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智能配電網科技項目通過鑒定 達國內領先
1月11日,浙江省電力公司《多端柔性直流輸電仿真建模研究》和《智能配電網的關鍵控制運行技術研究》兩個科技項目評審鑒定會在杭州召開。來自浙江省電力公司、武漢大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電力技術裝備公司等多家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參加了評審鑒定會。
經過資料審查和質詢討論,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柔性直流輸電”項目內容豐富、論證充分、結論明確、具有創新性,項目成果對多端直流輸電的建設有指導作用,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審。“智能配電網”項目的研究成果包含裝置研制、軟件開發和仿真建模三個方面,技術理念先進,為進一步提高配電網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技術手段,項目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其中適用于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換流裝置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由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承擔的“多端柔性直流輸電仿真建模研究”項目,針對浙江舟山應用的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開展了電磁暫態建模及仿真研究,建立了含風電和多端MMC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舟山電網仿真平臺。該項目提出的多點直流電壓控制模式,可解決多端直流系統的換流站間協調控制問題。該項目提出的附帶頻率修正模塊的定有功功率控制方式,可解決碼頭沖擊性負荷和風電對海島電網的頻率影響。該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EI收錄論文4篇。
“智能配電網的關鍵控制運行技術研究”項目由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院牽頭,杭州市電力局等單位參加。該項目首次研發了一種適用于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換流裝置,實現了電網、用戶和電池儲能之間的異步互聯,解決了用戶側有功無功的靈活控制問題,并可有效降低配網和用戶側故障及諧波的相互影響。該成果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供電會議(CIRED 2011)上獲得了國際同行的好評。另外,該項目提出的基于二次插值法的光伏控制策略和大規模光伏并網的分布式協調控制算法,可實現對光伏電站的靈活控制。項目提出的節點補償容量動態區間法的配網無功優化軟件,可實現對含分布式電源的配網無功、電壓的有效調節。該項目申請專利2項,發表EI收錄論文4篇。
相關文章
中揚立庫:以人為本,創新發展 助推 物流行業智能升級— 訪浙江中揚立庫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盧先生
中揚立庫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智能倉儲設備的源頭廠商,國內立體倉儲大型廠家之一,中揚立庫以每年遞增30%的發展速度,年產值現目前已超過5億。2008年至今,共在國內建設、交付大概千余項大型智能倉儲系統。
青海省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今年是青海省電力公司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謀劃“十二五”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之年,公司將把構建堅強智能電網作為首要任務,計劃投資24.97億元用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以75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