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暢談云計算、物聯網

2009年4月9日下午,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咨詢會在深圳市政府市民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健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周壽桓、沈昌祥、戴浩等11位專家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出謀劃策。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原信產部部長吳基傳,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中國電子學會領導,深圳市政府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咨詢會由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于忠厚主持。
許勤常務副市長介紹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第一支柱產業的深圳經濟發展情況,他說,如今深圳經濟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就在深圳謀劃未來30年發展的關鍵節點上,請來了專家院士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把脈”,希望專家們提出針對性強的意見,為深圳下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業轉型建言獻策,相信這些寶貴建議將對我市高新技術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我們將在會后進一步消化整理,在未來制訂產業規劃和政策時予以吸納。
院士專家們圍繞云計算、物聯網、光電子、激光顯示、信息安全技術等熱點話題進行研討,指出深圳在這些新技術領域擁有新的產業發展機會,希望深圳能抓住產業新機遇,把高新技術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德毅院士談到,云計算滲透到物聯網領域。移動互聯網上的云計算比傳統互聯網上的云計算要來得更快,所以創新重點要放在信息與信息技術上,此外,還要關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云計算滲透到智能電網與物聯網上的應用。為云計算及其新的產業機遇指明方向。他認為深圳有良好的產業環境,應該抓住難得的產業機遇。希望深圳在技術創新上做個示范,重點關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云計算滲透到智能電網與物聯網領域。
激光與光電子科學專家姚健銓院士認為,物聯網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通過應用新的傳感技術,搞一些大型示范工程,抓住物聯網這個新興產業機遇。他認為,深圳有高科技的氛圍,可以做一些示范工程,比如智能交通、智能電力、智能物流、環境監控、消防安全等,把中興、華為這些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與高校力量納入進來,共同在示范工程里取得技術突破,抓住產業新機遇,培育未來新興支柱產業。
光電子學與激光技術專家周壽桓院士表示,在追逐技術“高、新、熱”的同時,要冷靜思考,不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他介紹,傳感技術中三分之二屬于光電子技術,光電子產業機會巨大,但要冷靜分析,不可盲目行動,比如對激光顯示就不能一哄而上,否則對整個產業發展不利。我們與國際巨頭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新產品開發力度上遠遠不夠,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扶持產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激光顯示是很好的技術,企業要冷靜考慮如何做好產業化,尤其要關注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即使是有知識產權壁壘,也可以冷靜思考如何繞開,如果不思考清楚就盲目行動,很可能遇到陷阱或者走彎路。
信息安全專家沈昌祥院士認為信息安全技術極為重要。他希望深圳市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建設,投入巨資按照等級保護的要求建設好信息安全系統,并把深圳從事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凝聚起來,組成一個大團隊,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在信息安全技術方面奪取更多產業機會。
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戴浩院士從科研與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國內高新技術企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應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出于安全考慮,整機應用層、網絡產品應盡可能使用國產設備,這就要求企業在技術指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應性等方面高度重視;二是應建設市政府扶植的大龍頭企業,避免資源浪費,提高產品使用效率,希望能形成大的產業聯盟。
院士專家們還介紹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及應用空間,并就產業發展環境、人才引進機制、產學研合作等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FS:PAGE]建議。專家們還對深圳市局各部門負責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了剖析,并從學術、技術角度答疑解惑。
吳基傳理事長表示,這場以“新技術、新機遇、新挑戰”為主題的院士咨詢會非常好,深圳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把院士請來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出謀劃策,市、區兩級主管科技的部門領導出席會議,帶來一線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再與院士們進行深入交流,這對促進深圳新技術和新產業發展、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大有幫助。
參加會議的專家還有: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俞忠鈺,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汝林、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副主任張兆田,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朱洪波,他們也就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暢談了想法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