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制約RFID產業化進程緩慢的四大因素
華夏物聯網報道:政府、研究機構、企業各方勢力的參與,勾畫出一幅RFID產業美好藍圖。但整體來看,中國RFID產業化進程依然緩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RFID要加快產業化進程,應用領域的拓展是關鍵。根據業內人士分析發現,除了經濟環境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程度會影響RFID的接受度之外,RFID技術本身的成熟度、使用成本、標準、產業鏈各環節的利益分配等是影響該技術深入行業應用的主要因素。
技術成熟度
從RFID技術的應用來看,低頻、高頻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超高頻技術由于出現較晚,芯片性能成熟度有待提升。例如,對金屬、液體比較敏感,防沖撞性能待提升。姜鶴松以被動式無源標簽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為例指出,當讀寫終端對同一購物車內的商品進行識別時,容易受到金屬物品和液體物品的影響,另外,讀頭的角度與方向也會影響到識別的準確性和速度。“對于無源標簽,一般來說,頻率越高,對環境的要求也就越苛刻;雖然有源標簽受金屬屏蔽的影響不會很大,但卻可能會出現電池斷電無法識別的情況。以上不足對應用會產生影響。”
要解決上述問題,芯片的設計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據吳堅介紹,2009年下半年,NXP將會設計一款新的超高頻芯片產品,該產品在讀寫性能、設計工藝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未來,RFID芯片會朝著性價比更高、性能更強、防沖突能力更好的方向前進,這是我們及其他芯片商一直都努力在做的事情。”
識讀距離也一直是RFID的瓶頸。據朱紅光介紹,目前國內廠家生產的讀寫器,手持式系統識讀距離只有0.5-1米以內;臺灣產品一般可以達到1.2-1.5米;進口產品一般有3米以上。不過,近年來,國內企業的研發生產能力正在不斷提升。通過過去在低頻和高頻領域的技術積累,科松研發出來的第一代手持式讀寫終端產品,識別距離可以達到3米以上。
根據不同領域應用需求,每種應用往往都具有不同的產品形態,因此,RFID廠家需要做深度開發。比如,在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上,用于不停車收費、流量統計等用途的讀寫器設備使用環境惡劣,同時對快速移動車輛的準確識別有較高要求;對于倉儲管理,閱讀器需要具有無線傳輸功能和特殊的供電方式。供應商有能否針對性地提出成熟解決方案,也是RFID能否被用戶接受的關鍵。
成本偏高
成本問題一直被RFID用戶所詬病,應用項目的成本核算成為影響RFID技術當前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的因素。成本核算包括標簽成本、讀寫器成本、系統集成成本,其中,標簽和系統集成(包括軟件)占的[FS:PAGE]成本比較高。雖然當前芯片和電子標簽的價格有下降,但由于典型成功項目并不多,應用面不廣,實施整套RFID系統(包括硬件、軟件)的成本仍然讓用戶難以接受。這不僅是沃爾瑪推行RFID計劃進展受阻的原因,也是當前中國RFID產業難以規模化發展的癥結所在。
一套系統實施后,到底能為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這是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當前,市面上的標簽價格從幾塊錢到數十元一張不等,以一個上百萬枚電子標簽的圖書館項目為例,僅標簽就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投入。而以RFID在超市的商品編碼應用來看,一張條碼可能只要幾分錢,而電子標簽少則幾毛錢,多則幾塊錢。如果不考慮使用價值,單從價格來比較的話,供貨商是難以接受的。朱紅光分析表示,正因如此,現在大多數企業還在觀望,標簽的使用量不能大幅提升,導致標簽成本下不來,成本下不來,市場越觀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過,據了解,隨著芯片技術的進步及應用的增多,當前RFID芯片和標簽價格已經呈逐年下降趨勢。
標準限制
標準是阻礙RFID技術應用的根本問題。RFID標準體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規范、物理特性、讀寫器協議、編碼體系、測試規范、應用規范、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標準組成。目前國際上制定RFID標準的主要組織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ISO/IECJTC1負責制定與RFID技術有關的國際標準,ISO其他相關技術委員會也制定部分與RFID應用有關的標準,還有一些組織也在開展RFID標準化工作。但由于相關標準之間缺乏達成一致的基礎,因此難以形成全球統一標準,實現應用層面的互聯互通。目前,中國已經依據國際標準制定了某些行業標準,如《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等應用標準,另外,國家還規定了RFID頻段使用范圍,基本完成國家標準起草工作。隨著國際標準組織及國家相關部門對RFID標準的重視,RFID標準研究取得不錯進展,各企業紛紛加入RFID的研發生產陣列。
針對標準的制定,NXP吳堅認為: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產品在全世界范圍內流通,標準的兼容很重要。無論是ISO標準組織還是EPC標準組織,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都需克服不同國家存在的一些問題,最終達成妥協,成為國際標準。假如中國出臺的只是一個在中國范圍內流通的標準的話,會導致在后期系統整合以及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既考慮到國際標準,又要結合自身國情,制定一個兼容的技術標準很重要。
利益分配
RFID系統涉及到各個產業鏈環節,如何平衡產業鏈中各參與者的利益關系也是RFID能擴大應用的主導因素。LEGIC[FS:PAGE]姜鶴松以RFID技術的新應用——手機支付為例提問:要如何平衡RFID供應商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之間的利益關系?
再以商品編碼應用為例,雖然零售企業通過使用RFID技術可以降低庫存,加快產品流通,提高管理效益,但對于他們的產品供應商來說,則意味著成本的增加。這些供應商是否愿意接受采用RFID技術,還在于這項投入是否給他們帶來實際利益。
“產業鏈上處于不同節點的企業,所獲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從投資回報率方面,不同的企業需要做不同的計劃和安排,并考慮它的收益性。如果帶來的收益比較大的話,企業應用RFID技術的迫切性就比較高。”因此,吳堅認為,如何平衡各企業之間的利益,也是關系到RFID能否順利推廣的重要因素。
相關文章
中國智能倉儲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智能倉儲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廣東地區,其次是在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區 ; 其余地方,如安徽、陜西等省份也有部分企業分布。
近千家美國醫療機構擁抱RAIN RFID技術
8月10日,TersoSolutions公司宣布,近1000家美國醫療保健機構部署RAINRFID解決方案。TersoSolutions的全套RAINRFID設備能夠提供前所未有的實時可視化。這些全套設備可以通過基于云的一系列...
物聯網“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制定 專家建言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近日,第八屆國際物聯網傳感技術峰會在樂清舉行。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在致辭中透露,推動產業發展,工信部正在抓緊制定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而針對物聯網傳感器產業發展遇到的瓶頸和難題,與會專家從多個維度展開廣泛討論...
數字經濟與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
毫無疑問,數字經濟、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這幾個詞在2019年都是熱點,而在2020年,還會是行業熱點。這幾個詞都不是新詞,但卻至今沒有對其有明確、統一的定義與理解。不同的機構、不同背景的人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