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發明植入式智能芯片 可緩解慢性疼痛

芯片工作示意圖
如何有效緩解患者的慢性疼痛一直是醫學界研究的課題,近日由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出的一種革命性植入式智能芯片就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國家信息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NICTA)經過近3年的研究,終于在近日研制出可以緩解患者慢性疼痛的智能芯片,并將從明年起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該芯片的全稱是“植入式神經刺激傳感器”,簡稱INS2。它可以被植入到患者的脊椎旁邊,以對神經信號進行監測,一旦發現了疼痛信號,就可以發射出高達10伏的電子脈沖,阻止疼痛信號傳遞到大腦,從而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INS2由一個內置的電腦處理器進行操作,動力源是一塊SIM卡大小、可以進行無線充電的電池。同時,INS2還可以通過“微調”來緩解不同程度的疼痛。與目前的類似醫療監測設備相比,INS2不僅更小巧,而且可以更靠近脊椎安放,所以INS2更加有效和可靠。
NICTA的科學家介紹說,INS2不僅在治療慢性背部疼痛方面有著多種用途,而且還能用來阻止由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偏頭痛,甚至有可能來幫助控制癲癇病以及帕金森氏癥的發作。多位醫學界人士認為,INS2可能會在慢性疼痛治療領域掀起一場革命。
目前,NICT正準備在悉尼成立一家名為“Saluda醫療”的新公司,以專門負責對INS2進行商業化運作。
相關文章
2014世園會門票將嵌入智能芯片
2014青島世園會門票將在傳統印刷防偽技術基礎上,推出融合了高科技芯片與射頻識別技術的紙質電子門票,每張世園會門票都將內含一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芯片,小小的“世園芯”將為2.41平方公里的世園會園區“把關”。
杭州物聯網中心全球首創持續性溫度檢測智能芯片
貼一張“體溫貼”,就能立即測出病人的體溫;在蔬菜、牛奶、肉制品上貼一張溫度標簽,就可以看到農產品從出廠到冷鏈運輸到終端的溫度曲線。
智能芯片損壞后可瞬間自行修復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團隊首次開發出一種可自愈的集成芯片,可在微秒之間,對智能手機和電腦中從電池到總晶體管等故障自行修復。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上。
物聯網智能芯片產業化項目在杭州正式簽約
日前,物聯網智能芯片產業化項目正式在杭州市余杭區簽約。這是香港科技大學與杭州市政產學研合作8年結出的第一枚碩果,以實踐演繹了從科技到生產力的轉化。物聯網技術廣泛運用于醫療、物流、家居等各個領域,不久的將來,在集聚形成一個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