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計劃用輕便易用智能手機代替單兵終端
智能手機化身殺人利器
茫茫黑夜,一架“沙漠之鷹III”無人機悄悄劃過夜空,像幽靈一樣掃視著地面。突然,無人機的攝像頭捕捉到地面發生的異常情況——一股敵人正在設伏。不久,即將進入戰區的美軍第29步兵團1營A連61名官兵停下了腳步,領隊的排長掏出一部智能手機,手指輕觸了幾下屏幕,很快便接收到從無人機傳回的敵人坐標。幾秒鐘后,預警信息被轉發到尖刀班成員的手機上。大兵們立刻調整作戰方案,重新整裝出發。片刻之內,獵人便成為了獵物。
這并不是科幻戰爭大片中的鏡頭,而是美軍在2011年年末舉行的陸軍“遠征勇士”實驗中的一幕。在為期3周的實驗中,升級后的美陸軍最新單兵作戰系統“奈特勇士”大放異彩,深受官兵喜愛。近期剛剛融入系統進行實戰檢驗的智能手機在此過程中功不可沒。經過改進后,小巧的智能手機取代笨重的頭盔電腦目鏡顯示屏,成為“勇士”的新大腦。排長們用它來制訂任務計劃、監視任務進展并查看空中和地面傳感器的反饋信息。戰士們用它來收發情報,與指揮官通信并監視敵我雙方部隊的動向。在進行這些操作時,用戶就像玩“憤怒的小鳥”一樣使用專業軍事軟件。只需輕觸一個圖標,一個士兵便可以呼叫來友方成片的炮火支援。
美國“陸軍新聞”網站的文章指出,未來作戰中,戰場指揮體系將實現扁平化,傳統旅級單位的責任和職能將逐步移交給基層部隊。網絡圖像和聲音數據將對陸軍班組至關重要,士兵們必須要經過合格訓練、配備合適的裝備并被允許自主作戰。為此,美軍正全力打造單兵作戰系統,試圖將陸軍班組變為世界上最具殺傷力的戰斗部隊。早在2010年,陸軍便向阿富汗部署了裝備“奈特勇士”系統的步兵營。該系統的核心設備為一臺重2.3公斤的便攜計算機,集成了無線電臺、全球定位系統以及16GB的存儲單元,另外還帶有一個顯示目鏡和一個手持(或戴在手臂上)輸入設備。在作戰中,計算機將地圖、敵我位置等重要信息投送到目鏡顯示屏,極大地提升了士兵的戰場形式感知能力。然而,重量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超荷負重的大兵們。在經過反復研究后,研究團隊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采用民用智能手機作為系統終端用戶設備,該決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廣大官兵的擁護,并很快獲得批準。陸軍最終選定摩托羅拉公司生產的Atrix智能手機和三星公司生產的Galaxy智能平板手機進行測試,以驗證民用智能手機是否能取代原來老式的“奈特勇士終端用戶設備”,于是就有了上文的一幕。
緊跟潮流大受追捧
“[FS:PAGE]奈特勇士”系統的測試表明,民用智能手機具備了美軍所需的大多數功能。將其作為終端用戶設備后,熟悉的操作界面讓士兵們幾乎無師自通,能夠迅速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輕薄的機身和自帶的可充電電池也大大減少了戰時單兵負荷。更重要的是,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此舉可謂緊跟潮流,受到了熱衷電子產品的年輕官兵們的一致好評,也無意中起到了征兵宣傳的積極作用。
美軍高層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奈特勇士”項目的主導人、負責研發陸軍士兵標準配置的準將皮特·福勒說道:“如今每個孩子都會到當地市場購買智能設備,然后說‘看吧,這才夠潮,還能讓我知道自己在哪,我的伙伴在哪……它讓我無所不知,我怎么能沒有它?’……因此,我們正努力思考如何才能讓奈特勇士看上去更炫更酷。”
除戰術運用外,美軍還打算在兵營和軍校推廣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協助教學。在戰術應用方面,美軍盡管尚未在iOS、安卓和Windows三大手機系統中做出最終決定,但傾向于使用開放式的安卓系統,且已選定Atrix和Galaxy兩款安卓系統手機進行測試。然而在其他方面,多數美軍官兵卻表示,喜歡在iPad上閱讀文本。可在尺寸問題上,挑剔的美國大兵又表示,更傾向于7英寸的掌上設備,這樣就將10英寸的iPad和3英寸的iPhone排除在外。在電影中,未來戰士的智能終端設備通常佩戴在手腕處。而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士兵傾向于將其放在胸前的小袋中,需要時將其展開,形成一個迷你電腦辦公桌。這樣既方便與設備進行對話,也不影響武器的使用,關鍵時候甚至還能成為救命的防護板。
據美國《軍事時報》報道,陸軍計劃于今年夏季之前為士兵配發軍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跟上智能手機領域的不斷發展,美軍計劃減少單次采購的數量,轉而增加采購批次。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美軍未來部隊一體化任務指揮部主任麥克·麥卡錫說:“僅僅1年半以前,如果你建議軍隊采購部門購買智能手機,他們準會當你是個另類,而如今,很多項目已經著手研究怎樣開發利用智能手機的這些功能。”
此外,美軍對智能手機軟件的軍用價值也高度重視。早在2009年,英軍狙擊手便利用蘋果公司專門為英國軍方定制的一款iPhone手機軟件在阿富汗戰場創下佳績。利用這款軟件,狙擊手可以對風速、子彈重力乃至地球旋轉等各種細微因素對子彈軌道造成的偏差進行精密測算,從而準確地擊中千米之外的塔利班敵人。這款售價不到19英鎊的“子彈飛行”軟件還可以預測出子彈擊中敵人后中[FS:PAGE]彈者將會受到何種程度的傷害。因此,美軍專門效仿蘋果的iTunes和安卓系統的手機市場,開設了軍用版的軟件商店——“陸軍軟件”(Apps4Army),讓士兵根據任務需要下載不同軟件,從而賦予士兵“不可思議的作戰能力”。目前,測試版已經運營了幾個月,正式版將于2012年年初正式啟用。與iTunes等商店不同,“陸軍軟件”商店的用戶無需自掏腰包購買軟件,軍方在大多數軟件開發前便已支付相關費用。商店的軟件開發采取類似于安卓系統的開放式模式,軍方的專業軟件開發小組、愛好編程的官兵和民間企業均可參與軟件的設計。目前,美軍的軟件商店已經顯示出巨大的價值。這種新穎的模式深受官兵追捧,測試版商店借此推出一款名為“陸軍藍皮書”的軟件,使美軍官兵能夠便捷地了解到陸軍的文化、歷史、訓練和條令,僅此一項便節省了75萬美元的印刷經費。另一個應用軟件“先進士兵個人訓練教程”投入使用后,士兵的專業技能測試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茫茫黑夜,一架“沙漠之鷹III”無人機悄悄劃過夜空,像幽靈一樣掃視著地面。突然,無人機的攝像頭捕捉到地面發生的異常情況——一股敵人正在設伏。不久,即將進入戰區的美軍第29步兵團1營A連61名官兵停下了腳步,領隊的排長掏出一部智能手機,手指輕觸了幾下屏幕,很快便接收到從無人機傳回的敵人坐標。幾秒鐘后,預警信息被轉發到尖刀班成員的手機上。大兵們立刻調整作戰方案,重新整裝出發。片刻之內,獵人便成為了獵物。
這并不是科幻戰爭大片中的鏡頭,而是美軍在2011年年末舉行的陸軍“遠征勇士”實驗中的一幕。在為期3周的實驗中,升級后的美陸軍最新單兵作戰系統“奈特勇士”大放異彩,深受官兵喜愛。近期剛剛融入系統進行實戰檢驗的智能手機在此過程中功不可沒。經過改進后,小巧的智能手機取代笨重的頭盔電腦目鏡顯示屏,成為“勇士”的新大腦。排長們用它來制訂任務計劃、監視任務進展并查看空中和地面傳感器的反饋信息。戰士們用它來收發情報,與指揮官通信并監視敵我雙方部隊的動向。在進行這些操作時,用戶就像玩“憤怒的小鳥”一樣使用專業軍事軟件。只需輕觸一個圖標,一個士兵便可以呼叫來友方成片的炮火支援。
美國“陸軍新聞”網站的文章指出,未來作戰中,戰場指揮體系將實現扁平化,傳統旅級單位的責任和職能將逐步移交給基層部隊。網絡圖像和聲音數據將對陸軍班組至關重要,士兵們必須要經過合格訓練、配備合適的裝備并被允許自主作戰。為此,美軍正全力打造單兵作戰系統,試圖將陸軍班組變為世界上最具殺傷力的戰斗部隊。早在2010年,陸軍便向阿富汗部署了裝備“奈特勇士”系統的步兵營。該系統的核心設備為一臺重2.3公斤的便攜計算機,集成了無線電臺、全球定位系統以及16GB的存儲單元,另外還帶有一個顯示目鏡和一個手持(或戴在手臂上)輸入設備。在作戰中,計算機將地圖、敵我位置等重要信息投送到目鏡顯示屏,極大地提升了士兵的戰場形式感知能力。然而,重量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超荷負重的大兵們。在經過反復研究后,研究團隊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采用民用智能手機作為系統終端用戶設備,該決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廣大官兵的擁護,并很快獲得批準。陸軍最終選定摩托羅拉公司生產的Atrix智能手機和三星公司生產的Galaxy智能平板手機進行測試,以驗證民用智能手機是否能取代原來老式的“奈特勇士終端用戶設備”,于是就有了上文的一幕。
緊跟潮流大受追捧
“[FS:PAGE]奈特勇士”系統的測試表明,民用智能手機具備了美軍所需的大多數功能。將其作為終端用戶設備后,熟悉的操作界面讓士兵們幾乎無師自通,能夠迅速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輕薄的機身和自帶的可充電電池也大大減少了戰時單兵負荷。更重要的是,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此舉可謂緊跟潮流,受到了熱衷電子產品的年輕官兵們的一致好評,也無意中起到了征兵宣傳的積極作用。
美軍高層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奈特勇士”項目的主導人、負責研發陸軍士兵標準配置的準將皮特·福勒說道:“如今每個孩子都會到當地市場購買智能設備,然后說‘看吧,這才夠潮,還能讓我知道自己在哪,我的伙伴在哪……它讓我無所不知,我怎么能沒有它?’……因此,我們正努力思考如何才能讓奈特勇士看上去更炫更酷。”
除戰術運用外,美軍還打算在兵營和軍校推廣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協助教學。在戰術應用方面,美軍盡管尚未在iOS、安卓和Windows三大手機系統中做出最終決定,但傾向于使用開放式的安卓系統,且已選定Atrix和Galaxy兩款安卓系統手機進行測試。然而在其他方面,多數美軍官兵卻表示,喜歡在iPad上閱讀文本。可在尺寸問題上,挑剔的美國大兵又表示,更傾向于7英寸的掌上設備,這樣就將10英寸的iPad和3英寸的iPhone排除在外。在電影中,未來戰士的智能終端設備通常佩戴在手腕處。而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士兵傾向于將其放在胸前的小袋中,需要時將其展開,形成一個迷你電腦辦公桌。這樣既方便與設備進行對話,也不影響武器的使用,關鍵時候甚至還能成為救命的防護板。
據美國《軍事時報》報道,陸軍計劃于今年夏季之前為士兵配發軍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跟上智能手機領域的不斷發展,美軍計劃減少單次采購的數量,轉而增加采購批次。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美軍未來部隊一體化任務指揮部主任麥克·麥卡錫說:“僅僅1年半以前,如果你建議軍隊采購部門購買智能手機,他們準會當你是個另類,而如今,很多項目已經著手研究怎樣開發利用智能手機的這些功能。”
此外,美軍對智能手機軟件的軍用價值也高度重視。早在2009年,英軍狙擊手便利用蘋果公司專門為英國軍方定制的一款iPhone手機軟件在阿富汗戰場創下佳績。利用這款軟件,狙擊手可以對風速、子彈重力乃至地球旋轉等各種細微因素對子彈軌道造成的偏差進行精密測算,從而準確地擊中千米之外的塔利班敵人。這款售價不到19英鎊的“子彈飛行”軟件還可以預測出子彈擊中敵人后中[FS:PAGE]彈者將會受到何種程度的傷害。因此,美軍專門效仿蘋果的iTunes和安卓系統的手機市場,開設了軍用版的軟件商店——“陸軍軟件”(Apps4Army),讓士兵根據任務需要下載不同軟件,從而賦予士兵“不可思議的作戰能力”。目前,測試版已經運營了幾個月,正式版將于2012年年初正式啟用。與iTunes等商店不同,“陸軍軟件”商店的用戶無需自掏腰包購買軟件,軍方在大多數軟件開發前便已支付相關費用。商店的軟件開發采取類似于安卓系統的開放式模式,軍方的專業軟件開發小組、愛好編程的官兵和民間企業均可參與軟件的設計。目前,美軍的軟件商店已經顯示出巨大的價值。這種新穎的模式深受官兵追捧,測試版商店借此推出一款名為“陸軍藍皮書”的軟件,使美軍官兵能夠便捷地了解到陸軍的文化、歷史、訓練和條令,僅此一項便節省了75萬美元的印刷經費。另一個應用軟件“先進士兵個人訓練教程”投入使用后,士兵的專業技能測試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