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深耕云計算 揭示未來3大關鍵因素
11月10日,英特爾公司舉辦了一場云計算內容分享會。在此次大會上,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及互聯系統事業部云計算基礎事業部總經理柯仁杰(Jason Waxman)和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凌琦,為參會者帶來了最新的云計算發展成果和中國市場發展近況。
柯仁杰在大會上首先給了大家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國云計算市場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云計算業務增長實現翻番。在表示看好中國未來云計算市場的同時,他還道出了云計算快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
從全球來看,互聯網用戶數越來越多。在數據增長方面,非結構數據將增長55%,數據容量將增加670%。
云計算發展驅動因素
有感于此,英特爾在聽取客戶心聲的基礎上,于去年發布了2015未來云愿景。根據客戶對未來云計算的期望,柯仁杰總結出了未來云計算的三大關鍵因素:
●基于開放高效的數據中心以及云基礎架構,實現公有云、私有云和云服務都可以平滑切換
●自動化,僅憑一個人就可以動態管理上千臺服務器
●客戶端自適應,根據客戶端能力來交付最佳應用體驗。
那么,未來云愿景將如何實現成功落地呢?柯仁杰表示,英特爾公司會一如既往地通過不斷創新和產品研發,交付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從而幫助合作伙伴推進云計算產業。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大策略:
1、聽取客戶的心聲、了解用戶對未來的云計算真實需求
2、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自身優秀的產品和調優方案
3、通過合作,讓未來云計算交付變得更加簡單,建立易于實施的云計算模板
而了解用戶心聲,把握用戶需求,就需要有用戶組建起來的開放式聯盟。英特爾意識到這一點,推動業界建立起了開放式數據中心聯盟。幫助客戶洞悉未來的需求,了解云計算及其基礎架構的更多細節,制定相應的規范標準。
整個云計算產業鏈里面,英特爾在眾多合作伙伴中扮演核心角色,開放聯盟成員包含了(代表了90%的虛擬化,2/3的服務器廠商)各行各業的杰出代表。目前,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成員已經達到300家。
柯仁杰還表示,通過對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成員的調查發現,如何把現有應用遷移到云環境中,是大家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如何管理多租戶環境下的安全和制定配套的應對措施,也是各成員極為關注的問題。英特爾推動的開放數據中心聯盟,能夠為人們提供全球范圍內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共享,也可以探討未來用戶需求和具體應用。
在具體實現方面,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部署一項[FS:PAGE]云服務的總體擁有成本,其中75%會被用在物理設備及能耗上面。占據TCO大頭的設備和能耗支出,成為了服務商和用戶(成本分攤到用戶)的一項重要開支。
為此,英特爾可以更加云計算的不同應用特征提供相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對于普通的應用服務,采用主流的雙路服務器即可滿足需要;對于虛擬化、實時處理等高并行應用,可以采用英特爾的多核架構產品;而對于輕量級的Web服務,則可以使用英特爾低功耗的至強和安騰系列產品。
緊接著,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凌琦,為我們介紹了云計算在中國的發展狀況。
凌琦介紹說,中國互聯網經濟近年來發展迅猛,它反映了應用在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應用又得益于先進科技的運用和推廣。
同理,云計算也在推動著數據中心新技術的采用。在云計算發展的不同階段,不斷涌現出不同種類的技術和產品,比如今年流行起來的10GbE、SSD技術和產品。這些技術和產品已經逐漸融入到了各個行業的廠商和用戶,這也預示著,英特爾對互聯網和其他各行業提供了端到端的應用支持。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