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為商務溝通搭橋
對于商務人士而言,時間就是資源。在這一前提下,如今的工作場所早已越出辦公室這一范疇,飛機、地鐵、購物商場、戶外公園皆有可能成為辦公地點。或許會有人產生疑問:很少有人會隨時隨地攜帶工作文件,那么如何在這些非正式場合進行有效地工作?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令這一疑問得以解答,各種適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商務軟件產品層出不窮,為商務對話搭建起座座橋梁,令人們無論身處何處,只需輕輕一個按鍵即可進入溝通無障礙的辦公氛圍。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時代來臨
縱觀現今的互聯網發展動態,移動互聯網的火熱程度勢不可擋,并大有持續走高之勢。在這里不得不提移動智能終端在市場上取得的“豐功偉績”:據 iPhone和iPad在推出后的前3個季度累計出貨量數據統計,iPad達到近1500萬臺,iPhone近400萬臺;而安卓系統推出后的前9個季度累計出貨量也達到7000萬臺。近兩年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種移動終端組合的全球出貨量,已經遠遠超過“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的總出貨量,可以說,移動終端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擴大,正標志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據易觀智庫分析師預測,到2012年中國將會有超過5億人使用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接近2300億。當移動性成為現代生活的又一新標簽時,人們便開始關注:在這移動的空間里自己究竟可以做些什么?是觀看最近熱門的電子書,玩上一局“憤怒的小鳥”,還是登錄微博看看好友們的最新動態?“對于我而言,工作與生活沒有明確的界限”,在北京某知名會計事務所工作的徐振表示上網時間既然可以花在娛樂上,同樣也可用于工作,“比如上下班的時候,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遇到堵車情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與其焦躁地等待,不如把這些零碎時間利用起來,用手機上網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事項。”
移動終端的便攜性贏得了不少商務人士的青睞,甚至已經有一些公司將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作為商務辦公的輔助工具,讓其大大方方地走進辦公場所。而一些終端廠商也看好這一商機,針對一些商務客戶的實際需求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三星最新推出的Galaxy Note智能手機,其5.3英寸的大屏幕尺寸可謂是手機之最,據三星業內人士表示該款手機除了有大屏幕這一特點之外,其特別添加的袖珍手寫板功能也極具實用性,“這款手機屏幕大,令手寫板功能用起來體驗效果更佳,只需按住筆鍵輕點屏幕空白處兩下,系統會自動彈出一個迷你版的記事本,通過手機配備的手寫筆可以寫字、畫畫,這對于需要隨時記錄信息的商務人士[FS:PAGE]來說非常實用。”
商務溝通感受全新移動便利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商務應用并非單是手機附加功能這么簡單,更多的則是體現在軟件的豐富與創新之上。對于商務人士而言,文件處理、收發郵件、名片記錄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實現高效的多方即時溝通,這時會議討論的意義便凸顯出來。近日,由全時研發的一款移動電話會議產品已經進入試用階段———會議組織者(主持人)可通過手客戶端或PC召集電話會議,被邀請參會人可使用手機客戶端一鍵加入電話會議,或通過座機和手機撥打接入號和密碼參加會議,這在簡化了會議繁復性的同時,也實現了會議開展的及時性。該款產品將于12月底上線,相信這對不少常年離不開會議的商務人士來說是一大好事,記者在采訪全時營銷總監丁捷時,也正好體驗了一把移動電話會議所帶來的高效與便捷。
“單一的點對點溝通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開展業務的需求,所以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多方通話的通信方式才能夠快速地開展業務、做出決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移動電話會議。” 丁捷在談及移動電話會議時,特意闡明其與傳統固話會議的不同,“以前使用固話會議的時候,我們就坐在辦公室里,眼前有電腦或通訊錄方便查詢電話會議的接入號和密碼,但現在比如我走在路上,立即拿出電腦來找密碼是不現實的,那如何才能實現快速入會呢?一點手機就能立即入會,這是客戶的一個需求。我們就是針對客戶在移動開會跟固話開會不一樣的部分,來設計移動電話會議軟件。”
一項任務的起草、策劃、執行乃至總結工作,都離不開會議商討,如何保障移動電話會議內容安全、不被竊聽是不少商務人士關心的問題,對此丁捷表示全時在電話會議這一領域已經開拓多年,打下了堅實基礎,各項技術都比較成熟。“針對這一點,我們實施了多層加密技術手段來保證會議不被竊聽,比如在傳輸過程中會對設備、對所有的線路進行監控,當有外界進入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屏蔽或者發出警告。”
在保障會議安全性的同時,全時對移動電話會議的通話質量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但凡用過3G網絡的人基本上都遇到過網絡信號突然中斷的情況,倘若在手機會議過程中碰到了此類故障,是不是就意味著手機會議有可能時斷時續?對此,全時技術總監李彥濤表示在產品設計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采用了3G網絡與正常電話通話相結合,自由切換通話線路,保障會議交流免收信號強弱的干擾。記者在試用手機會議時就有所體會,當通話過程中網絡信號中斷時,只需在手機界面上點[FS:PAGE]擊“切換至電話”便可實現一鍵切換功能,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呼叫號碼,接通后即可再次進入會議,而此切換時間不過短短一秒,幾乎不耽誤會議的連貫性。
科技創新以人為本
據了解,繼移動電話會議之后,全時的下一步動作是推出移動電話的視頻會議產品,這一目標首先將在平板終端上實現。然而據國外媒體的報道顯示,現在人們對移動電話會議的“怨言”似乎有增長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的視頻會議產品尚不夠人性化所致。的確如此,人類的交流方式千變萬化,只有切實滿足用戶需求的科技成果才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市場價值。
“其實國內不少IT技術企業做產品是以技術為導向,先有一項技術成果出來,接著再針對這些技術去做產品,然后才是尋找目標客戶群。”丁捷表示這種模式很多時候并不可取,產品創新的出發點不應以技術突破為目標,而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移動互聯網現在之所以如此火熱,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為用戶提供不僅僅是產品這么簡單,而是一種服務,并能為人所用、滿足所需。“既然是做服務,就一定要先找到客戶群,了解清楚這些客戶的需求之后再來設計產品,這樣做出的產品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丁捷說道。
“在電話會議中遇到的問題,以我個人感受概括起來無非是兩大方面,一是應用便捷性不夠,二是經濟成本過高。”在建設銀行工作的尤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的使用感受總結得出。可以說,他的觀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商務人士的看法,對此,技術總監李彥濤坦言在產品創新改良時,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其實是最為直接也最事半功倍的方式。“如果電話會議的密碼與智能手機綁定,客戶就不需要再去記繁瑣的數字,只需要一鍵就可以發起會議;如果客戶總是錯過開會時間,智能提醒功能在移動電話會議中尤為重要;客戶希望降低費用,我們就使用3G或自動路由節省通訊費。客戶的需求,就是科技創新的動力與方向。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