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畢業生開發Twine,讓附近物體“開口說話”
試想一下這樣幾個場景,當洗衣機中的衣服洗好時,一條及時的短信將提醒你去晾曬衣物;一旦停車場中的汽車車門被開啟,身處辦公室的你也能通過提示短信注意到這種的異常情況;又如,家中的冰箱出現故障時,Tweet或郵件提醒會把這一突發事件的詳情轉達你。如果上面的場景全變為現實,你會不會覺得自已提前進入了未來時代?
Twine現在就能把類似上面的事情變為現實。Twine讓用戶身邊的事物“開口說話”,將需要反饋的信息通過短信, Tweet, 郵件提醒等多種方式告知用戶本人。Twine是由剛從MIT畢業不久的David Carr 和 John Kestner 開發,他們已向Kickstarter提交了項目,希望募集更多資金,用于豐富Twine的功能。
在物聯網概念盛行,而只聽見雷聲,卻不見雨點的時候,這個產品的出現,無疑把我們往“物物相聯”的世界又帶進了一步。
Twine的原型已經完成,是2.5英寸大小的一個方形盒子。它可以通過WiFi與網絡連接,并且內置溫度傳感器,加速度計,磁性開關,以及溫度傳感器等部件。其中溫度傳感器可以檢測到振動、沖擊和運動等。而磁性開關可以檢測門的開關,或其它物體的移動。濕度傳感器測除了能檢測空氣濕度外還可以用以檢測是否有水存在。Twine外部有模擬和數字輸入接口,電源接口,甚至地線接口,以方便與其它傳感器配合使用。相比電池成為瓶頸的移動設備,Twine只需要兩節7號電池就可以使用好幾個月,這會帶來不少方便。而且當需要更換電池的時候,它還會主動郵件通知你。
目前Twine支持的提醒方式包括短信,Twitter,電子郵件。如果你覺得不夠用,還可以通過配置HTTP請求來滿足應用需求。而這些都只需要通過他們提供的網絡應用界面,進行簡單的設置后就可以使用。從其提供的功能看來,Twine可以應用到很多場合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想像力。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