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網首座智能變電站成功投入運行
10月20日,經過智能化改造的青海首座智能變電站——青海西寧城東110千伏智能變電站在西寧城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入運行。該變電站的投運不僅將大力滿足西寧城東區域日益增長的供電需求,同時也為青海電網步入智能時代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城東110千伏變電站建于1985年,是西寧城網中一個重要的城區聯絡變電站。經過智能化改造,該站將原來100多米長的110千伏敞開式設備改造成了僅20余米長的GIS設備,10千伏固定式開關柜全部更換成了智能式開關柜,對站內各保護、測控、故障錄波以及站內計量設備也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建設了一套信息傳輸量大,運行速率快、動作精確度高的自動化監控系統。同時分層構建的一次設備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實現了變電站內的信息共享,其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和輸出過程完全實現了智能化。在變電站過程層網絡中,全部采用光纖技術,極大地減少了交換設備,簡化了網絡,節省了投資和資源消耗,真正實現了信息集成、網絡通信、數據共享,使設備狀態檢修更加科學可行。
據悉,城東110千伏變電站是國家電網公司第二批智能變電站試點項目,也是青海電網首座110kV智能變電站。該站全部采用了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使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開放式分層分布式系統,各二次設備之間采用光纖通道相連,并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同時,可根據生產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
西寧城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按照“一區多園”發展思路,在新能源、新材料工業產業發展中重點發展現代高科技新興產業的重要產業園區。該站在建設過程中,統籌兼顧園區工業產業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堅持一次設備智能化、二次設備網絡化、數據平臺標準化的設計原則,綜合運用智能傳感、網絡通信、在線監測等技術,對分布式電源及儲能裝置接入時的保護原理和配置進行了研究,應用了基于保護獨立和信息共享的網絡架構及信息處理方法、一二次設備的在線監測和狀態檢修等關鍵技術,多項創新技術將為實現少停電、停短電的電網持續穩定供電提供可靠保障。
“以前,每進行一步倒閘操作,運行人員就要到現場核對一下設備狀態,現在只需要在后臺點一下,系統自動會按照順序一步步操作下去。”據介紹,智能變電站運行中,運行人員可[FS:PAGE]以通過主控室監控系統掌握戶外設備狀況,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將最大限度減少操作失誤,提高變電站安全運行水平,為供電可靠性提供了保證。
相關文章
吳江區首座智能變電站投運
4月30日,在運維人員緊張的操作下,110千伏大龍變電站成功投運。該變電站是吳江區首座智能變電站,同時也是吳江今年投運的第一個迎峰度夏工程,將大大改善吳江電網網架結構,緩解盛澤區域的用電緊張矛盾,進一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云計算在智能變電站的應用
近日,《2014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分布式能源及技術儲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在下午舉行的主題為“智能變配電與電能測量管理”的演講環節。北極星電力網整理許繼集團首席專家薄志謙演講。
中國能建承建江蘇鎮江黃山智能變電站投運
5月8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電建三公司承建的110千伏鎮江黃山智能變電站正式投入運行,為鎮江火車站商業圈提供可靠穩定的電源供應。
國網陜西電力將建設新一代智能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是指采用先進、可靠、集成和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和...
日照供電公司:日照市首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投運
5月14日上午,隨著220千伏石井輸變電工程1、2號主變順利充電,負荷測試工作順利開展,日照市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石井站順利投運,標志著國網日照供電公司向堅強智能電網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該項輸變電工程的順利投運也為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