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回收箱“吃”下舊書本

■《小慧小和闖垃圾城》里的卡通人物。

■工作人員教小學生使用垃圾智能回收箱。
昨日,佛山綠色家園聯合會于張槎冼可澄紀念學校舉辦了首場“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并進行了垃圾智能回收箱捐贈儀式。
禪城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局張槎分局副局長丁廣忠表示,環保需從娃娃抓起,給小學生灌輸環保意識才能把垃圾分類的工作做得更好。“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小手牽大手就是想要通過學生帶動大人做好環保工作,垃圾分類最主要的還是全民參與。”張槎街道教育局副局長陳德勝告訴記者。
冼可澄紀念學校譚校長表示,學生應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回收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美化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并帶動家長積極參與。
學生爭相試用回收箱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率先為參加過環保先鋒行的學生進行校訊通卡的激活,并引導他們使用智能回收箱,其他的小學生紛紛仰起頭認真看著工作人員的操作,在后排的學生更踮著腳尖,扶著椅背觀察。“刷卡、貼上條形碼、掃描條形碼,最后打開回收箱的口,把廢舊書籍扔進去就可以啦。”“這個回收箱的操作很簡單,一學就會了。”剛試用完的學生們高興地說。記者了解到,工作人員在為學生激活校訊通卡的同時會為他們綁定一個銀行賬號,以便把廢舊書籍賣掉后的錢打進所綁定的賬戶里。
據悉,佛山綠色家園聯合會將繼續在禪城區其他小學開展垃圾智能回收箱的捐贈活動,今年內在禪城區將完成近30家小學和約20個封閉式小區的捐贈。“我們建議學生在家里收集一些廢舊的書報和雜志,并帶回校放進垃圾回收箱里。”綠色家園聯合會何小姐說,佛山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將安排專人在固定地點進行分揀,把較新的書籍挑選出來,捐贈給山區的孩子,而太舊的就統一賣到廢品回收站。
結合卡通人物作宣傳
垃圾的分類回收不僅是循環再生鏈條中重要的一環,更是關乎自己身體健康的大事。系統開發技術公司負責人唐先生表示,小區是生活垃圾的集聚,校園是垃圾分類的教育,實踐加教育必須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唐先生告訴記者,慧和文化傳播公司已經制作了《小慧小和闖垃圾城》卡通電視連續劇的卡通人物,希望以卡通人物深入小朋友心中,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