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物聯網
物聯網來來回回地炒過幾波,沒想到最近似乎又成為一個小熱點。比如江蘇公布了《2009-2012年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下簡稱《綱要》),提出發展物聯網產業要“舉全省之力”發展一大產業,使得物聯網產業地位迅速提高,超越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抓手中其他5大戰略
比如首支物聯網基金成立,基金第一期募集資金額為10億元,發起人很有來頭,第一期認繳總額為6億元,其中就有大唐電信2億元、江蘇物聯網中心1億元、無錫國聯集團2億元、無錫新區創投1億元。
一直以為,作為一個商業幻想的物聯網是不值得點評的,它的最佳命運是在冷飯屢炒中逐漸被遺忘。
但前幾天,在一個做PE的朋友家里端起一杯春茶后,聽到他問:“到底什么是物聯網”,才發現傳言所及誤人太多,而推波助瀾的人云亦云又有可能使打水漂的錢越攢越多,潛在危害其實不小。
被廣為傳播的一個說法是,有業內專家預測,物聯網產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級規模的產業,甚至超過互聯網30倍。不知道這所謂的專家都有哪些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之所以有許多人對物聯網將信將疑,都是因為有摧枯拉朽的互聯網比照著。這也是為什么有心人要將物聯網被稱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不得不說,中國人是獨居創造性的。原本空泛的RFID等技術雜合,在物聯網的旗號下鼓動性翻了幾番,更因這個詞造得形似互聯網,增加了幾分“正統身份”氣息。這也使得許多懷疑物聯網命運的人畏首畏尾,不敢斷言物聯網的失敗,只敢曖昧地用資本、技術等等方面的短板來暗示其面臨的難度。
畢竟,過去有許多人預測錯了互聯網的發展因而成為笑話,很多人害怕碰上同樣的慘敗。
但其實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用互聯網寄望物聯網是鏡花水月。原因很簡單,互聯網是革命,物聯網跟大同社會一樣,是幻想。
革命是什么?這個問題要討論清楚會扯得很遠,但簡單地從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來看,革命往往起源于有一群人感知到強烈的恐懼,比如死亡帶來的恐懼。翻開每一次改朝換代的過程,總有那么一群將死之人。
互聯網同樣起源于恐懼。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采取在國防部建立先進研究計劃局(ARPA)的對應措施,以繼續保持在科技前沿領域的領先地位。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空軍委托蘭德公司研究如何在核打擊以后仍然保持對攻擊力量的控制能力。
在互聯網之前,信息交換例如電話網絡是中心發射狀的。兩國一旦交戰,打[FS:PAGE]擊若干大城市的信息交換中心,是很有機會讓對方群龍無首限于盲動的,而盲動的結果就意味著無數無謂的犧牲。
對一個分布式的、能耐受核打擊的軍用網絡的期望是互聯網誕生的源動力。這點許多人如今已經忘記了。
沒有互聯網是萬萬不可的,而沒有物聯網,那又如何呢?物聯網的背后沒有這種恐懼作為支撐。
革命的第二步是大眾的卷入。
每一場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都有使大眾卷入的法寶,無論是均田地還是打土豪。
互聯網之所以能使大眾卷入,是因為它提供的“異形式”的分享與交互。今天熟練地習慣于各種互聯網工具的人們無法想象,在十多年前即使是簡單的BBS聊天,就足以讓數以萬計的人沉迷其中。
你也很難想象,在那個時候下載是一個“高級”網絡用戶通過學習掌握的技能。東方網景等ISP給開戶者提供例如用CuteFTP下載的培訓,作為吸引開戶的有效推廣手段。
“鼠標左鍵點擊安裝,然后再用鼠標左鍵點擊下一步……”
這個對著投影機投射出的畫面念念有詞的年輕人,幾年后我曾碰到過一次,身份已經變成某網絡公司的副總經理。
經歷了這么一番學習,還要折騰好長時間,方能找到一個有幾分用處的免費軟件,但這又如何呢?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能體會其中的快樂。
正是這些簡單的快樂,使得一群群人卷入其中,以致熬過漫長的“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的互聯網初時代,迎來商業利益瓜熟蒂落的一天。
物聯網如何卷入大眾?
即使你可以打個電話給電烤箱,而后電烤箱通知冰箱調出雞蛋與面粉,又通知攪拌器處理,接著由電烤箱與車庫門禁商量最佳烘焙時間,在你回家推門的時候,把一個熱氣騰騰的面包送到你的茶幾上,也只能把玩一下而不能持續。
再說商用的部分。物聯網的思路,注定了這個網絡的效用要等到這個網絡規模異常龐大的時候才會有可觀的顯現。 這種“網絡效應”似乎與互聯網相似,但不同的是,恐懼使互聯網擁有初始的強大技術投入,而對大眾的卷入又吸引了無數的免費高知人才。就像一場風花雪月的初戀,沒有投入產出的計較,多少人沒有回報而不悔?而物聯網一開始就是一場注重利益的婚姻速配。
當互聯網還沒有多少實效時,是這張網絡上的人支撐了人,是人娛樂了人,而物聯網如何持續?除非這張網絡中也能帶來簡單而持續的快樂,比如茶杯也能感知到你的心情去陪你聊天,但抱歉,這屬于另一個領域——人工智能。
你與其相信一大幫追逐商業利益的人折騰出物聯網,還不如指望[FS:PAGE]某一個擁有人工智能的豆漿機或按摩椅,嘔心瀝血,百折不撓,為了團結全世界被欺壓的電器揭竿而起最終建成了物聯網。
只有它們才擁有類似于互聯網建設者的革命激情,才能將物聯網視為并轉化為一場革命,但那個時候,就不再是我們追逐的物聯網,而是監督我們伺候豆漿機或按摩椅的統治機器了。
----------------------------------------------------------------------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