從私有網絡轉到運營商的網絡。因為很多應用、行業應用很多是基于網絡來支持它,后來發現這個網絡越來越復雜,作為行業用戶它很難自己來維護一個網絡,所以更多需要來應用運營商的網絡。
三,網絡運營商的注意點逐漸逐漸從帶寬批發逐漸轉移到怎么樣在帶寬上產生更多的價值,更多的應用。越來越多他們在跟運營商進行合作,因為他們感覺到只有這些運營商能夠給他們提供無所不在的網絡,他們也能夠通過這些網絡運營商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張圖可能就比較有意思了。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在他最初的時候大家是很樂觀的,覺得我可以看到很多市場,而且我對這個市場看得很準,市場的可見度是到頂了,但到它越來越發展,越來越成熟,競爭越來越多,業務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當中市場可見度越來越平,因為這個業務復雜了,所以大家能夠看到的市場越來越有點模糊,或者不像剛開始這么清晰。這張圖的意思就是在技術發展過程當中經過最初萌芽的培育期,逐漸逐漸進入發展成長期,這個成長當中當終端感應器的技術越來越發展,硬件技術越來越成熟時候,可以看到應用越來越深化,產業也會越來越融合。而這個過程當中業務模式的要求實際上也越來越高,或者越來越復雜。因為所有這些技術的發展到最后都會達到一個頂峰。但一個重要要解決的問題是業務模式在哪里。
我們作為一個網絡框架的提供商,作為一個網絡應用提供商,我們認為這個非常重要,否則這么多投資下去,最終總要有一個回報。所以著眼于國內物聯網發展時候,同時也在看國外的運營商,或者國外客戶是怎么樣對目標進行物聯網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美國三大移動運營商,他們都在內部建立了一個物聯網的平臺,來積極地進行物聯網的開發。包括跟寶馬公司建立車聯網的國際中心,跟這三大運營商溝通過,發現他們各自為政,自己在做一套自己的方案,但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用戶可以有不同的車,如果這個車的牌號是你所支持的,那它可以用,如果不是你支持的就不能用。這里有一個國家層次和全球城市統一的平臺,但至少說明他們在積極地進入物聯網的領域。
物聯網對網絡的要求,尤其對移動通信網絡的要求非常高。在這里面有一個是海量存儲和計算[FS:PAGE],或者是云計算,云計算中心存儲的概念并不很新,為什么能夠成為現實,是因為有高速的網絡,包括3G,以及實現的4G網絡。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前面講到的WEB2.0的發展趨勢,不同的物體之間可以進行溝通,更多的是終端都可以介入到云計算的平臺里。我們認為從商業模式上來講移動網絡運營商完全可以從一個運營商變成物聯網的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進行非常有益的嘗試。
正是因為面臨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在阿爾卡特朗訊意識到單單作為IT領域的公司,不能完全來理解,或者完全來解決所有行業的物聯網相關問題。所以我們09年創立了一個創新計劃,意識到有很多新的運算要在網絡上、云端運行,所以把不同行業的公司都整合到這里面來,與我們進行合作創新。這里面車聯網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這里不淡淡做技術的驗證,更重要的是做商業模式的探討。
阿爾卡特朗訊從一個非常高的層次,或者非常簡潔的層次來看,物理層次提供一個高耗能的網絡把移動終端都連接進去。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模式,實際上在運營商里它能夠提供連接,實際上運營商可以提供很多資源,包括位置服務,QS,服務質量,運營商內部還有各式各樣的資源,我們覺得這些資源對運營商來說在車聯網運用里可以充分開發。比如云運營商客戶溝通過程當中有一個場景,比如這個車在行使時候可以感覺得到油位低了,這樣信息和這邊加油站的信息結合起來,可以知道周圍哪里有加油站,甚至于把網民對加油站的評語都可以傳遞駕駛者,只要有連接,就有很多資源,能夠充分集合在一起,提供給消費者,而很多消費者原以為這個來付錢。最后簡單講一下去年世博時候與上海電信、上海移動來合作,進行概念車的測試。邏輯上來看并不復雜,車上有一個網關,然后服務器這一端有各式各樣的存儲服務器,應用服務其,但在實驗過程當中確實通過車的平臺來做實驗,發現作為一個4G網絡它能夠提供帶寬高效各式各樣的優點。我們做LTE的概念車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把LTE從網絡角度來針對汽車的應用,車聯網的應用進行優化,使得運營商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網絡來支持車聯網的應用。尤其是4G的網絡。現在我們進一步在車聯網應用方面進行提高。
再一個是希望用這樣的過程來進行開放的創新,把汽車行業,整個產業鏈上的公司能夠與他們一起創新、一起探索。我們有一個網絡的平臺,在金橋有一個實[FS:PAGE]驗平臺,在上海會有更大的實驗網平臺,所以在網絡上希望能夠與整個產業鏈的各家公司一起來看怎么樣在車聯網應用上進行各式各樣的創新,并且在網絡上來實現。
同時在業務創新上進一步需要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左邊可以看到在跟國外的運營商進行各個不同商業模式的創新。左邊是與保險公司討論怎么樣讓保險公司通過網絡來監控開車者的駕駛習慣。如果開車者愿意接受這一點的話就可以把保險降低,這里有保險公司付錢的模式,也有消費者本身付錢的模式,所有這些商業模式從運營商本身來說它有很多資源來實施這些商業模式,我們主要是幫助商業運營商一起來把這些運用創新出來。
最后,這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合作伙伴,這里面不單單是在互聯網、車聯網的領域,同時在這五個領域里跟他們一起合作。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能夠與各位車聯網方面的專業、公司一起合作。謝謝!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