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分析國內物聯網領域發展現狀趨勢
物聯網的結構公認分為三層結構,底層是傳感網絡,往上是數據傳輸的網絡通道,最上面一層則是內容應用。物聯網產業鏈因此也基本明晰,即傳感器研發廠商、網絡運營商以及提供應用軟件和工具的系統集成商。而傳感網應該是物聯網的一部分是底層的神經網絡系統。傳感網的核心部件RFID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供應鏈管理,在2010年Gartner的報告就已顯示RFID在全球供應鏈市場的應用的規模就已達到600億美元。RFID已從第一代基本功能、第二代RFID的抗碰撞、可重寫、外天線和識別功能,到第三代的RFID的半無源、傳感、監控、數據處理、通信、功率管理等,再發展到第四代的有源設備、監控、傳感器、數據處理、通信、本地化管理,目前已發展到第五代的智能設備、無源—有源、監控、網絡通信、功率管理、本地化—定位、與用戶交互功能,因此正因為核心傳感網絡部件RFID的發展使得物聯網的智能化應用得到很大提高,這也是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RFID技術智能功能的提高,使得RFID智能化應用領域種類更加細分,如圖1所示。
正因為RFID應用的細分,使得我們能感觸我們生活在物聯網智能化應用的包圍中,智能化將是物聯網應用的主要方向。據統計,中國2009年RFID市場規模85億人民幣,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9%,僅次于英國、美國,居全球第3,2010年已達到100億左右。
物聯網可以說是一個產業鏈發展的代名詞,他不是某家企業獨立就能完成,而是由相關產業相互推動才能完成,正因為物聯網的行業發展是以產業鏈為主的行業發展,因此行業聯盟資源整合是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以行業資源整合為主突破行業應用是發展的主旋律。中國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標志及趨勢是以成立各應用聯盟為主的跑馬圈地。
各地物聯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物聯網產品產業鏈將發揮各自優勢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
北京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
2009年11月1日,由中關村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具有優勢的40余家機構共同發起組建的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理事長單位,北京移動、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軟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十二家產學研用代表機構成為副理事長單位。
聯盟未來3年的目標是,推動建設10-12項標志性示范應用工程;培育8-10家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及國[FS:PAGE]家或行業標準5項以上,使北京中關村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
杭州物聯網產業合作聯盟
2010年1月22日,由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發起的“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物聯網產業合作聯盟”在杭州成立并召開聯盟成立大會暨交流研討會。
杭州物聯網產業合作聯盟將以推進杭州物聯網產業發展為目標,通過聯盟成員單位的深入交流、精誠合作,共同研發物聯網產品、推廣物聯網應用、營造有利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氛圍,提升杭州市信息化建設水平,助力杭州市政府打造“天堂硅谷”的建設目標。
成都物聯網聯盟
2010年4月19日,“3G暨信息新技術國際高峰論壇”上,舉行了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聯盟揭牌儀式。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研究所、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等23家單位發起的物聯網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將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靈活開放的管理運營方式,增進政府專業組織相關聯系與交流。加強物聯網企業資源整合,大力推進物聯網品牌,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產業調研數據,技術引領方向和招商引資方向積極發揮參謀作用。
武漢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2010年4月25日,武漢東湖開發區提出創建“智慧光谷”,發起成立了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盟包括武漢郵科院等47家單位。
聯盟成立大會上,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和省長李鴻忠聯名發來賀信,提出“將武漢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出席大會并指出,希望47家聯盟成員單位積極開展物聯網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新產品開發,促進物聯網技術成果向產業轉化,形成湖北省新的千億支柱產業。
河南物聯網產業聯盟
2010年5月26日,河南省物聯網產業聯盟在鄭州正式揭牌,并在7月9日舉行的河南省物聯網產業聯盟首次會議上,產生了53家理事單位、常務理事單位21家,理事長單位由中國電科27所擔任。
河南省物聯網產業聯盟將結合《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凋整振興規劃》的要求,進一步聚集河南物聯網產業上下游各方面的優勢力量對河南省物聯網產業進行頂層設計規劃,研究適應河南特點的物聯網技術、產業體系、產業架構、產業鏈等各個方面,致力于交通、農業、制造、物流等各類物聯網典[FS:PAGE]型示范工程研究。
陜西(西安)物聯網產業聯盟
陜西(西安)物聯網產業聯盟成立于2010年5月28日,20家西安地區涉及物聯網上下游產業鏈研發、生產、制造的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成為聯盟的成員單位。這些單位包括陜西電子信息集團、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陜西烽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西安分公司、世紀互聯(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西谷微功率數據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中星測控有限公司、西安華迅微電子有限公司、西安成峰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弋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博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阿法迪信息技術公司、西安佳速信息集成有限公司、西安羅克賽思自動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好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精理坊軟件有限公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
聯盟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整合行業科技資源,提高西安物聯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擴大物聯網在西安的應用面。
上海物聯網產業聯盟
上海首家“物聯網產業聯盟”于2010年6月21日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物聯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揭牌,22家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共同啟動了“物聯之約”,標志著政企聯手占據物聯網產業制高點新里程。這22家“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IBM、上海電氣等。
此聯盟成立后將成為物聯網企業的合作交流平臺,協同推進產業化的示范項目,開拓政府客戶和企業客戶的應用市場。
“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
“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于2010年6月26日在無錫成立,“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由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等60多家單位自愿締結成立。
“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將廣泛吸收全國有志于研究和從事物聯網產業的單位參加,共同推進物聯網產業鏈各方價值創新與共同發展。物聯網聯盟將協調聯盟成員各方的技術、產業資源及社會資源,協助會員共同申請物聯網領域的專利等,推廣物聯網標準及其成功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協調物聯網共性技術開發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共同推進物聯網標準應用和大規模產業化,樹立“感知中國”中心的品牌,在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引領全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南京物聯網產[FS:PAGE]業聯盟
南京物聯網產業成立于2010年7月9日。南京市政府在調研基礎上,從120家重點企業中選擇了20家作為物聯網產業發展聯盟發起單位,其中包括江蘇三大電信運營商、國睿集團、萊斯電子、三寶科技、南瑞集團、江蘇集群、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它們將成為建設重大示范工程的主體。
南京物聯網產業聯盟是由南京物聯網產業和技術領域內的企事業單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結成的行業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旨在規范行業規則,促進會員單位有效整合,形成整體優勢共享市場資源,提高南京物聯網產業核心競爭力,擴大物聯網產業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推動文明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為南京地方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貢獻。
天津市物聯網產業聯盟
2010年9月14日,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本市物聯網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運營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發起成立天津市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包括中國聯通天津分公司、中國移動天津分公司、中國電信天津分公司、天津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中電科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大唐電信(天津)通信終端制造有限公司、中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英業達集團(天津)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市中環電子計算機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天津星際馳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海河工業區等30余家單位。
天津市物聯網產業聯盟旨在加強天津物聯網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
從以上的物聯網產業聯盟看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應用與技術相結合推動物聯網發展,例如北京的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以北京交通委為物聯網應用契機,建立產業示范點,推動北京市物聯網產業發展。第二各地的物聯網產業聯盟的成立,說明各地已經把物聯網作為下一個本地區信息化推進的亮點,作為21世紀的經濟增長點,培養本地產業鏈應用,快速獲得本地在物聯網應用的競爭力及話語權,這樣對各地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
目前物聯網應用客戶普遍頭痛的問題是標準的建立,建立標準是物聯網建設的下一個目標
目前國內物聯網應用大都集中在電力和交通運輸行業,這兩大行業占M2M終端總數的86。5%,而金融和安防等行業與領域的需求正[FS:PAGE]在快速凸顯。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M2M業務規模化商用過程中,由于大多數M2M應用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在具體行業應用層面,M2M市場集中體現著技術標準規范不統一、產業集中度低、終端形態多樣、產業鏈各環節缺乏協同等題目。市場上大量M2M業務現在由小型的系統集成商提供,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使得運營商的M2M業務推廣十分困難,更形不成規模效益。缺乏規模效益反過來又使得M2M終端設備本錢高,經濟效益較低。另外,由于M2M會對企業整個的生產流程進行很大改變,企業所有的相關流程和制度都要進行相應的變更,一些行業不愿接受這種改變,另外行業壁壘也阻礙著M2M的應用發展。
那么,如何破局呢?我們認為首先,網絡運營商要牽頭建立基于WMMP的M2M業務開放式產業鏈。我們認為重要的是先在規模化應用的行業開始,找幾個試點領域開展,例如,可以先在交通行業、智能電力等方面開展。第二,建立好大量信息處理的通道。為推進我國物聯網核心網絡建設工作,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標旗集團等五家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中機國信公司,作為中國物聯網核心網絡建設項目的實施主體,這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為全面、系統的物聯網建設工程,同時也將是人類進入物聯網時代的第一張完整的物聯網。
第三,大力創新發展適合物聯網網絡運營商網絡承載的M2M業務。第四,網絡運營商應與應用開發商、終端廠商加強合作,建設標準化的行業應用,形成運營商建設、用戶租用的運營模式。同時,網絡運營商要利用網絡搭建全網統一運營平臺。
產品融合是物聯網產品建設主要趨勢
第一、物聯網應用已從簡單的基礎應用發展向信息化的綜合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轉移是對應信息化趨勢之一。
目前信息化對物聯網的要求已從基礎的無線抄表、車輛位置監控、移動POS應用發展到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信息化應用趨勢重點在物聯網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例如:氣象感應系統預知臺風來襲時,交通感應單元自動通知漁船返港,高速公路封閉,規定居民轉移區域;當車禍發生時,路面監控系統自動通知急救醫院并提供最佳路線,GPS系統提示來往該路段的車輛繞行;每月公共服務系統自動記錄水電煤氣用度通知戶主后在銀行賬號中自動扣款,目前現有的M2M應用也是物聯網的構成基礎。就如人體各個系統的不同性能一樣,不同[FS:PAGE]的M2M系統會負責不同的功能處理,通過中心處理單元協同運作,終極組成智能化的社會系統。
我國正處在產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網絡化推進階段,產業控制需要實現智能化、遠程化、實時化和自動化,M2M推廣應用正當其時,潛力巨大。而3G網絡建設帶來的無線寬帶突破,更為M2M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承載基礎,中國移動下一個上億級用戶規模的應用將是M2M,而全球運營商都已開始積極推動M2M業務的發展。據統計,往年全球M2M運營貿易務收進約為15億美元,主要來自于交通、能源、安防及零售產業。
海外網絡運營商BT也利用物聯網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例如:該公司部署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零售庫存解決方案。新的RFID解決方案將能夠跟蹤實際庫存移動情況,并根據最小存貨單位(SKU)跟蹤單品周轉率,同時可提前向零售店面經理發出實時補貨提醒,帶來可見性。這種實時可見性將實現接近100%的跟蹤準確率和理想的預測庫存水平,這將幫助零售商大幅提高員工生產力。
第二、手機與物聯網終端融合
目前手機如何與物聯網終端融合更好的發揮手機的利用率是運營商在物聯網信息化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勢。例如:新的電子錢包:iPhone和iPad將采用NFC技術即傳感網技術發展手機替代支付系統,這對用戶來說也很有好處,因為它可以幫助削減與信用卡手續費相關的成本。英國MoCo公司幫助用戶采用NFC手機追蹤人員和資產,這套系統通過將RFID標簽放置在固定或移動位置,或需要追蹤的物體上,幫助用戶追蹤供應鏈的資產,或確認工作場所里員工的位置。舉個例子,上下班時,員工可以將各自的NFC手機輕碰一個固定的位置,生成實時的考勤記錄,以便管理人員監測。機構用戶只需讓員工將他們的NFC手機輕碰或靠近標簽,就可以實時獲取人員和資產的位置及活動信息。位置或資產信息接著可在用戶手機和服務器間進行交換。
由此可見,手機與物聯網終端的融合是運營商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目前聯通已經與重慶的NFC簽署聯盟發展物聯網手機。
第三、農業物聯網的應用包括動物溯源、溫室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等將成為物聯網應用的主要開發領域
將農業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溫度、土壤含水率的信息實時采集,利用M2M運營支撐平臺和GPRS、ESGE網絡傳輸,利用短信息、WEB、WAP等手段,讓從事農業生產的客戶是誰掌握這些信息。
&nbs[FS:PAGE]p; 動物標識溯源:面對國內日益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動物溯源是物聯網應用的又一亮點。物聯網應用集成商已經與農業部合作開發動物溯源系統,這將為溯源擴充到動物領域之外的農業產品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智能家居開發是物聯網應用的藍海
智能家居已逐漸成為潮流家裝的訴求重點。更為舒適、智能化的生活體驗儼然成為我們重新定義家居內涵的新標準。圍繞智慧型家居所應運而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則層出不窮,不斷助力家居新氣質的愿望達成。而作為調節居室溫度與空氣的家用空調,更為引人關注。
例如,目前的U-home智能家居在物聯網時代為客戶打造的多網融合智能化解決方案其特點實現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電力網的“多網融合”,將“家庭小網”聯向“社區中網”,并最終與“世界大網”網網互聯、互聯互通。消費者生活中的樓宇對講、安防功能、視頻監控功能,以及家庭內的燈光、窗簾控制和家電控制等,乃至家庭能源管理、社區信息查詢和社區服務等等,都最終融合匯總到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解決方案。家中的電視屏、電腦屏、智能終端屏以及3G手機等任何一塊屏都是家庭的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U-home的智能終端作為家庭的管理中心,不僅可以管理家中各類家電,還可以打電話、可視對講、視頻監控、進行外出布防、看天氣預報、查詢各類社區資訊等,真正實現了電視、手機、電腦以及小區對講屏等多個終端的“N屏合一”,讓消費者在生活中切實享受到“多網融合”的便利與舒適。
總之中國在2009年將物聯網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RFID作為物聯網感知與應用的核心技術,中國政府推動力度明顯增加,使得物聯網產業有很好發展機會。
目前中國具有自主開發生產低頻、高頻與微波電子卷標與讀寫器的技術及系統集成能力,低頻和高頻RFID的產業鏈較為成熟。高頻領域的廠商生產的產品已達國際水平;超高頻領域逐漸邁向成熟;微波領域多半處在研發階段,尚未量產,成熟產品少。另外,在芯片設計與制造、卷標封裝、讀寫器設計與制造、系統集成與管理軟件、應用開發等,取得較大進步,市場培育和應用示范也初見成果。
中國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從身分識別、電子票證,到資產管理、食品與藥物的安全監控、倉儲物流等,皆加快發展進程。中國許多城市已進行物聯網的應用試點,青[FS:PAGE]島全面展開RFID應用,包含金融、公共安全、工業生產、公共事業管理等10多個領域;北京交通包含公交車、地鐵及出租車皆開通刷卡應用,刷卡交易數量全國第1,累計發卡量3,447萬張;廣州的“羊城通”,集結公交通、電信通、商務通于一身,發卡量超過1,200萬張。此外,也具體實現在上海世博會,諸如電子門票、手機支付、食品安全、安防、樓宇監控、客流分析、井蓋監控、概念車等應用。
因此,把握物聯網發展的趨勢,開發相關產業鏈產品是物聯網企業發展之路。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