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云計算主導2011年服務器市場
對具備資源整合能力,也就是云計算實施能力的合作伙伴的資源爭奪,也將會是未來服務器產業鏈中最主要的競爭點
盡管2011年仍未結束,但根據供應商在過去兩個多季度的銷售業績和對短期內市場狀況的預判情況來看,整個服務器行業中,全年兩個最大的市場增長點,分別來自互聯網和政府的云計算采購項目。
"在第三方報告中,2011年國內服務器市場呈現出了接近30%的增長局面,在以往,沒有哪一年會超過今年這么大的增長。"英特爾服務器平臺產品經理張振宇表示,"而這樣的增長是在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大型的政府采購都沒有發生的情況下出現的。可以想象社交網絡、IPDC和云計算等爆發式的采購需求,對整體市場的拉動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程度。"
中國的服務器采購需求只是全球市場變化的一個投影。根據IDC不久之前發布的全球市場報告,2011年上半年全球服務器整體市場的同比增長率為17%,而互聯網和云計算拉動服務器整體市場增長的比重之高,也讓整個行業感到驚訝。
而在服務器市場中,X86服務器的比重增長和對關鍵業務的滲透同樣也在2011年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趨勢。隨著用戶的采購需求越來越走向理性化,其綠色節能,可靠性,系統的可管理性等計算能力之外的特性也越來越關注。而隨著新版本的X86服務器處理器中采用了更多的新技術之后,越來越多的行業客戶也開始把關鍵業務往X86上面遷移。
在中國,四路以上服務器在市場中的占有率接近11%,在全球則是不到5%。而且這一市場份額會持續上升,將來可能達到15%的占有率。關鍵業務應用中X86服務器的增長速度可見一斑。
互聯網需求帶動價格戰
在SNS、微博、團購、網絡游戲和移動應用等新的熱門應用帶來的互聯網行業新一輪爆炸中,對于服務器的采購和部署增長需求被增長的推動者放到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與往年相比,現在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搜提供的應用范圍更廣,由此也帶來了更大的服務需求和應用爆發需求。以國內市場為例,除了專注于搜索和競價排名相關業務的百度之外,其他的大互聯網企業幾乎都在橫向擴展自己的業務,由此帶來的采購量是任何一個服務器業者都無法忽視的。
"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服務器需求增長最快的是新興的互聯網應用帶動的,用于后臺支撐的IT基礎架構。"英特爾張振宇表示,"而在云計算領域,前幾年用戶試探和懷疑的態度基本已經消除,現在'什么是云計算'或者'云計算能帶來什么好處'這樣的問題已經鮮有人談論,更多的用戶,包括地[FS:PAGE]方的云計算中心、運營商和企業等,已經把關注點落在云計算如何落地上。他們對云計算認識和應用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對服務器市場也起到了比較大的推動力。"
而與傳統行業對于服務器的采購需求相比,互聯網行業無論是在產品需求還是在采購模式上都完全不同。這些采購量遠超過同等規模傳統企業的新興用戶具備極強的方案設計能力,他們往往希望自己設計產品架構,而傳統意義上的服務器供應商僅僅扮演提供硬件的角色,對定制化的需求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行業。換句話說,定制化能力更強的企業,在互聯網行業中占領的份額就會更高。
此外,大型互聯網企業對于IT基礎架構提供者的服務能力也有更強的需求。服務能力更強更及時的廠商和方案商,才能在這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住腳。此外,一些互聯網行業客戶對于軟件,尤其是開發和管理軟件都有非常巨大的需求,他們希望IT基礎架構提供者為自己的軟件系統建設提供幫助,為他們提供IT管理、應用開發流程管理等輔助,但是在采購流程上,他們的硬件采購與軟件采購是分開的,在單純的服務器采購中,是否具備更強的軟件能力,目前還沒有成為這些互聯網巨頭們采購服務器硬件的主要評判標準。
"與其他行業用戶相比,互聯網用戶無論大小,都是最沒有忠誠度的群體,產品價格是否合理,產品設計和服務是否能滿足他的需求,是這些用戶唯一的參考條件,而第一條在項目競標中尤為重要。"有業內人士評論。
誠然在互聯網行業中,無論是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形成事實壟斷的大公司,還是剛剛起步,采購量不過數百到上千臺的小企業項目中,價格競爭都非常明顯。在這種對于沖量幫助最為直接的行業之中,越來越多的廠商采取直接價格戰的方式去吸引客戶,甚至于不惜在成本線之下為客戶提供整套的服務器系統。這種競爭方法不但攪亂了市場局面,而且也讓不具備價格競爭資源優勢的渠道越來越難以參與到互聯網行業項目的建設過程之中。這對于需求及時的本地化服務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實際上并不是什么好事。
項目采購中的互聯網行業殺價,是整個行業中共同的現象。在每個互聯網項目中都可能會遇到。互聯網對成本重視程度很大,利潤低可以理解,但是服務器是一個綜合性的市場,在互聯網行業之外,還有一些傳統型的,對價格不敏感的行業,不同的細分市場走量或者做利潤,是能夠做到平衡的。此外,互聯網行業也有可能走出價值,如果能夠更能好滿足他們業務的要求,就能帶來價值。
定制化趨勢引領互聯網市場
[FS:PAGE]在互聯網行業服務器采購需求增長的同時,其對于服務器產品的定制化需求也在不斷的增長之中。一線互聯網行業用戶對于服務器產品的規劃已經做到了兩年以后,2013年的機房如何建設,機房如何部署,如何管理,這些互聯網行業的巨無霸已經開始了關注。而對于二線的互聯網公司,對于服務器可部署性、可管理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半寬乃至更高密度的服務器產品,這些客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大的互聯網公司自己有設計能力,小的公司起步更低更看重價格,要滿足這兩類客戶的需求,就是能提供低成本的定制化服務器一條路。"中國惠普工業標準服務器產品市場總監劉宏程表示。在他看來,惠普這樣的大型跨國服務器供應商,對大的互聯網企業需求有基礎,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產生類似需求的時候,能快速地往上反映,在更短的時間內設計出產品。而相比之下,國內企業具有更為快速的本地反映能力,而傳統的白牌服務器廠商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響應速度,在互聯網產業的帶動之下,服務器市場的傳統格局將進一步走向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前分布式計算環境下,客戶的需求相對分散,不能形成購買需求,更不會有人專門定制。而在互聯網行業和大型的云計算中心之中,數以萬計的采購量可以直接與服務器廠商進行定制化項目的采購。而對一些小的互聯網行業客戶而言,他們的需求也有特點,但是需求量沒有達到一個規模,沒有人去關注。
相比之下,渠道和中小規模的服務器廠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他們可以多樣化地把多個小客戶整合到一起,也可以形成幾千、乃至幾萬臺的采購規模,也可以定制化。因此在中小規模互聯網市場中,中小型服務器廠商和渠道反而比大廠商更有機會。
在新的一輪互聯網浪潮中,由于服務器采購進一步集中化的趨勢,作為服務器的銷售者,系統集成商和方案商得到的機會并沒有第一次互聯網浪潮那么多。但是對于系統集成商而言,互聯網市場每年20-30%的高成長率無疑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能夠跟上這股浪潮,保持住用戶規模的方案商,才有可能去打下用戶基礎,贏得互聯網行業的信任。盡管這一行業之中幾乎沒有忠誠度可言,但是服務器渠道如果能夠在銷售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本地服務能力,就能夠在互聯網項目中得到和廠商對等的機會。
云項目刺激服務器市場
采訪到華碩產品經理倉榮民的時候,他正在浙東地區的一個縣與當地政府洽談項目,根據政府決策者的規劃,這個縣城希望能夠通過云計算項目的上馬,成為中國第一個實現政府云的[FS:PAGE]縣。這個縣的規劃可以說是國內服務器市場的一個縮影,在十二五的第一年中,各地、市、省級單位紛紛上馬的政府云計算項目,儼然成為了服務器市場增長的另一個支撐點。
"寧波象山縣的整個云計算項目之中,我們希望桌面云出發解決政府行業用戶客戶端的問題,然后再來拓展到基礎架構云和行業云。"倉榮民介紹,"我們把教育和政府系統的桌面放在云端,初步可能計劃上200個點。"
一個縣級單位就有如此完善的云計算規劃,政府云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倉榮民表示,華碩目前的產品線只能滿足地方政府、高新技術企業等小規模的私有云應用需求,但即便如此,涉及云計算的項目,在華碩服務器的總體銷售中也占到了10~15%的比重。
作為刺激內需和拉動地方信息化水平和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投入之下,原來各地政府倡導的超算中心規劃,到2011年已經完全被云計算中心所代替。無論是面向高新技術園區企業提供服務的園區云,還是整合政府內部計算資源的政務內云,亦或是具備公眾服務職能的"智慧城市"級混合云,都為IT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服務器銷售機會。而且與互聯網行業相比,政府云建設過程中,對于各個區域本地化服務的要求更為強烈,區域集成商、方案商和ISV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要更為重要一些。
"從行業應用上來看,云計算今年如期地熱了起來,比我們想象中更高一些。"中科曙光副總裁任京旸表示,"在上半年銷售里面,涉及云計算業務占到曙光整體業務的1/4左右,下半年這個比例肯定會更高。這個數字看起來并不驚人,但是與往年鳳毛麟角的云計算項目相比,增長數量是相當驚人的。"
任京旸對云計算為服務器市場帶來的促進作用深有感觸,該公司剛剛建設的深圳云計算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系統,而未來重慶、鄂爾多斯等地的云計算規劃項目,一旦落地,規模都會遠遠大于深圳。從銷售趨勢來看,云計算在曙光總體業務中的比例還在持續增加,并且非常快。任京旸估計在2014~2015年,云計算將引領服務器市場進入一個持續性的高峰。
作為"十二五"第一年,大量的信息化項目仍舊是處于規劃中的狀況,從規劃申請、批復到實施,將會是一個繁復的過程。而服務器牽涉到IT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般會比較大,整體實施起來會有一定的滯后,因此在每個五年計劃的后半段,才是國家投資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真正上馬的時候。
云計算為ISV帶來機會
在云計算環境之中,作為計算資源主要載體的服務器產品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與互聯網行業[FS:PAGE]的個性化采購需求凸顯狀況不同的是,云計算系統還是依托標準的工業化硬件。云計算的服務器和IDC服務器、辦公室服務器沒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它的價值主要在整個的體系。從云基礎設施到云管理系統,到云的存儲和云安全系統,云計算從平臺的搭建上,是要把云服務器,基礎設施,存儲,管理,安全諸多的方面都做好,同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才是一個比較適用的云計算平臺。在先期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廠商和方案商的整合能力。
在過快的政府云產業發展速度推動之下,目前許多地區的政府云在搭建過程中呈現出一種"空架子"式的局面,原本應該整合政府不同部門業務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政府云,真正能夠在數據中心基礎架構之外提供的細分化應用數量并不多。這種先搭架子、后填肉式的建設形式,也為更多的IT渠道商留下了更多的機會。
"目前服務器領域的技術挑戰,并不在滿足通用計算的走向,而是在服務器的集中和整合,往遠里說就是云計算。"宏碁服務器業務部總經理聞賢表示。傳統行業用戶對單臺服務器的使用比較單一,而在云計算的整合需求之下,服務器的要求也與以往有了比較大的不同。
聞賢介紹,在政府的信息化項目中,各地都傾向于將所有的委辦局應用集中在一個云集地之中的做法,而一些大規模的企業也是這樣一個發展趨勢,這種情況下,對服務器要求就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要做到云計算,就需要強化服務器產品高負載,高可擴充和高穩定性的特點,同時還需要具備對虛擬化技術的高度兼容,以及更大的網絡吞吐能力。
"宏碁應用在云計算和企業大規模集群中的主要產品是機架式的380F1,在帶寬、內存和網絡吞吐等方面都對云計算做了優化設計,在泰國電信等行業用戶的云計算項目中已經有了成功的部署和應用。"
"在'十二五'期間,政府的整體信息化投入還是會很大,但是投入的重點方向會有所調整。比如之前熱門的的高鐵建設會減速,而增加比較多的是基礎民生方面的建設,包括教育和醫療的投入都會增大,這兩個行業的信息化也會提速。"聞賢表示,"從目前來看,'十二五'期間在民生建設領域,基礎建設的項目會比前一階段更多,包括醫院服務能力的提升,將真正把醫療行業的信息化帶到一線行業的水平中。而在未來政府的公共云等項目中,也會有不少的新機會出現。"
在任京旸看來,在云計算項目大行其道之后,整個產業也將開始進一步的洗牌進程。"機器在集中,硬件往后跑,應用往前跑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硬件銷售的份額小了[FS:PAGE],但是別的份額會增加,就看你是否會去做了。"任京旸說,"云計算會淘汰中小渠道商,如果原來只會攢硬件,就會失業。同時,云計算也會給渠道帶來很多新的機會。云平臺搭建好了,需要成千上萬的應用。能夠利用好這個平臺提供行業應用,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日子就很好過了。對于合作伙伴而言,要找到自己的根據地,就需要對行業和應用有更深的了解,在未來行業IT系統的云化過程中演化出更多的需求。"
"針對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器里面預裝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讓客戶開機就可以用,把部署負擔變成0。而對于我們而言,從純賣服務器變成賣整套的系統,增值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倉榮民表示。
因此,在中小型用戶中,可以整體打包的桌面云將會是最先普及的云計算項目。作為最容易落地,最容易達成一致價值觀的云方案,桌面云的成本可能并不低,但是如果推演5年內的總體擁有成本,則將會大大低于傳統的IT基礎架構,對于客戶而言更容易接受。目前的桌面云系統主要針對常用的桌面級應用程序虛擬化,解決桌面使用環境問題,而基礎架構云和行業云在中小型用戶中的普及,則將可能在更長遠的階段才能實現。
在任京旸看來,未來的云時代,解決更小規模的用戶定制化問題,同樣是要靠云計算來解決的。他表示,"嚴格意義上說,百度、騰訊這樣規模的服務器定制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定制,而在整體宏觀用戶的定制化需求之下,云時代大部分ISV的應用通過通用服務器就可以解決,而隨著云應用越來越成體系,未來其將會融入到云平臺里面去,用戶定制可能更多會是以云應用的定制來成為主流。"
在目前的云計算環境之中,服務器、存儲、網絡和管理軟件整合的趨勢發展越來越明顯,這也必然會給服務器產品的未來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整個IT基礎架構的整合,必然會利用到高性能、大內存、高吞吐量的服務器,同時融合對于服務器能夠被統一管理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升。而在其中,具備整合資源能力的方案商也會有非常大的用武之地。而對具備資源整合能力,也就是云計算實施能力的合作伙伴的資源爭奪,也將會是未來服務器產業鏈中最主要的競爭點。
"目前在宏碁的服務器代理商體系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由幾十家代理商組成的核心合作伙伴體系,宏碁將在能力提升、人員培養,共同開發方案和展示中心的共建等方面提供不遺余力的幫助。"宏碁服務器業務部總經理聞賢如此介紹宏碁對于提升渠道伙伴云計算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宏碁在全國各地配備了大量專門負責服務器[FS:PAGE]產品的銷售支持人員,加上覆蓋全國的宏碁客戶經理和產品技術工程師,以及背后的數據中心、云計算專業支持團隊,全方位地幫助合作伙伴實現能力的提升。"
比起廠商,方案商更貼近客戶,具備最理解客戶需求的天然優勢,而相對比較缺乏的是方案提供能力。現階段廠商越來越多扮演方案商的角色,越來越多地提供整合的解決方案的工作,其實也能夠幫助方案商更容易地實現解決方案的整合,以滿足客戶需求。術業有專攻,這種產業鏈角色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對其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會。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