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應用要解決問題 而非制造問題
最近,會“說話”的“飲水機娘”在微博上鬧得挺火熱,事實上,這是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大家伙還在幻想物聯網到底啥時候來的時候,卻忽略了那些我們生活中早已離不開的物聯網應用。
從北京開車到上海,上車后,只要設置好目的地便可隨意睡覺;下班了,只要用手機發出一個指令,家里的電飯煲就會自動加熱做飯,空調開始降溫……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是物聯網為我們所描繪的未來生活。雖然未來還有點遙遠,但眼下一款能自動播報的飲水機,則可以讓你先睹為快“物聯網”世界里的驚鴻一瞥。事實上,物聯網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飲水機娘”并非惡搞
“主人,我已經沸騰了,快來喝吧……”“禽獸,已經把人家喝光了啦!”這臺“開口說話”的飲水機在微博爆紅,每隔幾分鐘,這臺“機娘”就要微博一下。
12月22日,這臺“浙大CCNT實驗室飲水機”發出第一條微博,此后,超過萬名網友“圍觀”這臺神奇的飲水機。
飲水機為何會“說話”?它背后的主人是誰?記者聯系上了飲水機微博應用程序的開發者——陳龍彪。目前,他是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名博士生。
陳龍彪告訴記者,飲水機的設計其實很簡單,一個攝像頭、一臺電腦和一個特殊的軟件程序,僅此而已。“具體原理是這樣的:飲水機上方固定著一個能識別紅綠色彩的攝像頭,正對著飲水機的指示燈,攝像頭連到電腦上,里面有一個僅花了一天多時間編寫的程序。當飲水機的水開時,綠燈亮,攝像頭中的顏色識別器迅速將信息傳給電腦上的程序,該程序又根據監測到指示燈的狀態,傳輸對應信息到微博。沒水時,原理相同。”陳龍彪說。
事實上,“飲水機娘”并不是一次娛樂性的惡搞。而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傳感技術不斷進化中的“一員”。在物聯網時代,所有物品都會上網,實現人類預想和未想到的所有功能。
Sire也是基于物聯網的技術
許多人都把物聯網稱為繼互聯網之后信息技術的又一次革命。
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告訴記者,物聯網是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個巨大網絡。它將是移動信息化發展的一個最優狀態,是未來[FS:PAGE]努力的一個方向。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家居、醫療健康、食品追溯等眾多領域。在物聯網的時代,人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將得到極大的改變。
物聯網早已滲入我們的生活
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姜德峰說,在物聯網技術下,未來的世界應該是可觸摸、透明化、擬人化的世界。屆時,人本身將成為物聯網的一個“物體”,也將成為傳感器的一種。如今,我們看到Siri的出現其實也標志著人工智能的第一次商用。Siri是蘋果公司在其產品iPhone4S上應用的一項語音控制功能。Siri可以令iPhone4S變身為一臺智能化機器人,利用Siri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讀短信、介紹餐廳、詢問天氣、語音設置鬧鐘等。
未來,最值得期待的還有“意念控制”,也就是思維控制技術。其實,這種技術的概念四年前就出現了,但什么時候進入市場還不確定。
事實上,物聯網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目前,很多初級的物聯網應用早就在為我們服務著。
姜德峰介紹,當前,物聯網的應用在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遍。如今,比較常見的如居民一卡通產品(村民一卡通、校園一卡通、企業一卡通、醫保一卡通等)、手機掃碼、移動支付等應用。再如:中國移動的車務通產品,通過GPS衛星對車輛的定位和監控,能夠對行進中的車輛進行位置管理、車輛狀態監控、路線規劃和實時互動等,對車輛安全、行駛狀態、駕駛員的舉動等均可進行監控,另外,還可與駕駛員交流,及時處理突發情況。
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與電子工程系教授王志良告訴記者,互聯網連接的是人和計算機,而物聯網聯系的是所有的物體,也包括人。它會連接物品、設備和人,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據庫,采集和存儲著海量信息。2011年是世界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年,盡管目前整個產業依然處于孕育和準備階段,距離大規模的應用尚有一段距離,但突破性的技術、芯片、產品等有可能逐步問世。
未來,物聯網催生的市場潛力驚人。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會形成下一個萬億元級別的通信業務。IBM也認為,物聯網將創造一個更智慧的地球,來更好地匹配更小、更平的世界。
物聯網時代人類還有隱私嗎?
盡管物聯網前景看好,讓人期待,但是仍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姜德峰說,[FS:PAGE]如果我們身邊所有物體都處于聯網狀態,那么我們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掃描、定位和追蹤,這勢必會使個人的隱私受到侵犯。
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跟《連線》雜志主編凱文·凱利著述的書《失控》一樣,即人對機器和物體未來可能不會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假若未來你的賬戶和密碼直接連接你的家居設備、汽車、電腦等,一旦泄露會怎樣?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假設。
姜德峰認為,物聯網要實現,首先需要通信,那就得需要IP地址,需要寬帶、無線網絡等,有了網絡但沒有速度肯定不行。另外,目前雖然物聯網在某些領域稍展拳腳,但是仍沒有實現商業模式,甚至還形成了一個“技術過剩”的怪現象。
比如,我們有沒有必要給桌子或床裝上傳感器?有沒有必要和桌子與床進行交流?雖然這些技術能實現,但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這么做,還得慎重考慮。因為新技術、新模式的誕生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把現實變得更繁瑣、更糟糕。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物聯網系統依然割裂,智能家居何時才能不“智障”?
從石器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仿佛一直靠著“思考”改變的,而那些“思考”的產物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物聯網是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曾經有一次智能家居熱潮,也是loT第一次在國內成為熱點。但那次熱潮卻尷尬收場。當...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工信部:加強高端芯片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今日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一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肖亞慶稱,比如說高端芯片、關鍵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同時要提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的創新能力,加強量子信息、先進計算、未...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