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務業受益新政 醞釀十二五經濟新增點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要求重點推進包括信息技術服務等在內的八個領域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十二五”期間,中國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到2015年,將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對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分析人士認為,在擴大內需將擔當提振中國經濟重任的背景下,高技術服務業有望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而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政策加碼高技術服務業
根據國務院部署,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及電子商務服務等將獲得重點支持。在信息技術服務方面,大力發展網絡信息服務和三網融合業務,著力推進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培育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信息服務。在數字內容服務方面,拓展數字影音、數字動漫、健康游戲、網絡文學、數字學習等服務,大力推動數字虛擬等技術在生產經營領域的應用。在電子商務服務方面,重點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鼓勵相關機構建立可信交易服務平臺。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產業。此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軟件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增值和互聯網業務,推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
針對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將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例如,“在信息技術服務、生物技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培育高技術服務市場需求。”同時,為提升我國信息基礎設施能力和水平,創造光纖寬帶等發展的政策環境,國務院要求,“切實落實并完善居民小區光纖接入建設等方面技術規范和管理規定,以基礎設施升級促進信息服務業務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干部大會時也表示,扎實推進通信業轉型,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的進展。推動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加強電信市場監管和互聯網行業管理。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支持社會領域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產業保障能力,推進云計算發展和物聯網產業化進程。
信息服務業受益擴內需新政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FS:PAGE]濟工作會議在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時,提出“推動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這是中央首次將擴大內需提到戰略基點的高度,而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對于擴大內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指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城鎮化。城鎮化既可增加投資,又能拉動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擴大內需的最大產業支撐是服務業。要在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同時,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提升服務業比重和水平,促進服務業與工業融合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為信息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另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拓寬和開發消費領域,促進居民文化、旅游、健身、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要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大力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中央提出“穩中求進”,最可靠的途徑是增加消費,消費若真正激發起來,就能保持國民經濟長期平穩增長。
聚焦到信息產業,物聯網、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服務業態的發展,將使信息消費持續成為社會消費熱點。以物聯網為例,根據新華社發布的《2010-2011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未來5年,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保守預計,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實現5000多億元的規模,年均增長率為11%左右。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預計,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形成萬億級規模的時間節點預計在“十三五”后期。
此外,國家將著力加快壯大文化產業,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這對于相關產業無疑是利好。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
政策扶持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
據了解,高技術服[FS:PAGE]務業將獲得財稅、拓展融資渠道、完善市場環境、深化對外合作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發改委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提出,全面實施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布實施“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支持政策,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發展壯大傳統文化產業,積極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毫無疑問,引爆信息消費這一巨大的市場,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比如,在構建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國家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從國家戰略層面加快寬帶網絡建設勢在必行。據報道,工信部已經向國務院建議將“寬帶中國”作為國家戰略,要像重視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一樣重視寬帶網絡建設。對于寬帶網絡建設,權威人士呼吁地方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協調解決基站選址、管道等配套資源建設、光纖光纜進樓入戶等涉及城鄉建設規劃的問題。
信息文化消費在促進內需乃至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預示著,信息服務業將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因此,信息服務產業鏈應加快技術、網絡、業務的融合創新,不斷開拓新的商業模式,以更高層次的信息應用引領社會信息文化消費,為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政策加碼高技術服務業
根據國務院部署,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及電子商務服務等將獲得重點支持。在信息技術服務方面,大力發展網絡信息服務和三網融合業務,著力推進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培育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信息服務。在數字內容服務方面,拓展數字影音、數字動漫、健康游戲、網絡文學、數字學習等服務,大力推動數字虛擬等技術在生產經營領域的應用。在電子商務服務方面,重點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鼓勵相關機構建立可信交易服務平臺。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產業。此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軟件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增值和互聯網業務,推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
針對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將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例如,“在信息技術服務、生物技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培育高技術服務市場需求。”同時,為提升我國信息基礎設施能力和水平,創造光纖寬帶等發展的政策環境,國務院要求,“切實落實并完善居民小區光纖接入建設等方面技術規范和管理規定,以基礎設施升級促進信息服務業務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干部大會時也表示,扎實推進通信業轉型,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的進展。推動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加強電信市場監管和互聯網行業管理。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支持社會領域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產業保障能力,推進云計算發展和物聯網產業化進程。
信息服務業受益擴內需新政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FS:PAGE]濟工作會議在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時,提出“推動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這是中央首次將擴大內需提到戰略基點的高度,而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對于擴大內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指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城鎮化。城鎮化既可增加投資,又能拉動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擴大內需的最大產業支撐是服務業。要在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同時,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提升服務業比重和水平,促進服務業與工業融合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為信息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另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拓寬和開發消費領域,促進居民文化、旅游、健身、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要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大力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中央提出“穩中求進”,最可靠的途徑是增加消費,消費若真正激發起來,就能保持國民經濟長期平穩增長。
聚焦到信息產業,物聯網、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服務業態的發展,將使信息消費持續成為社會消費熱點。以物聯網為例,根據新華社發布的《2010-2011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未來5年,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保守預計,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實現5000多億元的規模,年均增長率為11%左右。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預計,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形成萬億級規模的時間節點預計在“十三五”后期。
此外,國家將著力加快壯大文化產業,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這對于相關產業無疑是利好。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
政策扶持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
據了解,高技術服[FS:PAGE]務業將獲得財稅、拓展融資渠道、完善市場環境、深化對外合作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發改委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提出,全面實施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布實施“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支持政策,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發展壯大傳統文化產業,積極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毫無疑問,引爆信息消費這一巨大的市場,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比如,在構建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國家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從國家戰略層面加快寬帶網絡建設勢在必行。據報道,工信部已經向國務院建議將“寬帶中國”作為國家戰略,要像重視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一樣重視寬帶網絡建設。對于寬帶網絡建設,權威人士呼吁地方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協調解決基站選址、管道等配套資源建設、光纖光纜進樓入戶等涉及城鄉建設規劃的問題。
信息文化消費在促進內需乃至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預示著,信息服務業將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因此,信息服務產業鏈應加快技術、網絡、業務的融合創新,不斷開拓新的商業模式,以更高層次的信息應用引領社會信息文化消費,為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