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重點任務
(一)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加強資源共建共享,進一步縮小數字鴻溝。在網絡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維護、廢棄等環節,同步考慮節能降耗措施;加快公眾骨干網、城域網、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系統、支撐系統IPv6 升級改造,提升網絡設備性能;加快公眾移動、有線、無線寬帶接入網規模部署及IPv6 升級改造;升級擴容CNGI 示范網絡骨干網、駐地網和支撐系統,增加過渡、安全、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推動政府、學校、企事業單位外網網站系統及商業網站系統的IPv6 升級改造。
(二)重點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研發支持IPv6、滿足節能降耗要求的下一代互聯網關鍵芯片、設備、軟件、系統,加快推動產業化及現網部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協同創新體系。主要包括高性能路由芯片和終端芯片,高速路由交換設備、接入設備,多功能終端設備,高性能IPv4 和IPv6 網絡互通設備,傳感網設備,各類基礎軟件、應用軟件和業務平臺;認證鑒權、域名解析、地址分配查詢、網絡管理、客戶服務、融合計費等支撐系統;流量控制、防火墻、入侵檢測等安全防護設備;網絡設備功能及性能測試儀器,大規模網絡性能測試設備與系統。
(三)網絡商用及業務創新加快推動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進程,促進新型業務研發、現網試驗和在線應用。開展第三代移動通信及后續演進技術、光纖網、以太網、無線局域網等IPv6 寬帶接入業務,促進基于IPv6 的寬帶數據業務商用;推動現有業務逐漸向IPv6網絡過渡,并確保平滑演進,積極發展地址需求大、速率快、移動性高的個性化互動業務。根據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要求,建設基于IPv6 的三網融合基礎業務平臺,加快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數字電— 10 —視寬帶上網等融合類業務應用;以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為重點,積極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在教育、農業、工業、醫療、交通、鐵路、水利、環保和社會管理等重點領域的應用。
(四)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下一代互聯網安全性和可信性。加強域名服務器、數字證書服務器、關鍵應用服務器等網絡核心基礎設施的部署及管理;加強網絡地址及域名系統的規劃和管理;推進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評估、災難備份及恢復等工作,在網絡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維護、廢棄等環節切實落實各項安全要求;加快發展信息安全產業,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FS:PAGE]力度,提高信息安全技術保障和支撐能力。
(五)理論研究與技術突破結合產業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方向,推進網絡由IPv4 向IPv6 演進過渡,加強互聯網未來發展與長期演進的戰略布局和技術儲備,積極研究新型網絡體系架構涉及的關鍵理論和核心技術。針對具體網絡與業務環境,制定大規模公眾網絡由IPv4向IPv6 平滑演進過渡方案;著眼于未來10—20 年互聯網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技術變革,研究未來發展戰略,針對網絡可擴展性、移動性、實時性、安全性、可信性等問題,加強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尋址、路由、安全、業務、管理、運營等方面理論— 11 —和技術研究,并開展規模應用試驗和論證;根據產業節能降耗目標,開展網絡、設備、服務節能技術研究。
(六)標準體系與知識產權建立并完善下一代互聯網標準體系,重點制定網絡由IPv4向IPv6 演進過渡、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業務應用、評估檢測、網絡基礎資源等領域的技術標準,支撐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設及商用;積極參與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IETF)、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局(ITU-T)、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伙伴計劃(3GPP)、電信和互聯網融合業務及高級網絡協議(TISPAN)、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等國際標準化組織;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