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步入與通信、IT融合實戰期
清晨,我們在悅耳的起床鈴中醒來,電視自動開啟,播放新聞的同時也給出穿衣建議,廚房里豆漿機和電飯煲30分鐘前就開始準備早餐;上班途中,用手機遠程關閉家中所有閥門和開關,再次確認大門是否鎖好;臨下班,給家里發個短信,熱水器運轉,空調啟動,冰箱則根據今晚菜單向附近超市進行網上訂貨;睡覺時,空調自動調至睡眠溫度,屋內的所有燈光逐漸由明轉暗……
這些不是科學家的未來設想,而是當下智能家居為我們打造的全新生活體驗。就在近期開幕的上海世博會上,大量具有創新理念的智能家居呈現在參觀者面前,與傳統觀念中的智能安防和IT系統不同,此次展出的智能家居功能更加豐富且體驗更加人性化,比如隨時監控食物是否過期的冰箱,根據排泄物檢測個人身體狀況的馬桶,甚至是佩戴眼鏡享受3D效果的家庭影院。一些家電行業專家表示,從單一命令到人機互動,再到網絡交互,我國家電產品智能化的技術演進路線已日益清晰,
如果說,廣大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印象還停留于比爾·蓋茨當年耗資5.3億美元建造的智能化豪宅,那么本屆世博會的智能家居展示就是在告訴我們,昔日幻想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據了解,目前很多家電廠家已開始籌劃將旗下智能家電推廣上市,其中海爾集團今年還為自己的“物聯網”冰箱制定了20萬臺的年銷售目標。同時,一些高檔住宅也在建設初期考慮有關智能家居的配套建設,一些樓盤廣告甚至將此作為“賣點”,以期吸引消費者眼球。
其實,所謂智能家居主要是以住宅為平臺,兼備建筑、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強調安全、便利、舒適的家居生活模式。其產品種類包括數字安全保障系統、家庭照明智能化、家電智能化、家庭安全防范智能化、家庭數字語音信箱、家庭背景音樂系統等多種形式。
盡管種類繁復、形式各異,但究其技術本質大體相同:首先,以家庭為單位構建一個通信網絡,實現家電與系統間的互通,通過其硬件設備上的操作平臺對各家電進行控制和設定;其次,實現本地家庭網絡與外部公共網絡的互通,以便實現內外信息的實時傳遞與交互。
生態家居:變廢為寶
今天,當你耗費40分鐘在跑步機上的意義不只為了鍛煉身體,還能為你所處環境提供能源供給,這樣的想法是否更合你心意?
智能家居可以實現這[FS:PAGE]一目標:在家中安裝一臺能量轉換設備,住戶在健身器材上產生的動能將轉換為電能供家庭照明、電視及冰箱等使用;同時,家里的座便器也將與小區花園相通,日常排出的身體廢棄物將被加工作為花園中的肥料。
當下,節能環保已成為國家、企業乃至個人應盡的社會責任,而“低碳生活”也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推崇。由此,運用風能、太陽能以及其它回收能源替代電能,利用垃圾處理和循環用水減少能源消耗的生態型智能家居逐漸興起,也就是說,智能家居所具備的環保特性將滿足人們向低碳化生活方式轉變的愿望。
河北一家專注智能家居的企業負責人對此表示,目前低碳化的智能家居建設已經在我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相繼展開,市場目標多是具有較高收入的白領一族。根據用戶提出的不同需求,智能家居廠商將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比如在減少能源消耗方面,客戶可以選擇太陽能照明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地暖系統以及家庭雨水處理系統等;在減少垃圾排放方面,則適宜選擇家庭垃圾處理系統,讓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針對污染問題,家庭新風系統和家庭中央吸塵系統等也是不錯選擇。
該負責人認為,相比前些年,智能家居的建設成本雖已大幅降低,但要進一步深入家庭,目前市場價格仍偏高;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尤其環保型智能家居的建設往往不是個體行為,需要周邊具備相應的配套實施,比如安裝太陽能系統,不僅需要住宅外部有足夠的空間場所,更需要物業部門能夠對周邊所有太陽能吸光板進行集中管理。
互聯網家電:一條龍服務
某個炎熱的下午,上海世博園家庭展示區內,一家三口正驚訝于他們面前的這臺“神奇”冰箱。之所以神奇,是因為我們在使用時無需打開冰箱就能知道目前冰箱存儲情況(通過冰箱門上的顯示屏),比如食物種類、數量,甚至哪些食品即將過期需要盡快食用;同時,一旦發現某樣食品缺乏,同樣通過這塊顯示屏,我們還可以聯系周邊的超市進行網上訂購。
另一邊,某男士也正望著一個附帶顯示屏的馬桶出神。其中玄妙在于,這個馬桶能夠測出你的健康程度——它可以自動檢測人體排泄物,并隨即在屏幕中顯示分析數據,檢測您此刻的身體健康指數,比如尿糖指標是否偏高等。相關人士介紹,此類馬桶并非實驗樣品,相關廠家已經具備商用能力。
我們看到,物聯網、三網融[FS:PAGE]合等新興產業市場的出現,促使很多家電企業都將研發方向轉向與通信、IT的融合之路,而這種研發趨勢較現階段產品性能相比,已有本質差別——時下大多數家電產品多強調“自動化”,通常是通過添加電子元器件和嵌入式軟件實現,功能簡單且無法形成家電聯網;融合了通信與IT技術的新型家電產品,更多地采用智能控制、紅外線感應、全球定位系統、射頻自動識別、自動掃描等技術手段和多種IT應用,真正實現了“智能化”。
不過,智能家電的網絡化和智能化趨勢也為家電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門檻,如何實現不同家電間的互聯互通成為時下難題。據了解,智能家居目前還處于多領域交叉階段,由于市場格局還未形成,各家電廠商處于競爭角度通常會參考不同版本的標準,而這也為設備互聯埋下隱患。
對此,有專家表示,遵循統一標準制造產品是各智能家居廠商打開市場大門的基礎,為了能夠保持不同設備系統間的數據傳輸,行業內廠商需要在網絡接口標準和數據傳輸協議方面達成共識。
感應系統:“隱形”管家
深夜里,躺在床上才發現自己還未關燈;出差時,家人總是忘記為魚缸通氣換氧,這樣的經歷想必很多人都有過。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一些細節和小事而被不斷提醒,不禁感嘆:要是有個管家就好了。
其實,智能家居中的集中控制系統就在扮演這樣的角色——隱形管家。
比如下班回家,當你第一腳踏進家門時,集中控制系統將立即點亮玄關和客廳的燈光;離開某一房間時,屋內燈光也將在數秒內熄滅。除了照明系統,集中控制系統還能控制整個屋子的空調系統、新風系統以及音樂系統,并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設置不同系統模式,比如外出模式、在家模式、影院模式和就餐模式等。我們可以想象,當夜間模式啟動,空調適當調低溫度,新風系統定時換氣,你在半夜起床,腳一著地,臥室的燈光就會逐漸變亮。另外在就餐模式中,家中的音箱會傳出悠揚的背景音樂;外出模式下,集中控制系統還將根據事先設定,準時為魚缸換水。
目前,能夠提供這種智能家居集中控制功能的國內外廠商數量日益增多,其市場潛力也被業內看好。不過,也有一些市場銷售人員表示,在中國,真正希望安裝智能家居集中控制系統的家庭并不多——這與大眾消費者的消費觀和需求意識有很大關系,現階段該領域大部分客戶多是酒店、餐廳等商業場所。
[FS:PAGE]同時在技術層面也存在一些挑戰,集中控制系統的硬件設備很難完全兼容所有的家居系統,即使實現完全適配,后期一旦發生故障,由于牽扯不同品牌的設備電器,其售后服務也全不相同,后期集中控制系統的維護難度很大。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