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信:智能會議系統市場領先企業
1.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簡單,管理層普遍持股
飛利信成立于2002年,自成立以來專注于智能會議系統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向各級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客戶提供會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主要股東為楊振華、曹忻軍、陳洪順、劉仲清、王守言和華堂隆鑫等,其中楊振華、曹忻軍、陳洪順及王守言四人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可控制公司發行后約41.3%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公司有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員直接持有公司股權,我們認為這一股權安排有利于公司的業務穩定和長遠發展。目前公司旗下有2家全資子公司——飛利信電子和飛利信設備,及3家控股子公司眾華人信、華堂科技和飛利信至誠,其中飛利信電子的主要業務是會議系統工程和運維服務業務及會議產品生產,其經營業績對飛利信有較大影響;飛利信設備主要從事會議系統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眾華人信主要從事人事管理系統軟件的研發和銷售業務,華堂科技主要從事主要從事各級政府會堂的會議系統工程和運維服務,飛利信至誠則主要從事華東地區的會議系統技術支持和產品銷售等業務。
2.智能會議系統市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公司是國內智能會議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最主要的提供商之一,目前在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據招股書披露,受金融危機影響,2007-2009年會議系統行業市場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在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逐漸恢復增長,2010年中國會議系統行業市場規模為19.5億元,預計2011年將增長到23.0億元,增長率為18.2%,而在未來幾年會議系統行業有望呈現出持續較快增長態勢。
我們判斷未來國內智能會議系統解決方案的需求驅動力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其一,智能會議系統普及率的提高,目前國家級和省級國家機關已基本普及了智能會議系統,但市縣一級的國家機關市場正處于逐步啟動階段,市場普及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其二,第三代全數字智能會議系統逐步進入推廣應用,目前會議系統技術已發展到第三代的全數字智能會議系統,各級國家機關對于會議的高效率舉辦、無紙化辦公及節能減排的大力推動和支持,將推進會議系統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隨著客戶對會議系統功能和效果要求的不斷提升,未來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3.智能會議解決方案領先企業
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智能會議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按其具體內容可以劃分為智能會議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電子政務信息管理系統、建筑智能化工程和信息系統集成及IT產品銷售等。[FS:PAGE]目前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智能會議系統整體解決方案,2008年~2011年上半年來自該領域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3.2%、74.7%、62.4%和69.1%,毛利占比則為74.6%、80.7%、72.9%和84.0%。
公司是智能會議系統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我們認為公司的主要競爭力在于:其一,技術實力較強,公司具備較強的智能會議系統研發和設計能力,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及智能會議系統相關的核心技術,對國內會議業務有較深入的理解;其二,擁有行業資質優勢,公司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壹級資質、建筑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專項甲級資質、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單項(軟件開發)資質等多項資質,是目前行業內綜合業務資質等級較高、種類最全的公司之一;其三,擁有優良的客戶資源,會議系統的客戶主要包括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兩大類,在國家機關客戶方面,公司出擁有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人社部、國家減災委員會等客戶外,還擁有多個省級和市縣級人大、政協和政府部門等客戶,而在企事業單位客戶方面,公司則擁有眾多大中型優質企事業單位客戶。
4.公司募投項目分析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2100萬社會公眾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2億元,用以投資智能會議系統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等三個項目,總投資約為1.4億元,超募資金約為1.8億元。我們認為智能會議系統產業化項目是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的基礎所在,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則將為公司承接電子政務項目提供營銷和技術支持,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研發和營銷能力。
5.建議申購
我們預測2011年-2013年,公司EPS分別為0.52元、0.69元和0.83元,未來三年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7.5%。公司股票IPO價格為15.00元,對應約22倍的2012年市盈率。考慮到公司發行價格較為合理,且今后三年業績仍有較好的成長性,我們建議投資者進行申購,6個月目標價為17.25元,對應2012年市盈率約為25倍。
風險提示:未來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核心業務收入中自主產品的收入比例較低帶來的盈利能力提升風險;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華北地區,跨區域擴張存在不確定性;人力成本上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