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倉儲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實踐
[ 導讀 ] 2010年“扳手大王”威力工具集團因為看到了物聯網的應用前景,開始應用智能倉儲物聯網技術,使從產品從入庫開始,就對它進行無線射頻識別,信息可以通過傳感器傳到電腦里,以便隨時掌握庫存信息。同樣,產品出庫時,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將出庫的信息、中間移動的信息跟靜
2010年在倉儲物聯網技術應用方面,很多企業借助物聯網發展熱潮,開始了全新探索和實踐,下面簡單介紹2010年幾個倉儲物聯網技術應用案例。
2010年6月,全國首個物聯網冷庫綜合監控系統在“大蒜之鄉”濟寧金鄉開通。物聯網大蒜冷庫基地建設項目是濟寧移動與金鄉縣政府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的冷庫溫度控制主要通過人工實時監控的方式進行溫度調整,精度較差,耗費人力、物力大,大蒜經常出現低溫凍壞或高溫生芽腐爛的情況,而且因冷庫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造成人員窒息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通過全新的物聯網技術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該項目主要是對冷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等綜合指標通過傳感器進行監測,將監測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控制端,控制端通過與系統預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比對后,通過指令控制,自動實現制冷設備和排風系統的啟動。同時還可以隨時將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數值等報警短信發送到業主手機上,有效實現無人值守、手機端24小時監控,為冷庫業主節省管理費用的同時,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監控的準確率。初步統計,使用物聯網冷庫自動監控系統可節約總體運營成本20-30%,節電25%以上,這將對推進環保、節能、低碳的綠色農業信息化工程起到積極的促進、示范作用。
2010年誠通集團所屬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漢口分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移動機器人相結合的物聯網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2010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此項目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等物聯網技術基礎上研發出來的,其運用與推廣能夠優化倉儲作業流程,實現貨物智能化識別、物資現場入庫及銷單、車輛進出庫登記及注銷,并可通過數字貨場三維定位,標識并跟蹤裝卸物資,解決因貨物堆碼不規范造成的查找困難。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解決困擾倉儲物流企業的收貨難、出貨難、加工難等問題,形成倉儲室內管理與室外管理的有機結合,提升倉庫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2010年,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采用最新的傳感網技術建設感知物流系統。從糧食安全監管角度來說,建成感知物流系統的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后,可在第一時間發現質量問題,增加監管的覆蓋面,將銷售企業自律、物流中心自管和糧油質檢部門監管有機結合,為實現全產業鏈食品安全追溯奠定基礎。
2010年浙江嘉興電力局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引入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倉儲試點獲得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智能化應用領域,將智能化倉庫技術延伸到基層供電營業[FS:PAGE]所的物料小庫,通過大庫與小庫之間遠程聯網,實現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存儲、配送、盤點”三大智能化。該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是一大亮點,初步實現物料和物料之間的信息交流和通訊,做到了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
如:貨物入庫時,貼有電子標簽的托盤載著物品通過RFID射頻系統,進行電子標簽掃描,將自動接收到的數據信號傳輸到電腦進行入庫的數據處理;然后,叉車將物料運送到自動傳輸帶之后,堆垛機將物資自動存放到立體貨架的指定位置,同時入庫單同步進入EAP-SAP管理系統,從而完成物資的入庫流程;出庫時同樣也必須經過射頻掃描,數據自動錄入,一切都是自動的,無須人為干預,實現了物資自動出入庫、自動盤點、自動生成裝車計劃以及運輸車輛實時監控等功能。如今,嘉興南湖、秀洲、濱海供電分局共5個基層供電營業所的物料小庫納入局系統的EAP-SAP管理系統,與大庫聯網后,小庫物資原有的申報、驗收、入庫、保管、領用、退料、廢舊物資回收等信息得到了共享,實現了物料信息流的互動,系統可追蹤大庫流向小庫后其物料的具體使用情況,也方便了小庫與小庫之間的物料調配和互補。
2010年“扳手大王”威力工具集團因為看到了物聯網的應用前景,開始應用智能倉儲物聯網技術,使從產品從入庫開始,就對它進行無線射頻識別,信息可以通過傳感器傳到電腦里,以便隨時掌握庫存信息。同樣,產品出庫時,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將出庫的信息、中間移動的信息跟靜態信息實時監控,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判斷依據。
2010年6月,全國首個物聯網冷庫綜合監控系統在“大蒜之鄉”濟寧金鄉開通。物聯網大蒜冷庫基地建設項目是濟寧移動與金鄉縣政府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的冷庫溫度控制主要通過人工實時監控的方式進行溫度調整,精度較差,耗費人力、物力大,大蒜經常出現低溫凍壞或高溫生芽腐爛的情況,而且因冷庫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造成人員窒息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通過全新的物聯網技術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該項目主要是對冷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等綜合指標通過傳感器進行監測,將監測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控制端,控制端通過與系統預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比對后,通過指令控制,自動實現制冷設備和排風系統的啟動。同時還可以隨時將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數值等報警短信發送到業主手機上,有效實現無人值守、手機端24小時監控,為冷庫業主節省管理費用的同時,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監控的準確率。初步統計,使用物聯網冷庫自動監控系統可節約總體運營成本20-30%,節電25%以上,這將對推進環保、節能、低碳的綠色農業信息化工程起到積極的促進、示范作用。
2010年誠通集團所屬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漢口分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移動機器人相結合的物聯網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2010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此項目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等物聯網技術基礎上研發出來的,其運用與推廣能夠優化倉儲作業流程,實現貨物智能化識別、物資現場入庫及銷單、車輛進出庫登記及注銷,并可通過數字貨場三維定位,標識并跟蹤裝卸物資,解決因貨物堆碼不規范造成的查找困難。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解決困擾倉儲物流企業的收貨難、出貨難、加工難等問題,形成倉儲室內管理與室外管理的有機結合,提升倉庫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2010年,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采用最新的傳感網技術建設感知物流系統。從糧食安全監管角度來說,建成感知物流系統的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后,可在第一時間發現質量問題,增加監管的覆蓋面,將銷售企業自律、物流中心自管和糧油質檢部門監管有機結合,為實現全產業鏈食品安全追溯奠定基礎。
2010年浙江嘉興電力局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引入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倉儲試點獲得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智能化應用領域,將智能化倉庫技術延伸到基層供電營業[FS:PAGE]所的物料小庫,通過大庫與小庫之間遠程聯網,實現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存儲、配送、盤點”三大智能化。該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是一大亮點,初步實現物料和物料之間的信息交流和通訊,做到了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
如:貨物入庫時,貼有電子標簽的托盤載著物品通過RFID射頻系統,進行電子標簽掃描,將自動接收到的數據信號傳輸到電腦進行入庫的數據處理;然后,叉車將物料運送到自動傳輸帶之后,堆垛機將物資自動存放到立體貨架的指定位置,同時入庫單同步進入EAP-SAP管理系統,從而完成物資的入庫流程;出庫時同樣也必須經過射頻掃描,數據自動錄入,一切都是自動的,無須人為干預,實現了物資自動出入庫、自動盤點、自動生成裝車計劃以及運輸車輛實時監控等功能。如今,嘉興南湖、秀洲、濱海供電分局共5個基層供電營業所的物料小庫納入局系統的EAP-SAP管理系統,與大庫聯網后,小庫物資原有的申報、驗收、入庫、保管、領用、退料、廢舊物資回收等信息得到了共享,實現了物料信息流的互動,系統可追蹤大庫流向小庫后其物料的具體使用情況,也方便了小庫與小庫之間的物料調配和互補。
2010年“扳手大王”威力工具集團因為看到了物聯網的應用前景,開始應用智能倉儲物聯網技術,使從產品從入庫開始,就對它進行無線射頻識別,信息可以通過傳感器傳到電腦里,以便隨時掌握庫存信息。同樣,產品出庫時,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將出庫的信息、中間移動的信息跟靜態信息實時監控,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判斷依據。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sui)著科技(ji)水平與(yu)生(sheng)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ran)、氣候變化、能源枯竭(jie)等(deng)方面的代價,環保與(yu)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yao)母題。而電網作為人(ren)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shu)送樞(shu)紐,對(dui)我們的日常生(sheng)活和(he)活動(dong)有著無比的重要(yao)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li)用率(lv)...
07月07日(ri)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