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較為成熟的車聯網系統一覽
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公司較早應用車聯網技術管理車隊,如曼、沃爾沃、斯堪尼亞、奔馳等公司,同時歐美的客運公司也積極使用相關技術。今年大金龍向馬耳他出口了172輛客車,負責運營的公司就要求在車上安裝相關的視頻監控系統,同時還要在前門安裝計數器,以統計客流量。而這項技術如果應用在我國的客運公司中,還有比較大的難度,一方面,我國對于這項技術的研發較晚,還不穩定,另一方面,我國城市人口多,公交車客流量大,經常超載,統計的結果與事實出入較大。
除了歐美,日本和臺灣在車輛管理系統的開發上也做了很多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中心王健告訴記者,斯堪尼亞車隊管理系統和沃爾沃的行程管理系統等都是使用較為廣泛的管理系統。
斯堪尼亞車隊管理系統
瑞典斯堪尼亞公司推出的車隊管理系統可以通過GSM/GPRS,實現駕駛員信息與車輛數據的無線傳輸,可以為客運公司提供行車運輸管理、駕駛員管理、車輛管理等。行車運輸管理的內容包括簡單易懂的燃油消耗顯示和記錄、車輛狀況顯示等,有助于駕駛員和運輸公司快速了解需要改進的內容。這項功能可對車輛位置進行監控,保持對車隊所處位置和狀態的追蹤。在接到新任務時,系統可以查看車輛的可使用狀態,以及正在執行的任務進度,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駕駛人員和車輛的使用效率,有助于掌握異常情況發生的時間。當車輛離開指定地理位置或出現防盜或其它警報時,則會立即啟動報警系統。
駕駛員管理功能可以確定車輛駕駛人員的身份、駕駛時間、地點以及駕駛方式。利用駕駛日志,車隊管理人員可以輕松、快速的記錄駕駛員違規操作。通過FM-Web(車隊管理網)平臺,運輸經營商可以隨時隨地獲得車隊信息,并可根據記錄的信息對駕駛員制定評分報告,評定駕駛員的駕駛水平,同時鑒別不良的駕駛操作,從而幫助駕駛員改進駕駛習慣。
車輛管理功能可以記錄車輛行駛數據并生成行駛報告,內容包括車輛狀況、駕駛員和行駛情況的詳細信息,如日期和時間、行駛里程、行程時間、車速、發動機轉速、目的地和到達時間等。同時能夠時時監控并記錄違規行為,如超速、無經驗駕駛、急剎車、急加速、怠速過久、超出經濟轉速行駛等,為事故分析提供重要、詳細的信息。
斯堪尼亞公司這套系統與蘇州金龍的G-BOS智慧運營系統提供的功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對車輛的監控受到客運公司管理者的重視。
沃爾沃行程管理系統
沃爾沃的行程管理系統可以為[FS:PAGE]用戶提供趨勢報告、行程報告、維修報告和總報告。
以行程報告為例,它可以向用戶展示車輛在運行的很多信息,包括行駛里程、行駛時間、總燃油消耗、平均車速、行駛中的燃油消耗和車輛靜止時的燃油消耗等。
維修報告可以向用戶展示所選車輛的維修情況,包括計劃的維修、已進行完畢的維修以及預定的時間。在每個表格實例中還有警示注意,用于提醒用戶每輛車每項特殊維修的預定時間。
日本的VICS
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提高車輛的運行效率等問題,國外企業也開發了很多基于實時道路信息及誘導方式的車輛信息服務系統,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VICS)就是其中之一。
VICS通過布設在道路上的紅外、微波、視頻等傳感器等裝置采集車流量、車速、路段的堵塞程度、交通事故等信息。采集到信息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傳送給VICS中心并進行分析和處理,處理后的交通流量、路段的堵塞程度、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信息通過廣播電臺、路側信標等方式向社會發布,同時利用FM多頻廣播、無線電定向波傳送、光定向波的方式將道路交通信息、預計行駛時間、誘導信息等發送到使用VICS功能的車輛導航系統上。駕駛員可根據這些信息對車行路線進行判斷。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張為告訴記者,1996年,VICS在全日本范圍內投放市場,到2008年銷量達到300多萬臺,至今累計銷售達2119萬臺。目前,日本80%的車輛導航系統集成了VICS系統。日本豐田公司的試驗數據表明,在同一路段上,使用VICS系統的車輛行駛時間最大減少了21.86%;平均減少了9.52%;平均時速提高了約5%。
為了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轉型,交通部對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應用高度重視,強調要抓好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引領的交通運輸出行服務系統、以傳感和相關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交通運輸監測管理、應急處置保障系統建設。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博士張為告訴記者,交通運輸部啟動了兩個重要的前期戰略研究內容,一個是應用物聯網技術推動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策略研究,還有新一代智能運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希望通過這兩個課題的開展推動在物聯網在交通上的應用。
2009年,交通運輸部以上海世博道路運輸安全保障工作為契機,規劃建設重點營運車輛動態信息公共交換平臺工程,充分整合各省(地)車輛動態信息監控資源,運用統一的信息交換標準,建設統一的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實現全國范[FS:PAGE]圍內重點營運車輛動態信息的跨區域、跨部門信息交換和共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國家863計劃現代交通技術領域專家組副組長王云鵬告訴記者,截至2010年4月,全國重點營運車聯網聯控系統建設完成,共接入省級平臺29個,入網車輛總數20.67萬輛,日均在線車輛13.56萬輛。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監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規定2011年12月31日前所有 “兩客(旅游包車、長途班線客運車輛)一危(危險品運輸車)”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2011年8月1日起,“兩客一危”車輛出廠前應安裝符合規定的衛星定位裝置。對于不符合規定的車輛,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予上車輛產品公告,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不予核發道路運輸證。2012年1月1日起,沒有按照規定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或未接入全國聯網聯控系統的運輸車輛,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將暫停營運車輛資格審驗。
交通運輸部對于物聯網在行業的積極推動,已經引起各省運輸主管部門的重視。目前,很多地市的運管局及客運公司已經在著手使用相關技術。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