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應跳出物聯網硬件補貼模式
作為物聯網陣營的主力,近期以來,國內三大 運營商紛紛加大了物聯網業務的推進力度。目前,遠程抄表、智能交通、社區監控、食品溯源、農業監控等物聯網典型業務已在各省實現了規模部署。
歸納各省運營商物聯網業務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具備兩方面特點:首先,已商用的物聯網業務以行業應用為主,家庭及個人應用為輔;其次,商用模式較為單一,運營商大多采取補貼甚至免費贈送前期物聯網業務設備,而后通過收取月服務費的方式進行推廣,不僅投資回收期長,而且盈利潛力有限。
事實上,相比成為贊助商和主導者,運營商更應在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充當催化劑以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面對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任,三大運營商應跳出慣用的“簡單粗暴”的補貼模式,在等待市場進一步預熱的同時,進一步強調對于其它產業鏈環節的扶持與激發。
“務實”階段問題幾多
經過階段性發展,我國物聯網產業已逐漸由“務虛”走向“務實”階段。但我國物聯網的發展依然有不少困難有待克服。
首先,物聯網的標準制定依然處于初步階段。在當前階段,物聯網的應用主要還是以簡單的數據傳輸為主,即便如此,依然存在不同的廠家之間采用的標準不盡相同、不同行業/不同終端上采用的接口和數據規范不盡相同等現象,不僅阻礙了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發展,也帶來了研發和生產成本偏高、兼容性不強、擴容升級前景不明朗等問題。
其次,物聯網的概念雖然普及,但真正讓普羅大眾能夠感知的案例太少。盡管目前物聯網應用已經針對各主要行業展開,但大多局限在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尚未形成多方共同參與、共同推進、最終惠及全社會的快速發展局面。
再次,部分用戶對物聯網的認知存在偏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用戶對物聯網設備投入的接受度較低。盡管物聯網的應用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都有效用,但由于目前物聯網設備大多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只能結合行業特性做針對性開發,在規模效用形成之前,除了部分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如電網公司、大型乳業集團等),物聯網項目的軟硬件、維護等成本投入對于普遍的中小企業而言仍存在較高門檻。另一方面,部分客戶對物聯網作用的理解存在誤區。例如,某行業在較早前就應用了無線遠程計量系統,但在部分地區的推廣卻有所阻滯,其原因是決策者擔心物聯網應用會搶了現有工作人員的“飯碗”。要知道,物聯網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在現階段,物聯網應用也是以現有工作的提升、優化和[FS:PAGE]補充為主,實現完全自動化運作的案例畢竟是鳳毛麟角。
商業模式較為短視
在上述問題中,最易解決的是物聯網設備投入問題。針對該問題,近期各地運營商對于部分客戶提供了物聯網項目的軟硬件補貼,客戶只需達成一定的承諾便可享受由運營商和物聯網供應商共同提供的物聯網服務。這種運營商解決一次性投資、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話費等手段逐漸償還的形式,確實對物聯網的推廣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否意味著運營商就是物聯網行業的“救星”呢?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運營商的角色定位。
首先,運營商具備推動物聯網的條件。運營商本身具備了承擔推動者角色的各種條件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擁有覆蓋廣泛的無線和有線通信網絡、擁有具備技術實力和通信運營經驗的團隊、擁有對市場的信息和理解、擁有整合價值鏈各方的實力等,這些對于物聯網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運營商也具備承擔推動者責任的驅動因素。盡管之前業界對于物聯網的發展預估過于樂觀,但物聯網的發展并不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通過適當的投入和引導,培養客戶的使用習慣并進而轉變客戶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流程,最終將運營商的解決方案和客戶的核心價值結合起來,這才是搶奪未來市場的關鍵。同時,通過物聯網項目切入客戶的管理、生產、營銷、服務等流程,也有助于運營商其它業務的綜合捆綁營銷,通過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也有效地屏退了競爭對手的挑戰。
但作為運營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適當的投入并不等于做物聯網項目的“贊助商”。目前運營商對于物聯網項目的投入,大多是幫助客戶解決物聯網項目中軟硬件一次性投入的問題,但這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運營商的最終目的就是一次性地買斷了物聯網項目的軟硬件、然后分期付款賣給了客戶。事實上,運營商要賣給客戶的不是產品,而應該是解決方案。如何幫助客戶優化流程、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等,進而幫助客戶共同實現愿景,這正是許多大型國際企業在物聯網市場上所采用的策略。
在當前電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壓力之下,每個運營商必須考慮如何搶占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物聯網市場無疑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巨大蛋糕,只不過這塊蛋糕要怎么切,還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或許,拋開技術的角度、將眼光重新放回到市場上,我們會有更多的靈感和答案。
案例:中國移動物聯網智能停車系統
基于無線傳感網的智能停車場信息服務系統,以準確、實時的車位檢測為基礎,[FS:PAGE]以可變、多級信息發布手段,向出行者提供停車場(庫)的具體位置、當前車位實時數據等信息,指引駕駛員合理停車,同時通過動態信息標志對由停車場車位和容量的分散信息聚合而成的實時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輔助管理部門進行管理決策。
目前,中移動已與海南、湖南、江蘇、上海等地的多個機場、停車場達成合作,由中移動先期補貼業務設備硬件費用,后期通過月服務費的方式進行投資回收。
相關文章
韓國運營商Q3有望迎來業績飆升 5G的轉折點是否已到來?
分析師預測,受5G帶來的利好影響,韓國電信運營商在今年第三季度將迎來收益飆升。根據韓聯社Infomax新聞服務的一項分析師調查,今年第三季度(7月-9月)韓國三大電信公司的營業利潤總額預計將增長15%,達到1萬億韓元(8.8億...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