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蘇正22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
12月23日,河北衡水蘇正220千伏智能變電站送電成功,順利投運,標志著河北南部智能電網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蘇正站是公司第二批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是河北南網首座新建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是河北省電力公司2011年電網建設一號工程。該站位于衡水市開發區,全站占地13畝,220千伏和110千伏設備均為室內GIS 布置,一期工程安裝180兆伏安變壓器兩臺,220千伏進線2條,110千伏出線2條。
蘇正站220千伏、110千伏系統采用法拉第磁光效應原理全光纖式光電流互感器(OCT),110千伏線路采用普克爾效應光學原理全光纖式光電壓互感器(OVT),站內大部分信號傳輸通過光纜實現,全站僅光纜就鋪設12公里。站內主變壓器、組合電器、10千伏開關柜等均裝有智能監測單元,設備集成度更高,可以遠程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和各種參數。全站實現一次設備智能化、二次設備網絡化、運行管理系統自動化、模型和通信協議統一化及在線監測系統統一化,應用高速以太網、IEC61850 通信協議、GOOSE 通信機制等先進技術,搭建了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三層結構的一體化全景信息平臺,做到在線監測數據后臺整合和遠程應用,二次系統設備之間通用互換和互操作,能夠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實現了設備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故障推理與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
蘇正站5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12月23日建成投運,歷時不到8個月。蘇正站建設過程中,河北省電力和衡水供電公司分別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累計召開30余次協調會,為工程按時間節點完成提供了保障。衡水供電公司以打造智能變電站樣板為目標,迎難而上,克服了協調難度大、技術挑戰多、設備到貨緊、工期短等困難,打破常規做工作,先后組織召開五次設計聯絡會,研討解決技術規范、設備接口、信號格式等各類問題,保證設計圖紙及時、準確提交;加大設備督造催運力度,輾轉10余個廠家行程兩萬多公里,確保各類設備按期研發制造完畢;成功組織二次設備出廠聯調,把所有問題解決在設備出廠前,確保了設備質量,提高了工程現場調試效率;強化施工現場全過程管控,加強統籌協調,嚴格執行標準化施工工藝和設備安裝調試技術規范,嚴把工程質量和進度;超前謀劃,組織檢修、運行人員提前介入,全過程參與設備安裝調試,強化現場培訓,前移驗收關口,為變電站運行維護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
吳江區首座智能變電站投運
4月30日,在運維人員緊張的操作下,110千伏大龍變電站成功投運。該變電站是吳江區首座智能變電站,同時也是吳江今年投運的第一個迎峰度夏工程,將大大改善吳江電網網架結構,緩解盛澤區域的用電緊張矛盾,進一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云計算在智能變電站的應用
近日,《2014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分布式能源及技術儲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在下午舉行的主題為“智能變配電與電能測量管理”的演講環節。北極星電力網整理許繼集團首席專家薄志謙演講。
中國能建承建江蘇鎮江黃山智能變電站投運
5月8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電建三公司承建的110千伏鎮江黃山智能變電站正式投入運行,為鎮江火車站商業圈提供可靠穩定的電源供應。
國網陜西電力將建設新一代智能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是指采用先進、可靠、集成和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和...
日照供電公司:日照市首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投運
5月14日上午,隨著220千伏石井輸變電工程1、2號主變順利充電,負荷測試工作順利開展,日照市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石井站順利投運,標志著國網日照供電公司向堅強智能電網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該項輸變電工程的順利投運也為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