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研發智能系統 外觀似“荷葉”
北京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交通信息發布中心內,碩大的電子顯示屏將全市交通網絡整體呈現在張霞面前,綠色細線縱橫交錯,乍看像片巨大的荷葉。

北京天寧寺附近的交通信息牌
此時是上午10時40分左右,張霞指著屏幕上的“荷葉”說,“這一時段路面交通狀況尚可,但是,”她把圖形放大,“荷葉”綠色的“葉脈”里有一段一段黃色或紅色的區域,“這些地方就是擁堵路段。”
張霞是交通信息發布中心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她每天的工作是通過監測定位“荷葉”的顏色變化,及時編輯信息發布。這樣,駕駛員就能通過分布在全市主要道路上的309塊大型室外情報信息板,及時獲知路況,選擇行駛方案。
這套在2007年4月28日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憑借交通監測、交通控制、指揮調度和信息服務四大功能,實現了對城市道路交通運行的精確測算和高效掌控。
■ 功能
司機還在報警 交警已到現場
12月17日上午,北京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信處的副科長王嵐現場演示了這套智能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
由98塊電子屏集合而成的屏幕墻實時顯示著全市各個路段的交通狀況,“荷葉”兩邊,還分別通過餅狀圖、柱狀圖、文字發布等,同步顯示即時交通及其同歷史常量值的對比狀況。
“如果超過歷史常量,系統會自動給出警示。”王嵐介紹,“荷葉”上的紅色區域表示車速20公里以下擁堵路段,黃色表示20-50公里緩慢行駛路段,綠色表示50公里以上暢通路段。
而借助安裝在二環、三環和四環路上的交通事件自動檢測系統,能自動檢測出交通事故、擁堵等交通事件。然后依托122接警系統準確定位報警人所在位置,并通過單兵定位系統和 GPS警車定位系統,精確掌握周邊警力崗位,協助指揮調度人員部署執勤民警快速到達報警地點。
王嵐調出屏幕上單兵定位系統,“荷葉”上立即彈出密密麻麻的“小人兒”,鼠標到達之處,執勤交警的編號、所屬支隊等信息立即呈現。
&nb[FS:PAGE]sp;
“很多時候,司機還在給122報警臺打電話,附近的交警已經趕到現場了。”交管局新聞中心副主任胡文斌介紹,通過這一系統,交通部門處理交通意外事件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處理交通事故,哪怕節約一分鐘都意義非凡。”
■ 鏈接
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截至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97.37萬輛,駕駛員達675.95萬人,車路矛盾不斷加劇,交通壓力日益加大。
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北京市政府在不斷改善路網條件,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與軌道交通,增加道路交通容量的同時,加快推進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建設與應用。
2010年1月,這套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自主研發、集成設計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揮控制系統”還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是去年我市唯一榮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科技項目,也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獨立完成并獲此殊榮的科技成果。
相關文章
京東養車618銷售、用戶全量爆發增長成為北京地區消費者養車首選
數據顯示,京東618期間,北京區域輪胎銷售火爆,并登頂全國各省份銷售份額榜首,北京地區養車門店安裝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0%。
2023年各大城市快遞業務收入排名,北京不敵東莞,佛山超越揭陽
金華作為“中國快遞第一城”,快遞業務收入為3723169.1萬元,位列全國第四;快遞業務量為1369413.7萬件,位列全國第一。
北京房山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助力“菜籃子”穩產保供
驚蟄過后,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在北京房山,當地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全方位保障菜籃子供應。張志遠是北京市房山區一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一大早,他就接到了客戶發來的訂單,張志遠說,從春節開始,訂單就比平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