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對金融物流產品進行安全監控的方案設想
金融物流產品風險主要是由業務過程的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安全監管造成的。通過物聯網技術的引進,可以對金融物流產品進行追溯,從而進行實時跟蹤與監控。以下分別從信息的獲取與信息的監管來設計架構:
1、基于物聯網的質押品的動態信息的獲取的系統構架設計。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為:在物品上貼上RFID標簽,讀寫設備通過讀取RFID標簽中的信息,尤其是ID信息,通過這個ID信息向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器請求以獲取該ID所對應的進一步詳細信息的統一資源標志符(URI),讀寫設備通過這個統一資源標志符進行進一步的信息獲取,實現信息的全面和透徹感知。

圖1基于標簽的信息獲取類服務基本原理圖
為了獲取質押品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的動態信息,我們需要研究從原料市場到產品市場。這一過程中質押物品信息的讀取與采集。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物聯網的質押品動態信息獲取圖
2、供應鏈流動中的質押品的信息監管系統設計。在上述獲取信息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監管,一旦有關質押品信息出現異常,金融物流的各參與方均可以通過信息監管系統了解風險隱患。此外,我們還設計了“風險數據庫”。風險數據庫中包含了通過實際調研所獲得的大部分風險的類型,及其對應的解決方案。這樣,通過信息監管系統的設計,不僅可以共享風險隱患,還能夠使得風險關聯方利用風險數據庫進行風險的基本應對。對于未列入數據庫的風險,需要參與方在協調的基礎上做出最終優化措施。

圖3 質押品信息監管系統圖
在整個監控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三大關鍵技術,即感知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智能處理技術。運用這些可視化技術,對質押品從出廠到目的地進行全程跟蹤,能有效保證質押物的數量和質量。在存儲的過程中,能有效避免人員操作的失誤、內部作案等問題。將實體貨物信息存入數據庫,隨時對入庫出庫量進行統計,設立最低值警戒線,以確保庫存量。通過物聯網可視化可追溯技術,對物流的整個過程進行全程控制,組成一個巨大的網絡控制平臺,監控供應鏈的每一步流程。
物[FS:PAGE]聯網是當前最有發展潛力的新生技術,針對物聯網的環境和平臺,設計金融物流的質押品安全的監管系統,為金融物流的安全監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效地緩解金融物流的風險。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將當前新興的兩大產業(金融物流與物聯網)結合,為今后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有利于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