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甜春:物聯網發展重在產業鏈培育
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鏈,應該有非常明確、非常細的各個層級的分工,各個環節上的配合,這些都具備了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顯然,中國的物聯網產業鏈目前還處于培育階段。
攻堅關鍵技術 助推產業孵化
CBI:我們了解到,作為物聯網領域最資深的專家與領軍者之一,您見證并親歷了中國物聯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從您的角度,如何看待當前物聯網產業發展情況,應用熱點有哪些?
葉甜春:物聯網整體來說是信息化到智能化的下一個階段,但這一階段還沒有到來,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目前我們看到的還是一個趨勢。
對于物聯網,現在的應用熱點大家說得最多的還是RFID,基于智能標簽的應用,物流,倉儲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等。它是在已有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做一個深入的網絡挖掘和拓展。真正基于傳感器和傳感網的應用還沒有起來。
CBI:您可否簡要介紹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與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關系,以及在物聯網領域的部署戰略?
葉甜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一家專業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目前我們在物聯網領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負責籌建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目前,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已被確立為國家級研發中心,主要運作單位為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目前,中科院已集中了15個所,接近700名研發人員,以無錫為總部開展物聯網相關關鍵技術研究,以及不同領域的應用解決方案。當地給了我們8萬9千平米的園區,由科學院的院領導,江蘇省以及無錫市領導,共同組成理事會來負責整個中心的運行。
對于中科院,我們主要就是做一些關鍵技術和關鍵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孵化。整體來看,國內物聯網產業在核心技術及標準等方面都不掌握主動,需要在一些瓶頸技術、重點技術上進行突破。同時在整個物聯網產業增長中我們看到了應用,提供解決方案的大多都是國外的產品,我們自己的東西很弱,不能支撐國內物聯網的發展。所以在做基礎研發的同時,我們的目標是幫助產業,支撐產業把真正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起來,提升市場競爭力,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同時能把一些新的應用推廣起來。
在物聯網應用上,微電子所目前正在推進的幾個重點領域分別為,工業,農業和安全,此外還有醫療、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
物聯網是一個長期過程
CBI:根據您的觀察,從企業到政府,行業用決戶對于物聯網概念的接受程度相對前兩三年發生了哪些變[FS:PAGE]化?
葉甜春:整體來看,從企業到政府,各地都對物聯網的認識都在不斷加深。前幾年大家覺得很熱,因為國家領導都很關注,大家都想看到一個產業上的商機,但是不太清楚物聯網是什么,尤其分不清物聯網和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差別,現在大家都變得比較冷靜了,各地都找到一些結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模式。
我的感覺是大家都在逐步形成一個共識,這就是,物聯網是一個長期工程,不是一兩年能夠跑步實現的。真正要見到產業效果,至少需要5-8年。2015年后,才能看到物聯網一些有模樣的,大規模的應用和產業效應。
CBI:在物聯網領域,很多方案商都談到了行業標準。對于行業標準,您如何看待?
葉甜春:實際上,物聯網本身并不構成一個獨立的行業,因為它與所有的行業相關。它是一個技術而不是一個行業。你往不同行業應用發展就有它不同的標準。我們認為,如果沒有應用對象的應用標準,是沒有意義的標準。我們正準備著手研究物聯網的標準應該是一個什么樣架構,哪些標準從物聯網角度做,哪些從行業標準去做。當它慢慢變成一個共性技術,當物聯網應用于各個行業的時候,已有的行業標準應該做哪些調整和變化,這都是需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搞清楚。尤其對于大行業來說,在標準的背后必須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同時有產業聯盟在里面,這樣的標準才是有商業價值的標準。
產業鏈發展重在培育
CBI:由于物聯網產業跨度較大,很多方案商因為看不到利益點而提出了產業鏈整合的問題。對此,您的觀點和意見是什么?
葉甜春:坦白講,目前物聯網產業鏈面臨的是培育問題,而不是整合問題。所謂整合,前提是所有東西就緒;但現在我們的產業鏈還不健全,很多環節是缺失的。包括在傳感器領域,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個成規模的傳感器產業。最近我們對國內企業做了大量調研,看到大家都在往垂直整合方向走,這個現象意味著兩點,第一這個產業還不足夠大,沒有足夠的利潤,它必須要做垂直整合在一起,才能保證自己的利潤;二是整個產業的能力問題,它找不到合作伙伴,只好自己做。
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鏈,尤其像物聯網這樣的產業鏈,應該有非常明確、非常細的各個層級的分工,各個環節上的配合,這些都具備了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顯然,我們的產業鏈目前還處于培育階段。
CBI:最后,請您從行業角度,給我們一些希望進入物聯網領域的方案商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葉甜春:物聯網說到底不是一個[FS:PAGE]新的行業,是信息產業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所以,大家不要突然拋開眼前的東西,覺得另外一個行業充滿了機會,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能夠進入物聯網的企業,它本身應該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可以將技術與應用結合,在新領域找到自己的創新點和差異化競爭力,這是一條路;第二,要在這個行業長遠發展,應該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再去逐步培育你的供應鏈和用戶鏈條。當你盯著某一個小的產品、小的應用,你看到的可能是競爭者;如果你把思路打開,看到的就是更大的行業,更大的應用。把視野打開一些,你很有可能把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
攻堅關鍵技術 助推產業孵化
CBI:我們了解到,作為物聯網領域最資深的專家與領軍者之一,您見證并親歷了中國物聯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從您的角度,如何看待當前物聯網產業發展情況,應用熱點有哪些?
葉甜春:物聯網整體來說是信息化到智能化的下一個階段,但這一階段還沒有到來,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目前我們看到的還是一個趨勢。
對于物聯網,現在的應用熱點大家說得最多的還是RFID,基于智能標簽的應用,物流,倉儲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等。它是在已有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做一個深入的網絡挖掘和拓展。真正基于傳感器和傳感網的應用還沒有起來。
CBI:您可否簡要介紹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與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關系,以及在物聯網領域的部署戰略?
葉甜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一家專業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目前我們在物聯網領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負責籌建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目前,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已被確立為國家級研發中心,主要運作單位為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目前,中科院已集中了15個所,接近700名研發人員,以無錫為總部開展物聯網相關關鍵技術研究,以及不同領域的應用解決方案。當地給了我們8萬9千平米的園區,由科學院的院領導,江蘇省以及無錫市領導,共同組成理事會來負責整個中心的運行。
對于中科院,我們主要就是做一些關鍵技術和關鍵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孵化。整體來看,國內物聯網產業在核心技術及標準等方面都不掌握主動,需要在一些瓶頸技術、重點技術上進行突破。同時在整個物聯網產業增長中我們看到了應用,提供解決方案的大多都是國外的產品,我們自己的東西很弱,不能支撐國內物聯網的發展。所以在做基礎研發的同時,我們的目標是幫助產業,支撐產業把真正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起來,提升市場競爭力,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同時能把一些新的應用推廣起來。
在物聯網應用上,微電子所目前正在推進的幾個重點領域分別為,工業,農業和安全,此外還有醫療、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
物聯網是一個長期過程
CBI:根據您的觀察,從企業到政府,行業用決戶對于物聯網概念的接受程度相對前兩三年發生了哪些變[FS:PAGE]化?
葉甜春:整體來看,從企業到政府,各地都對物聯網的認識都在不斷加深。前幾年大家覺得很熱,因為國家領導都很關注,大家都想看到一個產業上的商機,但是不太清楚物聯網是什么,尤其分不清物聯網和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差別,現在大家都變得比較冷靜了,各地都找到一些結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模式。
我的感覺是大家都在逐步形成一個共識,這就是,物聯網是一個長期工程,不是一兩年能夠跑步實現的。真正要見到產業效果,至少需要5-8年。2015年后,才能看到物聯網一些有模樣的,大規模的應用和產業效應。
CBI:在物聯網領域,很多方案商都談到了行業標準。對于行業標準,您如何看待?
葉甜春:實際上,物聯網本身并不構成一個獨立的行業,因為它與所有的行業相關。它是一個技術而不是一個行業。你往不同行業應用發展就有它不同的標準。我們認為,如果沒有應用對象的應用標準,是沒有意義的標準。我們正準備著手研究物聯網的標準應該是一個什么樣架構,哪些標準從物聯網角度做,哪些從行業標準去做。當它慢慢變成一個共性技術,當物聯網應用于各個行業的時候,已有的行業標準應該做哪些調整和變化,這都是需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搞清楚。尤其對于大行業來說,在標準的背后必須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同時有產業聯盟在里面,這樣的標準才是有商業價值的標準。
產業鏈發展重在培育
CBI:由于物聯網產業跨度較大,很多方案商因為看不到利益點而提出了產業鏈整合的問題。對此,您的觀點和意見是什么?
葉甜春:坦白講,目前物聯網產業鏈面臨的是培育問題,而不是整合問題。所謂整合,前提是所有東西就緒;但現在我們的產業鏈還不健全,很多環節是缺失的。包括在傳感器領域,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個成規模的傳感器產業。最近我們對國內企業做了大量調研,看到大家都在往垂直整合方向走,這個現象意味著兩點,第一這個產業還不足夠大,沒有足夠的利潤,它必須要做垂直整合在一起,才能保證自己的利潤;二是整個產業的能力問題,它找不到合作伙伴,只好自己做。
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鏈,尤其像物聯網這樣的產業鏈,應該有非常明確、非常細的各個層級的分工,各個環節上的配合,這些都具備了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顯然,我們的產業鏈目前還處于培育階段。
CBI:最后,請您從行業角度,給我們一些希望進入物聯網領域的方案商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葉甜春:物聯網說到底不是一個[FS:PAGE]新的行業,是信息產業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所以,大家不要突然拋開眼前的東西,覺得另外一個行業充滿了機會,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能夠進入物聯網的企業,它本身應該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可以將技術與應用結合,在新領域找到自己的創新點和差異化競爭力,這是一條路;第二,要在這個行業長遠發展,應該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再去逐步培育你的供應鏈和用戶鏈條。當你盯著某一個小的產品、小的應用,你看到的可能是競爭者;如果你把思路打開,看到的就是更大的行業,更大的應用。把視野打開一些,你很有可能把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