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可追溯 撬動百億級物聯網市場
以后你吃的水果罐頭不僅能了解其保質期,甚至能上網查到這個罐頭中的水果是哪棵樹上長出來的,施了多少肥,打了多少農藥。目前,我市已開始試點農產品追溯系統,這將為我市的IT企業帶來上百億級的市場蛋糕。
全球最大酸性水果出口商、熙可集團重慶分公司投資部經理曹兢克介紹,2008年,熙可集團在重慶江津圈了4萬畝田地生產桔子、藍莓等水果,這些水果最終變成罐頭出口到美國。由于國外對水果的來源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該公司也花費大量資金做食品可追溯系統。
曹兢克介紹,田地中的每棵樹都有一個條形碼,記錄了樹木的生長情況,施肥和農藥使用情況。每隔一段時間,公司的員工就會到田間指導農民按標準對每一棵樹木進行施肥和灑農藥。若發現農戶違規操作,公司將不收購這個農戶和其鄰居的水果。同時在水果的運輸、加工、裝柜等環節都有相應的條形碼,記錄了產品出爐的全部過程。
“我們的水果在美國的賣價比對手的高三成以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消費者覺得安全。”熙可集團總裁朱演銘表示。
事實上,目前,我市正在蔬菜和肉類上進行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的試點。市商委方面稱,目前僅是小規模試點,未來有望進行推廣。市農墾集團是試點企業之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公司正在試點生豬可追溯系統,在每頭生豬上貼上條形碼,詳細記錄生豬飼料、用藥、檢驗檢疫等數據。
在我市推廣二維碼的重慶方正移動(方正集團在重慶的子公司)產品部經理汪超稱,方正目前已在新疆的水果生產基地試點了二維碼的農產品可追溯系統。每年該基地都要向其購進5000萬條二維碼,按照每條0.2元計算,其帶來的產值就達到千萬元,若加上后期的維護和市場運營,還會帶來更大的商機。
業內人士稱,二維碼屬于物聯網技術的運用,若我市的農產品追溯系統全面鋪開,市場蛋糕可能達百億元。
市經信委信息規劃處處長易小獻表示,未來智能工業、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農業等8大領域,將構成我市物聯網產業鏈。農產品可追溯系統正是我市打造智能農業中的一個重要的應用示范工程。
相關文章
肉菜“身份證”:給農產品上把安全鎖
在上海市江楊農產品(5.86,0.00,0.00%)批發市場,入場經營的批發商都持有能詳盡記錄農產品檢驗、交易信息的IC卡。有了這張IC卡,相當于給所經營的農產品配上了“身份證”,其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開倉!西藏首個農產品前置智能倉落地林芝,京東物流新基建助力“藏品出藏”
在西藏自治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整區推進項目的推動下,高效的“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物流體系逐步成形,越來越多的西藏本地特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包括靈芝、天麻、蜂蜜、蘋果、藏香豬、牦牛肉等。
如何建設農產品智慧供應鏈數字平臺
華夏物聯網訊:民以食為天。目前我國谷物、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主要食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建立基于物聯網為基礎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數字平臺,不僅利于確保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同時對我國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等發展意義重大。 ...
讓市民享受更加安全的農產品 連云港建設“智能農業”
日前,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智能農業工程推進會上,連云港現代農業產業園與中國電信連云港分公司牽手建設“智能農業”,為市民建設“城市綠色廚房”,市民將享受從“菜園子”到“菜籃子”更加安全的農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